设有减振结构的外置摩擦式汽车差速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9195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分布。当第一吸附环和第二吸附环都吸附上时,弹性连接条被拉长而储能,该能量产生促使第一吸附环朝向被吸附物运动的趋势,使得当第一吸附环产生瞬间断开时、加速第一吸附环恢复到吸附状态。也即进一步降低了收到瞬间冲击时摩擦片分开的可能性,换而言之也即提高了摩擦片合拢在一起时的抗瞬间冲击能力。
[0014]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吸附环的吸附端伸出所述第一吸附环的吸附端。吸附时的可靠性更好。
[0015]本发明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将两个半轴齿轮的转速差限制在设定差值范围内,当超过设定值而导致行星齿轮转速过快时两个半轴能够同步转动,提高了汽车的通过能力及能够防打滑;动摩擦片和动摩擦片位于两个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所围成的区域外,组装方便;减振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的动摩擦片的正视示意图。
[0019]图4为图3的C—C肯Ij视不意图。
[0020]图5为图4的D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1]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的行星齿轮和半轴齿轮啮合在一起时的示意图。
[0022]图7为图6的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3]图8为图6的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24]图9为减震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0025]图中:行星轮架1、从动齿轮2、定摩擦片3、定摩擦片的摩擦面31、动摩擦片4、滑套41、动摩擦片的摩擦面42、减震结构5、安装板51、蝶形弹簧52、芯套53、芯套部连接环531、调节螺母54、锁紧螺母55、调节螺杆56、橡胶衬套57、橡胶圈58、锥台形沉孔581、质量圈59、质量圈部连接环591、行星齿轮6、齿顶61、行星轮轴62、半轴齿轮7、轴颈71、内花键72、密封盖73、加油机构8、出油口 81、补气口 82、密封头83、第一弹簧84、缸体85、气腔851、油腔852、活塞86、单向阀861、连杆862、油道87、气道88、缓冲垫9、第一吸附环91、第一吸附环的吸附端911、第二吸附环92、第二吸附环的吸附端921、吸附槽93、弹性连接条94、破真空通道95、平直段951、堵头96、开阀弹簧97、密封头伸出行星齿轮的齿顶的距离L1、行星齿轮与半轴齿轮之间的齿顶隙L2、两个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所围成的区域S1、密封腔S2。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7]实施例一,参见图1,一种设有减振结构的外置摩擦式汽车差速器,包括行星轮架1行星轮架I为壳体结构。行星轮架I的左右两端各转动连接有一个半轴齿轮7。半轴齿轮7设有轴颈71。轴颈71外周面设有若干个沿轴颈周向分布的减震结构5。减震结构5包括安装板51和质量圈59。安装板51和质量圈59沿轴颈71的径向分布。半轴齿轮7通过轴颈71转动连接于行星轮架I。轴颈71为管状结构。轴颈71内设有内花键72。行星轮架I的外部连接有从动齿轮2。从动齿轮2为齿圈。行星轮架I还转动连接有行星轮轴62。行星轮轴62的两端各连接有一个行星齿轮6。行星齿轮6都同时同两个半轴齿轮7啮合在一起。行星轮架I还固接有定摩擦片3。定摩擦片3有两个。定摩擦片3位于两个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所围成的区域SI外。定摩擦片3为圆柱形壳体结构。行星轮轴621上设有两组滑杆55。同一组滑杆中的滑杆55沿行星轮轴62的周向分布。滑杆55沿行星轮轴62的径向延伸(为了能够更好的利用离心力实现滑出,滑杆55沿行星轮轴62的切线方向延伸则效果最佳)。滑杆55套设有滑套41。滑套41同动摩擦片4连接在一起。动摩擦片4位于两个半轴齿轮和行星齿轮所围成的区域SI外。动摩擦片的摩擦面42为圆柱面。动摩擦片的摩擦面42的曲率同定摩擦片的摩擦面31的曲率相同。
