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脚螺栓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92866阅读:来源:国知局
侧去而远离杆3,在地脚螺栓向孔2内插入时,扩开构件13以弹性变形了的状态进入孔2内,在扩开构件13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抵接部16的自由端侧抵接于孔2的内周面26。
[0026]并且,能够采用这样的结构:跨接部17包括:主体部17a,其位于扩开机构5的顶端侦h以及连接部17b,其为多个且用于将主体部17a与各抵接部16的顶端连接起来,主体部17a与各连接部17b形成为一体,至少跨接部17的各连接部17b能够弹性变形。这里的跨接部17只要至少具有如下这样的弹性即可,S卩:在地脚螺栓插入到孔2内时,能够通过该跨接部17的弹性恢复力使抵接部16的自由端侧适当地抵接于孔2的内周面26,并且在将地脚螺栓向孔2内插入之前的状态下,能够维持抵接部16的自由端侧远离杆3的姿势。
[0027]发明的效果
[0028]在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情况下,扩开构件13的抵接部16随着朝向该抵接部16的自由端侧去而远离杆3,因此,在将地脚螺栓向孔2插入时,扩开构件13弹性变形而以该扩开构件13的抵接部16的自由端侧靠近杆3侧的状态进入孔2内,在此时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抵接部16的自由端侧抵接于孔2的内周面26。在该状态下锥形构件12向孔2(地脚螺栓)的基端侧移动了时,抵接部16的自由端侧卡止(被保持)于所述孔2的内周面26,能够阻止扩开构件13与锥形构件12—起向地脚螺栓的基端侧移动而例如自孔2脱离。并且,通过将抵接部16保持于孔2的内周面26,能够取得这样的效果:抑制锥形构件12随着所述杆3的旋转而旋转。
[0029]由此,在锥形构件12向地脚螺栓的基端侧移动了时,能够将锥形构件12的倾斜面15牢固地推压于抵接部16的内表面19。结果,抵接部16被锥形构件12可靠地压向孔2的内周面26侧,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面压接于孔2的内周面26、即以面接触的状态被推压于孔2的内周面26,通过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与孔2的内周面26这两面之间的摩擦将地脚螺栓可靠地固定于孔2。
[0030]在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情况下,与杆3—起插入孔2的扩开机构5为多个,因此,与在杆3仅配置有一个扩开机构5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扩开机构5的扩开构件13的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与孔2的内周面26之间的接触面积,与此相应地,能够将地脚螺栓牢固地固定于孔2。
[0031 ]杆3包括被分割成多根的杆单件3a、3b、3c、3d,因此能够以分成该杆单件3a、3b、3c、3d的状态进行搬运、保管等,从而进行搬运、保管等时的便利性提高。另外,通过将杆单件3a、3b、3c、3d任意地组合能够调节杆3的长度,因此也可以不用备齐多种长度不同的杆3,与此相应地能够减轻地脚螺栓的管理工作等。
[0032]若在杆单件3b、3c设有用于使工具卡合的缺口22,则在利用接头8将杆单件3a、3b、3c、3d彼此连结起来时,能够在使工具卡合于一杆单件3b、3c的缺口 22而利用该工具支承一杆单件的状态下利用接头8将该一杆单件与另一杆单件连结起来。
[0033]另外,在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情况下,锥形构件12的平面形状的倾斜面15与扩开构件13的抵接部16的平面形状的内表面19面接触,因此能够阻止锥形构件12相对于抵接部16沿周向进行相对旋转。
[0034]因而,在地脚螺栓插入孔2且抵接部16被保持于孔2的内周面26的状态下,即使例如使杆3旋转,也能够通过抵接部16抑制锥形构件12随着该杆3的旋转而旋转。由此,能够通过使杆3旋转而利用螺纹作用使锥形构件12可靠地向孔2(地脚螺栓)的基端侧移动,能够使锥形构件12的倾斜面15牢靠地面压接于抵接部16的内表面19,而将该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以与孔2的内周面26面接触的状态牢固地推压于孔2的内周面26。结果,能够通过抵接部16的外周面20与孔2的内周面26这两面之间的摩擦将地脚螺栓可靠地固定(保持)于孔2。
[0035]另外,锥形构件12的顶端周面14形成为沿着锥形构件12的中心轴线的直立面状,因此锥形构件12的顶端部难以与抵接部16的内表面19接触,而且锥形构件12的顶端没有变得太薄。因此,即使由于锥形构件12向孔2(地脚螺栓)的基端侧移动而锥形构件12与抵接部16的内表面19相互摩擦,也能够抑制锥形构件12的顶端部的边缘向孔2的里侧(地脚螺栓的顶端侧)翘曲。与此相应地能够抑制锥形构件12的形变(变形),能够使锥形构件12的倾斜面15牢靠地面压接于抵接部16的内表面19,能够利用锥形构件12牢固地将抵接部16压向孔2的内周面26侧,由此,能够可靠地将地脚螺栓固定于岩壁等。
