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24766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变速器壳体密封测试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变速箱壳体气密性检测中,对于壳体上的孔均采用端面密封。对于直径300mm以上的孔,或孔的内侧面有开孔的情况下,采用端面密封技术已经无法满足气密性检测的要求。因此必须设计一种结构简单的封堵机构,使得它既能够满足密封的要求,又易于维护及更换密封件。
[0003]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103759006A,公开(公告)日2014.04.30,公开了一种凸轮轴孔用内胀封堵装置,包括有拉杆、后端内套、内套、前端内套、外套、密封圈、销、手柄及弹簧;所述拉杆的一端设置有外径扩大的凸台结构,另一端通过销与手柄活动连接;所述手柄与拉杆连接处的部位为凸轮结构;所述拉杆位次穿过后端内套、密封圈、外套、内套及前端内套。但该技术进行封堵时需要先手动将机构置于所需封堵孔内,再搬动手柄带动凸轮通过拉杆的回收带动弹簧收缩,密封圈胀紧以实现密封动作;封堵过程需要分成两步,须人工手动操作,且封堵位置也须由人工确认,无法快速自动定位。
[0004]经过对现有技术的检索发现,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4175956U,公开(公告)日2015.02.25,公开了一种内胀式机械封堵机构,利用气缸直接推动封堵机构置于所需封堵孔内,通过定位套顶在所需封堵孔端面固定不动,继续推动拉杆继而压缩弹簧,密封圈胀紧以实现密封动作,此装置封堵的孔径较小一般在20mm以下,而且不能同时对多层壳体位置进行密封。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能够提高大直径壳体孔的密封封堵效果。
[0006]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本发明包括:顶板、中间密封环、下侧密封环、内密封柱、内侧活动圈、外侧活动圈和固定圈,其中:内侧活动圈、外侧活动圈和固定圈从内向外依次套于内密封柱上,顶板与固定圈固定连接,中间密封环与外侧活动圈固定连接并滑套于固定圈中,下侧密封环与内侧活动圈固定连接并滑套于外侧活动圈中,顶板和内密封柱弹性连接。
[0008]所述的内密封柱的底部设有内密封件和密封圈。
[0009]所述的中间密封环与固定圈之间以及中间密封环与下侧密封环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且配合处设有密封圈。
技术效果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封堵的壳体孔径在300mm以上,通过在封堵机构的不同部位设置密封圈,在封堵时形成多个密封腔室,提高了变速器壳体气密性检测的密封封堵效果;同时,利用主升降油缸的下降动作,一步完成所有的封堵动作,并通过压紧弹簧进一步提高封堵机构的自动化程度,减少手动操作,提高效率。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发明装置中各零件装配过程图;
[0013]图3为本发明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壳体1、顶板2、固定圈3、第一密封圈4、中间密封环5、下侧密封环6、调整片7、外侧活动圈8、内侧活动圈9、内挡环10、内密封柱11、弹簧座12、压紧弹簧13、释放弹簧14、上密封件15、内密封件16、第二密封圈17、第三密封圈18、第四密封圈19。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实施例1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顶板2、中间密封环5、下侧密封环6、内密封柱11、内侧活动圈9、外侧活动圈8和固定圈3,其中:内侧活动圈9、外侧活动圈8和固定圈3从内向外依次套于内密封柱11上;顶板2设有定位凹陷便于与固定圈3的定位安装,并通过第三密封圈18密封;中间密封环5与外侧活动圈8固定连接,滑套于固定圈3中;下侧密封环6与内侧活动圈9用螺栓固定连接,滑套于外侧活动圈8中;顶板2和内密封柱11之间设有弹簧座12和压紧弹簧13;
[0017]所述的内密封柱11的底部设有内密封件16和第四密封圈19;
[0018]所述的中间密封环5与固定圈3、下侧密封环6之间间隙配合并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4。
