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16158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根据驾驶者的意图选择固定变速比的手动模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具有手动模式的自动变速器的情况下,与自动模式的情况不同而不进行自动变速,故而需要防止发动机的过旋转(超转)的结构。作为具有这样的结构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I记载的构成。
[0003]在该专利文献I记载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设定有防止超转用的换档图案(强制升档线),在判定为由车速和节气门开度求出的车辆的运转状态越过上述强制升档线而产生了允许程度以上的负荷的情况下,强制地执行升档的控制。
[0004]另外,即使在允许程度的稍跟前的负荷即未进行上述判定的情况下,若在该状态下连续地进行一定行驶,则成为向驱动系的过负荷而由于轴承等的滑动部的摩擦热而使发动机及自动变速器的耐久性变差,故而为了防止该情况,检测高负荷运转状态以及该高负荷运转的持续时间,并且在高负荷运转状态的持续时间为规定值以上时,使自动变速器强制地升档。
[0005]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8 — 312774号公报
[0006]但是,在上述现有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具有如下的问题。
[0007]S卩,在上述防止超转控制中,基于节气门开度以及发动机的转换进行高负荷运转状态的检测。但是,在使用具有增压器的发动机的情况下,即使发动机不为高负荷运转状态,增压器也会成为高温状态。
[0008]该情况下,在上述现有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由于不判定为高负荷运转状态,故而不进行上述防止超转控制,其结果,产生由高温而使增压器的耐久性劣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9]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设立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防止在以手动模式行驶时增压器成为高温而使其耐久性劣化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
[0010]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与具有增压器的发动机连接,具有能够由手动操作从多个固定变速比中选择所希望的变速比的手动模式,其中,具有:手动模式检测单元,其检测自动变速器为手动模式设定状态;温度检测单元,其检测增压器的温度;温度判定单元,其判定由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增压器的温度为规定值以上;变速比变更单元,其利用手动模式检测单元检测手动模式设定状态,并且在由温度判定单元判定增压器的温度为规定值以上的情况下,将变速比向高档侧的固定变速比变更而使发动机的转速降低。
[0011]优选的是,规定值是,在该温度的基础上,考虑发动机的油温以及自动变速器的油温而算出分别与这些油温对应的自动变速器的限制目标输入转速,基于这些限制目标输入转速中较低的值而设定增压器的转速。
[0012]优选的是,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在增压器的出口的进气温度而设为增压器的温度。
[0013]在本发明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在检测到在手动模式设定状态下增压器成为高温的情况下,即使例如发动机不为高负荷运转状态,通过将此时设定的变速比向高档侧的变速比变更,从而使发动机的转速下降,由此使增压器的温度降低,从而能够防止其耐久性劣化。
[0014]由于检测在增压器的出口的进气温度并设为增压器的温度,能够兼作进气温度传感器并且使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控制装置的自动变速器连接的发动机和增压器的构成的图;
[0016]图2是表示实施例1的控制装置的构成的图;
