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母防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82361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母防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紧固件技术领域,尤其是具有防盗功能的螺母。
【背景技术】
[0002]现有技术中,防盗螺母的种类较多,结构也是各式各样,但是大多数的结构都过分复杂,零部件较多,制造难度大,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大规模批量生产,实用性不强。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部件少、结构简单的螺母防盗装置。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0005]一种螺母防盗装置,包括螺母本体和与之配合使用的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圈、轴端挡圈和防盗罩,其中:
[0006]所述的轴端挡圈上端面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壁为倒角设计,并套于所述的螺栓上;
[0007]所述的垫圈为倒圆锥台设计,套于螺栓上,并置于所述的轴端挡圈上端面的圆形凹槽内;
[0008]所述的螺母本体沿着螺栓上的螺纹旋下,依次将垫圈固定在轴端挡圈的圆形凹槽内,再将轴端挡圈固定在被固定的物体上,垫圈与轴端挡圈上端面的圆形凹槽之间形成一圆环状凹槽;
[0009]所述的防盗罩为圆筒形罩壳,罩壳的顶部设置有通孔,罩壳壁下端部为锯齿结构,罩壳通过通孔套于螺栓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将罩壳壁下端部为锯齿结构挤压进所述的圆环状凹槽内。
[0010]进一步,所述的圆形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的垫圈的厚度一致。
[0011]进一步,所述的罩壳内壁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垫圈的直径。
[0012]进一步,所述的罩壳壁的厚度小于所述的圆环状凹槽的宽度。
[0013]进一步,所述的圆形凹槽的倒角面与垫圈的圆锥面平行。
[0014]有益效果
[0015]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配合容易,且部件容易加工,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实用性强,防盗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9]如图1或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由防盗罩1、螺母本体2、垫圈3、轴端挡圈4和螺栓5构成,所述的轴端挡圈4上端面设置有圆形凹槽6,圆形凹槽6壁为倒角设计;所述的垫圈3为倒圆锥台设计;所述的防盗罩I为圆筒形罩壳,罩壳的顶部设置有通孔7,罩壳壁下端部为锯齿结构8 ;在使用时,螺栓5穿过被固定的物体,首先将轴端挡圈4套于螺栓5上,再将垫圈3套于螺栓5上,再用螺母本体2沿着螺栓5上的螺纹旋下,依次将垫圈3固定在轴端挡圈4的圆形凹槽6内,所述的圆形凹槽6的深度与所述的垫圈3的厚度一致,再将轴端挡圈4固定在被固定的物体上,垫圈3与轴端挡圈4上端面的圆形凹槽6之间形成一圆环状凹槽9,防盗罩I通过顶部的通孔7套于螺栓5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将防盗罩I沿着螺栓5下行,由于所述的防盗罩I内壁的直径等于垫圈3的直径,防盗罩I壁的厚度小于所述的圆环状凹槽9的宽度,将防盗罩I壁下端部为锯齿结构8挤压进所述的圆环状凹槽9内。
【主权项】
1.一种螺母防盗装置,包括螺母本体和与之配合使用的螺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垫圈、轴端挡圈和防盗罩,其中: 所述的轴端挡圈上端面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壁为倒角设计,并套于所述的螺栓上; 所述的垫圈为倒圆锥台设计,套于螺栓上,并置于所述的轴端挡圈上端面的圆形凹槽内; 所述的螺母本体沿着螺栓的螺纹旋下,依次将垫圈固定在轴端挡圈的圆形凹槽内,将轴端挡圈固定在被固定的物体上,垫圈与轴端挡圈上端面的圆形凹槽之间形成一圆环状凹槽; 所述的防盗罩为圆筒形罩壳,罩壳的顶部设置有通孔,罩壳壁下端部为锯齿结构,罩壳通过通孔套于螺栓上,在外力的作用下,将罩壳壁下端部为锯齿结构挤压进所述的圆环状凹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凹槽的深度与所述的垫圈的厚度一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内壁的直径大于或等于垫圈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壳壁的厚度小于所述的圆环状凹槽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母防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圆形凹槽的倒角面与垫圈的圆锥面平行。
【专利摘要】一种螺母防盗装置,属于机械紧固件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螺母本体、螺栓、垫圈、轴端挡圈和防盗罩,螺母本体、垫圈、轴端挡圈和防盗罩均套于螺栓上;轴端挡圈上端面设置有圆形凹槽;垫圈为倒圆锥台设计,并置于轴端挡圈上端面的圆形凹槽内;垫圈与轴端挡圈上端面的圆形凹槽之间形成一圆环状凹槽;防盗罩的顶部设置有通孔,其壁下端部为锯齿结构,在外力的作用下,将锯齿结构挤压进圆环状凹槽内;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组装配合容易,且部件容易加工,适合于大规模生产,实用性强,防盗效果好。
【IPC分类】F16B41-00
【公开号】CN204533142
【申请号】CN201520167946
【发明人】郝晓峰
【申请人】郝晓峰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