[0019]所述的内密封柱11与下侧密封环6之间间隙配合并设置有第二密封圈17。
[0020]所述的内密封柱11靠近顶板2—侧设有内挡环10,两者通过平肩螺丝固定连接,内挡环10防止内密封柱11提升时掉落。
[0021]所述的压紧弹簧13在内密封柱11密封时起压紧内密封件16的作用,在主升降油缸放松时带动整个装置复位。
[0022]所述的固定圈3和中间密封环5以及中间密封环5与下侧密封环6之间各安装6根释放弹簧14,在主升降油缸放松时起辅助复位的作用。
[0023]所述的下侧密封环6外露端面设有周向均布的调整片7,数量优选为三片,用于调整压缩行程的长度和中间密封环5上下两侧第一密封圈4的压缩量。
[0024]所述的顶板2还设有上密封件15,可用于密封壳体1上平面。
[0025]本发明装置在封堵时,主升降油缸下降运动,推动封堵机构置于封堵孔内,顶板2自适应高度,封堵壳体1最上面的一个端面和一个腔室开口;内密封柱11自适应高度,封堵壳体1的一个端面和两个腔室的开口 ;下侧密封环6自适应高度:如图3所示,中间密封环5上下两侧第一密封圈4胀紧后与壳体1形成一个密封腔室。
[0026]所述的中间密封环5到顶板2通过第一密封圈4和上密封件15形成一个密封腔室,中间密封环5到内密封柱11通过第一密封圈4和内密封件16形成一个密封腔室,两个腔室通过外部机械联通合二为一。
[0027]所述的内密封件16和第四密封圈19之间形成一个密封腔室;第四密封圈19与壳体1形成一个密封腔室。
[0028]上述四个密封腔室保证了封堵机构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放松时,主升降油缸上升运动,压紧弹簧13和释放弹簧14自动复位,带动封堵机构顺利离开封堵孔。
【主权项】
1.一种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顶板、中间密封环、下侧密封环、内密封柱、内侧活动圈、外侧活动圈和固定圈,其中:内侧活动圈、外侧活动圈和固定圈依次套设与内密封柱上,顶板与固定圈固定连接,中间密封环与外侧活动圈固定连接并滑套于固定圈中,下侧密封环与内侧活动圈固定连接并滑套于外侧活动圈中,顶板和内密封柱弹性连接; 所述的内密封柱与下侧密封环之间间隙配合并设置有密封圈;所述的中间密封环与固定圈之间以及中间密封环与下侧密封环之间均为间隙配合,且配合处设有密封圈; 所述的内密封柱的底部设有内密封件和密封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下侧密封环外露端面设有周向均布的调整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板设有与固定圈配合的定位凹陷,通过密封圈密封。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顶板设有上密封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弹性连接是指:顶板和内密封柱通过压紧弹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压紧弹簧设有弹簧座。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密封柱靠近顶板一侧设有内挡环。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其特征是,所述的中间密封环与固定圈之间以及中间密封环与下侧密封环之间设有六根用于在主升降油缸放松时辅助复位的释放弹簧,以实现弹性连接。
【专利摘要】一种变速器壳体密封测试技术领域的多腔室复合密封封堵机构,包括:顶板、中间密封环、下侧密封环、内密封柱、内侧活动圈、外侧活动圈和固定圈,其中:内侧活动圈、外侧活动圈和固定圈从内向外依次套于内密封柱上,顶板与固定圈固定连接,中间密封环与外侧活动圈固定连接并滑套于固定圈中,下侧密封环与内侧活动圈固定连接并滑套于外侧活动圈中,顶板和内密封柱弹性连接;所述的内密封柱的底部设有内密封件和密封圈;所述的中间密封环与固定圈、下侧密封环之间间隙配合并设置有密封圈。本发明通过设置多个密封腔室保证了封堵机构具有良好的封堵效果,同时自动化程度高,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机床的柔性化。
【IPC分类】F16J15/06
【公开号】CN105485341
【申请号】CN201610024435
【发明人】汪里征
【申请人】上海汽车变速器有限公司, 上海众骋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13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