[0036]若跨接部17的主体部17a与各连接部17b形成为一体且至少跨接部17的各连接部17b能够弹性变形,则与主体部17a和各连接部17b彼此独立地形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容易地制作跨接部17,并且至少用于连接抵接部16的连接部17b能够弹性变形,从而即使抵接部16由例如难以变形的材质形成,也能够使该抵接部16可靠地向杆3侧靠近。
【附图说明】
[0037]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第1实施例的立体图。
[0038]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第1实施例的顶端部的纵剖视图。
[0039]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第1实施例的中间部的纵剖视图。
[0040]图4是用于说明将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第1实施例安装于孔的步骤的纵剖视图。
[0041]图5是用于说明将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第1实施例安装于孔的步骤的纵剖视图。
[0042]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第2实施例的锥形构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3]基于图1?图5说明本发明的地脚螺栓的一实施例。本发明的地脚螺栓插入并固定(保持)于被开设于(设于)例如混凝土制的天花板的壁面1(图4)的孔2(图5中的状态)。
[0044]对于该地脚螺栓,如图1所示,在圆柱形状的杆3的长度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中间的两个部位处以及该杆3的顶端(图1中的左端)分别配置有扩开机构5,该扩开机构5用于将该地脚螺栓固定于所述孔2的圆柱面形状的内周面26。
[0045]如图1和图4所示,所述杆3分割为四根圆柱形状的杆单件(日文:口、;/K片)3a、3b、3c、3d,位于地脚螺栓的最顶端(图1中的左端)的顶端杆单件3a和位于地脚螺栓的最基端(图1中的右端)侧的基端杆单件3d这两者在其长度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的整个区域内都形成有外螺纹6。
[0046 ]在杆3的中间位置的两根中间杆单件3b、3c的长度方向(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的两端部均分别形成有外螺纹6。所述杆单件3a、3b、3c、3d彼此利用接头8分别连结起来。两根中间杆单件3b、3c呈同一形状,长度相等。
[0047]各接头8呈六棱柱形状,沿着其中心轴线呈贯通状形成有内螺纹9,使相邻的杆单件3a、3b、3c、3d的外螺纹6分别与该内螺纹9旋装在一起。
[0048]详细而言,位于地脚螺栓的顶端(图4中的最上端)侧的接头(顶端位置接头)8旋装于所述顶端杆单件3a的外螺纹6的基端侧,并且旋装于所述两根中间杆单件3b、3c中的位于地脚螺栓的顶端侧(图4中的上侧)的第1中间杆单件3b的顶端侧的外螺纹6。位于地脚螺栓的中间的接头(中间位置接头)8旋装于所述第1中间杆单件3b的基端侧的外螺纹6,并且旋装于所述两根中间杆单件3b、3c中的位于地脚螺栓的基端侧(图4中的下侧)的第2中间杆单件3c的顶端侧的外螺纹6。位于地脚螺栓的最基端(图4中的最下端)侧的接头(基端侧接头)8旋装于所述第2中间杆单件3c的基端侧的外螺纹6,并且旋装于所述基端杆单件3d的外螺纹6的顶端侧。
[0049]如图1?图4所示,各所述扩开机构5具有沿着中心轴线呈贯通状形成有内螺纹11的锥形构件12以及外套于该锥形构件12的扩开构件13,所述杆3的杆单件3a、3b、3c、3d的外螺纹6旋装于所述锥形构件12的内螺纹11。
[0050]详细而言,所述最顶端(图1中的左端)侧的扩开机构(顶端位置扩开机构)5a的锥形构件12旋装于所述顶端杆单件3a的外螺纹6。所述中间位置的扩开机构(中间位置扩开机构)5b的锥形构件12旋装于所述第1中间杆单件3b的基端侧的外螺纹6。所述最基端(图1中的右端)侧的扩开机构(基端位置扩开机构)5c的锥形构件12旋装于所述第2中间杆单件3c的基端侧的外螺纹6。
[0051]锥形构件12的外周面呈圆柱面形状,在该锥形构件12的外周面的四个方位分别形成有平面形状的倾斜面15(参照图2和图4)。该四面的倾斜面15沿着锥形构件12的周向等间隔地形成。锥形构件12的各倾斜面15以随着朝向地脚螺栓的基端侧(图4中的下侧)去而越靠近该锥形构件12的中心轴线的方式倾斜。
[0052]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扩开构件13具有以面向锥形构件12的各倾斜面15的方式配置的四个抵接部16以及将这些抵接部16的顶端(图4中的上侧)彼此连接起来的跨接部(日文:架橋部)17。扩开构件13的各抵接部16的内表面19形成为平面形状,构成为能够分别与锥形构件12的各倾斜面15面接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