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式超越离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394004阅读:257来源:国知局
弓式超越离合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和机械传动的离合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超越离合器。
【背景技术】
[0002]超越离合器是随着动力产品的发展而出现的基础部件,它是用于原动机和工作机之间或机器内部主动轴与从动轴之间动力传递与分离功能的重要部件。主要是利用主、从动部分的速度变化或旋转方向的变换,具有自行离合功能的装置。实践中,多数为利用牙的啮合、棘轮-棘爪的啮合或滚动体、楔块的楔紧作用单向传递运动或扭矩的离合器。
[0003]现有的超越离合器一般包括内圈、滚动体和外圈。结构上均采用外圈套在内圈上的结构,并且二者之间形成啮合腔,而滚动体位于啮合腔内形成超越离合结构;使用时,内圈一般传动配合设置于一传动轴,并根据使用条件与外圈形成啮合传动或者分离;超越离合器整体性不强,往往传动轴既用于支撑还用于传动,精度较差,影响超越离合器的长周期使用,并且影响传动精度;并且,即使通过单独的内套于内圈的支撑轴进行支撑,内外圈之间并没有形成相互的稳定性支撑,从而影响超越离合器的稳定使用,用于重载和高速条件下会降低使用寿命和影响传动精度。
[0004]因此,需要对现有的超越离合器进行改进,使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相互的影响,保证超越离合器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和运行精度,适用于重载和高速的使用环境。

【发明内容】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弓式超越离合器,使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相互的影响,保证超越离合器的整体稳定性,从而提高使用寿命和运行精度,适用于重载和高速的使用环境。
[0006]本发明的弓式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内圈和滚动体,所述外圈和内圈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滚动体啮合或分离的啮合空间,所述外圈轴向端面形成环形凹陷,所述内圈转动配合设置于该环形凹陷内且啮合空间形成于内圈外圆与环形凹陷径向外侧的内壁之间。
[0007]进一步,还包括支撑辊组件,所述支承辊组件至少包括平行于超越离合器轴线并与滚动体间隔设置的支承辊,所述支承辊外圆与相邻的滚动体外圆接触,所述支承辊以在超越离合器的圆周方向可运动的方式设置;
[0008]进一步,所述内圈轴向延伸出外圈的环形凹陷且延伸部内圆具有可与安装轴配合的内圈支撑部,所述外圈内圆具有可与安装轴配合的外圈支撑部;
[0009]进一步,所述支承辊组件还包括支承辊支架,所述支承辊以可沿超越离合器圆周方向滑动和绕自身轴线转动的方式通过支承辊支架支撑于外圈的环形凹陷径向外侧的内壁和内圈外圆之间;
[0010]进一步,所述支承辊支架包括对应于支承辊两端设置的撑环I和撑环II,所述撑环I的轴向端面和撑环II的轴向端面分别设有用于供支承辊两端穿入的沿撑环I和撑环II圆周方向的环形槽,所述支承辊两端与对应的环形槽滑动配合;
[0011]进一步,所述外圈的环形凹陷轴向底部设有用于通过润滑油的过油孔,所述撑环I位于环形凹陷轴向底部且撑环I的环形槽槽底设有轴向通孔;
[0012]进一步,所述啮合空间由内圈外圆加工的楔形槽与外圈的环形凹陷径向外侧的内壁之间形成;
[0013]进一步,所述内圈的内圈支撑部设有用于与安装轴转动配合的内圈滚针轴承,所述外圈的外圈支撑部设有用于与安装轴转动配合的外圈滚针轴承;
[0014]进一步,所述撑环I的环形槽槽底的轴向通孔的分布与支承辊和滚动体对应;
[0015]进一步,所述支承辊的直径小于滚动体的直径的三分之一。
[0016]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弓式超越离合器,采用内圈位于外圈所形成的环形凹陷内的结构,内圈从结构上嵌入外圈,使内圈和外圈之间形成相互支撑的影响,避免传统结构上内圈直接支撑于支撑轴(传动轴)的结构,也避免了传动误差在超越离合器上被放大的问题,不但保证超越离合器的整体稳定性,还提高使用寿命和运行精度,适用于重载和高速的使用环境。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0018]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图1沿径向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沿径向向剖视图,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弓式超越离合器,包括外圈1、内圈2和滚动体3,所述外圈I和内圈2之间形成用于通过滚动体3啮合或分离的啮合空间,所述外圈轴向端面形成环形凹陷,所述内圈2转动配合设置于该环形凹陷内且啮合空间形成于内圈外圆与环形凹陷径向外侧的内壁之间;超越离合器的滚动体3和啮合空间的结构属于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由于外圈I轴向端面形成环形凹陷,其经向剖视图则形成类似于弓状结构,安装内圈后对内圈形成径向的支撑。
[0021]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支撑辊组件,所述支承辊组件至少包括平行于超越离合器轴线并与滚动体间隔设置的支承辊4,所述支承辊4外圆与相邻的滚动体3外圆接触,所述支承辊4以在超越离合器的圆周方向可运动的方式设置;独立于外圈I和内圈2的支承辊4结构,并采用随动的结构,用于保持滚动体3之间的间距,取消现有技术的弹性元件和限位座,避免在外圈I或内圈2上直接加工限位座,简化加工过程,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加工成本,保证加工及装配精度,延长使用寿命并保证传动效果,并且相关部件损坏后容易更换,降低维修和使用成本;由于采用支承辊4结构,不采用单独的弹性元件,可以理论上无限延长超越离合器和滚动体的轴向长度,增加啮合长度,也就是说,能够根据承重需要增加超越离合器的轴向长度,从而增加超越离合器的承载能力,并减小在较高承载能力下的超越离合器径向尺寸,延长超越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支承辊直接与滚动体接触,特别是采用滚柱结构时,消除现有技术的对滚柱的点接触施加预紧力所产生的不平衡的可能,保证在较长轴向尺寸的前提下对滚动体的限位平衡性,使其不偏离与内圈轴线的平行,从而保证超越离合器的稳定运行,避免机械故障;采用支撑辊结构,滚动体一般采用滚柱结构。
[0022]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