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796654阅读:143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包括有连接动力机的输入轴,连接工作机的输出轴,和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外壳、泵轮、涡轮及涡轮叶片,其中所述的外壳一端与输入轴连接,另一端与泵轮连接,且外壳与泵轮组成一个液体密封腔;所述的涡轮设置在所述液体密封腔内对应泵轮的位置,且涡轮与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泵轮与涡轮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不仅达到了液力传动的各项要求,而且通过安装导流装置,既可改善液力偶合器的力矩系数,又可使液力偶合器在限矩工作状态时对降低偶合器的过载系数起一定作用。
【专利说明】
一种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力传动装置,特别指一种能满足液力偶合器在负载波动和正反频繁起动满载运行,提高限矩型液力偶合器力矩系数的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
【背景技术】
[0002 ]液力偶合器中的工作介质为液体,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被抛向外壁,后又向中心回流,形成环流。在额定负载工况下,为能满足工作机械负载波动较大时的使用要求,一般选择规格偏大,因此液力偶合器的结构也偏大。国外的同规格液力偶合器的力矩系数比我国的大一些。
[0003]目前限矩液力偶合器,内部液体作为工作介质,通过工作介质在液力偶全器栗轮和涡轮叶片间的流动传递力矩。液力偶合器一般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轴承、涡轮、栗轮、外壳。电动机输出轴连接液力偶合器的输入轴,带动外壳转动、外壳将通过螺栓将转动力矩传递给栗轮、栗轮带动液体工作介质产生动能驱动涡轮转动、通过涡轮上用螺栓结合的输出轴将转动力矩传递出来,以达到驱动工作机械平稳启动的目的。偶合器涡轮内缘一般都设置阻流板,以阻止在低转速比时环流由小环流向大环流转化,从而改善偶合器的特性,降低环流改道所造成的力矩振荡、输出转速波动,对降低偶合器的过载系数有一定作用,但不能单靠挡板限矩,挡板尺寸过大影响力矩系数,因此现有技术中液力偶合器内涡轮内缘设置阻流板,对降低偶合器的过载系数有一定作用,但不能改善液力偶合器的力矩系数,提高转递功率的能力。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它通过设置导流装置,提高液力偶合器的力矩系数,从而提高液力偶合器转递功率的能力。
[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包括有连接动力机的输入轴,连接工作机的输出轴,和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外壳、栗轮、涡轮及涡轮叶片的偶合器,其中所述的外壳一端与输入轴连接,另一端与栗轮连接,且外壳与栗轮组成一个液体密封腔;所述的涡轮设置在所述液体密封腔内对应栗轮的位置,且涡轮与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栗轮与涡轮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
[000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导流装置包括带安装孔的安装板和均匀分布在安装板周边的折流板组。
[0007]进一步的,所述的每个折流板组包括至少二块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底端垂直或成倾斜角度与安装板连接,顶端为弧形伸展结构。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栗轮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的端盖与输出轴装配,所述端盖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油封,所述栗轮与输出轴设置有轴承,且栗轮与轴承之间通过设置的挡圈定位。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外壳一端通过连接螺栓与输入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栗轮连接,且外壳上还设置有安全塞或加油塞。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1]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简单,不仅达到了液力传动的各项要求,而且通过安装导流装置,既可改善液力偶合器的力矩系数,又可使液力偶合器在限矩工作状态时对降低偶合器的过载系数起一定作用。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导流装置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图2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16]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或“联接”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0017]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18]如图1所示,该液力偶合器包括有输入轴1、密封圈2、密封垫3、外壳4、涡轮5、螺栓一 6、栗轮7、螺栓8、止退垫9、螺栓二 10、端盖11、输出轴12、油封13、挡圈14、轴承15、安全塞或加油塞16、导流装置17、连接螺栓18、安装板19、折流板20。其中:外壳4、栗轮7以及涡轮5组成液力传动腔。输入轴I与外壳4通过连接螺栓18联接,外壳4与栗轮7通过螺栓一 6联接。涡轮5与输出轴12通过螺栓8以及止退垫9联接。轴承15位于输出轴12与栗轮7之间,轴承15下方装设挡圈14。输出轴12与端盖11之间装设油封13,端盖11利用螺栓二 10与栗轮7联接。外壳4与栗轮7结合,其上部利用螺栓联接输入轴1,设置安全塞或加油塞16。其栗轮7与涡轮
5之间安装导流装置17,导流装置17结构如图2、3所示。
[0019]本偶合器的工作原理:
[0020]输入轴一端与动力机相连,另一端与外壳相连。输出轴一端与祸轮相连,另一端与工作机相连,外壳与栗轮固联成密封腔。栗轮与涡轮对称布置,其轮内都布置有一定数量的叶片。腔内充填工作液体以传递动力。当动力机通过输入轴带动外壳及栗轮旋转时,充填在工作腔内的工作液体受离心力和工作轮叶片的作用由半径较小的栗轮内缘被加速加压冲向半径较大的栗轮外缘,同时液体的动量矩产生增量,即偶合器栗轮将输入的机械能转化成了液体动能:当携带液体动能的工作液体由栗轮出口冲向对面的涡轮时,液流便沿涡轮叶片所形成的流道做向心流动,同时释放液体动能转化成机械能驱动涡轮旋转并通过输出轴带动负载做功。就这样工作液体在工作腔内周而复始地做螺旋环流运动,于是输出轴与输入轴在没有任何直接机械联接的情况下,仅靠液体动能便柔性地联接在一起。由于辅室的作用,工作腔内充液量能自动变化,起到限制力矩的作用。
[0021]栗轮与涡轮之间安装导流装置,当携带液体动能的工作液体由栗轮出口冲向对面的涡轮时,液流便沿涡轮叶片所形成的流道做向心流动,部份流体遇到导流板导流折回,形成较小环流,使液体快速回流到半径较大的栗轮外缘,提高液力偶合器驱动能力。另一部份没有导流装置的部分流体在超载转速降低时与上平面板作用起到降低过载系数的作用。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主权项】
1.一种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包括有连接动力机的输入轴,连接工作机的输出轴,和设置在输入轴与输出轴之间的外壳、栗轮、涡轮及涡轮叶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外壳一端与输入轴连接,另一端与栗轮连接,且外壳与栗轮组成一个液体密封腔;所述的涡轮设置在所述液体密封腔内对应栗轮的位置,且涡轮与输出轴连接;所述的栗轮与涡轮之间设置有导流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流装置包括带安装孔的安装板和均匀分布在安装板周边的折流板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个折流板组包括至少二块折流板,所述折流板底端垂直或成倾斜角与安装板连接,顶端为弧形伸展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栗轮一端与外壳连接,另一端通过设置的端盖与输出轴装配,所述端盖与输出轴之间设置有油封,所述栗轮与输出轴设置有轴承,且栗轮与轴承之间通过设置的挡圈定位。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导流装置的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一端通过连接螺栓与输入轴连接,另一端通过螺栓与栗轮连接,且外壳上还设置有安全塞或加油塞。
【文档编号】F16H41/24GK205479227SQ201620051889
【公开日】2016年8月17日
【申请日】2016年1月14日
【发明人】任东
【申请人】长沙第三机床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