[0028]参见图9,减震结构5还包括锁紧螺母55、调节螺母54、芯套53和小端朝向芯套的蝶形弹簧52。锁紧螺母55、调节螺母54、芯套53、蝶形弹簧52和安装板51沿轴颈的径向依次抵接在一起。安装板51固接有调节螺杆56。调节螺杆56穿过蝶形弹簧52和芯套53后同调节螺母54和锁紧螺母55螺纹连接在一起。芯套53内设有橡胶衬套57。芯套53外连接有橡胶圈58。芯套53的外周面设有若干个伸入橡胶圈58中的芯套部连接环531。橡胶圈58设有压住蝶形弹簧52的锥台形沉孔581。质量圈59连接在橡胶圈58外。质量圈59为钢制作而成。质量圈59的内周面设有若干个伸入橡胶圈58中的质量圈部连接环591。减震结构5是通过将安装板51焊接在轴颈表面上而同轴颈连接在一起的。
[0029]参见图1,使用时,两根半轴(为左右半轴或前后轴)伸入轴颈71内同内花键72啮合在一起而同本发明连接在一起。动力输入轴上的主动齿轮同从动齿轮2啮合在一起而驱动行星轮架I 一轴颈71为轴转动,行星轮架I通过行星齿轮6扳动半轴齿轮7以轴颈71为轴转动。半轴齿轮7驱动两个半轴转动,当两个半轴齿轮产生转速不一致时,行星齿轮6公转的同时还以行星轮轴62为轴进行自转而实现差速。当差速大于设定值即打滑时,行星轮轴62转动时产生的离心力使得动摩擦片4抵接在定摩擦片3上,从而实现将两个半轴齿轮7抱紧在一起(即同步转动)、使得打滑不能够产生。打滑消除后,行星轮轴62转速下降使得动摩擦片4受到的离心力下降,动摩擦片的摩擦面42和定摩擦片3不能够摩擦在一起,差速器恢复正常的差速作用。
[0030]实施例二,同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2,轴颈71的内端设有密封盖73。行星轮架I和半轴齿轮7围成密封腔S2。密封腔S2内填充有惰性气体。密封腔S2内的气压大于一个标准大气压。密封腔S2还填充有润滑油。
[0031]实施例三,同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为:
参见图3,动摩擦片4设有缓冲垫9。缓冲垫9为环形结构。动摩擦片的摩擦面42位于缓冲垫9所围成的区域内。缓冲垫9设有第一吸附环91。第一吸附环91沿缓冲垫9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吸附环91内设有第二吸附环92。第二吸附环92沿缓冲垫延伸方向延伸。第一吸附环91和第二吸附环92之间形成两条环形吸附槽93。两条吸附槽93位于第二吸附环92宽度方向的两侧。吸附槽93内设有在一起的若干弹性连接条94。弹性连接条94将第一吸附环91和第二吸附环92连接在一起。弹性连接条94沿第一吸附环91延伸方向分布O
[0032]参见图4,缓冲垫9设有破真空通道95。吸附槽93和第二吸附环92的内部空间二者都通过破真空通道95同第一吸附环91的外部空间相连通、具体为连体到套管41内。这样吸附时排出的气体能够起到加速动摩擦片4和定摩擦片合上的作用。
[0033]破真空通道95内设有平直段951。平直段951沿行星齿轮轴5的切线方向延伸。破真空通道95内设有堵头96。堵头96位于平直段951内。第二吸附环的吸附端921伸出第一吸附环的吸附端911。第一吸附环的吸附端911超出动摩擦片的摩擦面42。
[0034]参见图5,破真空通道95内还设有开阀弹簧97。开阀弹簧97用于使堵头96不封堵住破真空通道95。弹性连接条94和第一吸附环91以一体结构的方式连接在一起。弹性连接条94和第二吸附环92以一体结构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0035]使用过程中,在动摩擦片4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同定摩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