[0017]图3是表示用于得到构成实施例1的控制装置的CVT控制器中的手动模式上限限制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0018]图4是表示用于得到构成实施例1的控制装置的CVT控制器中的换低档时的降档限制功能的构成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以下,基于附图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在实施例1中,控制装置用于通过发动机和电动机可驱动车辆的混合动力车(HEV)0
[0022]发动机在本实施例中为汽油发动机,具有用于进行增压的增压器。来自发动机的输出可经由作为自动变速器的无级变速器(CVT)驱动驱动轮。
[0023]无级变速器公知的是,例如在输入侧的初级带轮与输出侧的次级带轮之间架设金属制的带,通过变更两带轮的槽宽而可进行无级变速的构成,在自动地进行无级变速的自动模式的基础上,在按照驾驶者的意思通过手动从多个固定变速级中选择一个变速级的手动模式下也能够进行运转。
[0024]另外,电动机利用来自变换器的电力供给来驱动驱动轮,在车辆制动时作为发电机发挥作用,能够作为将制动能量的一部分变换成交流电并进行回收,由变换器变换成直流电并蓄积在蓄电池中而发挥再生功能。
[0025]首先,在图1中表示连接无级变速器的发动机、发动机具有的增压器以及其周边零件的整体构成。
[0026]在该图中,发动机I将被增压器2压缩后的吸入空气由吸气冷却器3冷却后向进气歧管11供给。增压器2在此由具有四个齿的两个转子一边相互啮合一边旋转的罗茨型的压缩机构成。
[0027]另外,在将增压器2旁通而将其上游及下游连接的旁通通路中设有旁通阀4,能够控制增压压力。另外,在旁通阀4的下游设有溢流阀23来防止增压压力异常地增高。
[0028]增压器2的上游侧经由空气滤清器6向大气开放,可从此吸入空气。在增压器2与空气滤清器6之间的通路上设有气体流量计(也安装有空气温度传感器)7,对吸入空气量以及在进气口的进气温度进行计测而将该检测信号向发动机控制器30(ECM:参照图2)发送。
[0029]增压器2的下游侧的进气通路通过发动机控制器30控制,经由对向发动机I供给的空气量进行控制的发动机I的电子式控制节气门8与吸气冷却器3连接。
[0030]吸气冷却器3与副散热器5连接,通过水栗9将在此被冷却的冷却水送来,通过该冷却水,由增压器2压缩而将成为高温的吸入空气冷却。另外,该冷却水也将电动机的变换器1冷却。
[0031]吸气冷却器3的下游除了发动机I的进气歧管11之外,还经由检查阀24而与作为制动装置的主油缸12a连接的助力装置12b上,经由检查阀24以及净化控制阀13而分别与未图示的小车轮连接。另外,在助力装置上设有压力传感器25,用于VDC(车辆动态控制器)装置的控制。
[0032]在进气歧管11的发动机I的进气端口附加设有燃料喷射器14,能够将根据油门开度等进行了控制的量的燃料吹进吸入空气中。
[0033]另一方面,在发动机I的排气口连接有排气歧管15,在该集合部的下游设有三元介质16。另外,在该下游的排气管17的中途,在车体地板下位置也设有主介质18,在此进一步被净化的排气从下游侧的排气管17经由未图示的消音器从尾管向大气中排放。
[0034]另外,在排气歧管15的集合部,上游侧氧传感器19在主介质18的紧上游分别设有下游侧氧传感器20,检测氧浓度,并且将其信息向发动机控制器30发送。
[0035]另外,在增压器2的出口位置、即增压器2的下游,在电子式控制节气门8的上游侧位置设有计测该位置的增压空气的压力及温度的第一压力和温度传感器21(相当于本发明的温度检测单元),并且在吸气冷却器3的出口位置设有对被该位置的吸气冷却器3冷却的吸入空气的压力及温度进行计测的第二压力和温度传感器22,将由此计测的压力信息及温度信息各自的信号向发动机控制器30输入。
[0036]另一方面,无级变速器使用公知的构成(例如,本申请人申请的日本特开2002—243031号公报记载的构成等),故而在此省略其图示及详细的说明,仅对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进行说明。
[0037]无级变速器如上所述地能够以自动模式和手动模式运转,但这些模式下的变速控制在本实施例中,自动模式的变速控制由图2所示的变速器控制器35执行,另外,手动模式通过CVT控制器36执行。显然,这些变速控制也可以通过将变速器控制器35和CVT控制器36集成的一个控制器进行。
[0038]图2表示发动机控制器30、变速器控制器35及CVT控制器36的关系。
[0039]发动机控制器30接受来自图1的各种传感器及油门开度传感器等的信号控制燃料喷射器14及电子式控制节气门8等,进行发动机的起动、最佳的动作、停止等。这些控制是公知的,故而在此省略。
[0040]除此之外,发动机控制器30进行本发明的增压器保护功能,故而具有增压器出口温度控制部31(相当于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