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化气残液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19909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液化气残液加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液化气残液加热器,主要应用于对液化气罐残液的加热。
背景技术
家用液化气罐往往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罐体内有一定量的残液,此时由于气压低, 往往造成液化气灶不能打火。人们常用的方法是将罐体放置于盛满热水的盆子里,这种方法虽有一定的效果,但罐体内仍有一定量的残液,尤其在寒冷的冬季,罐体内残液量会更多,这增加了人们使用液化气的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发明人在日常的生活过程中,发现现有的液化气罐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安全可靠、热效高、能够使罐体内残留的液化气充分燃烧的液化气残液加热器。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所设计的液化气残液加热器包括圆柱形壳体,在壳体内从下向上依次设下绝缘层、电加热层、上绝缘层、导热层,导热层的上表面为凹陷的球冠形,在壳体的外底部上连设一弹簧,在壳体外设一与电加热层电连接的加热控制器。所述加热控制器上设有控制温度、时间的开关按钮。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壳体内从下向上依次设下绝缘层、电加热层、上绝缘层、导热层,电加热层所产生的热通过导热层将热量传递到液化气罐底部,使液化气罐内的残液受热达到能够充分燃烧,不仅热效高、加热温度恒定,节约能源,降低使用成本,而
且安全、可靠。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液化气残液加热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图1中加热控制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液化气残液加热器的结构作具体说明。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液化气残液加热器的结构包括一圆柱形壳体1,在壳体1内从下向上依次设下绝缘层5、电加热层4、上绝缘层3、导热层2,导热层2的上表面为凹陷的球冠形,以使其可以与液化气罐底部充分接触,使液化气罐底部受热均勻;在壳体1的外底部上通过螺栓连设一强力弹簧6,强力弹簧6的作用能够进一步增加导热层2与液化气罐底部的接触程度,在壳体1外设一与电加热层4电连接且能够控制加热的加热控制器7,加热控制器7上设有能够控制温度、时间的开关按钮(图中未示)。[0011]参见图2,SJl为时间继电器的控制线圈,SJll为时间继电器延时断开常闭触点,ST为温控开关,Zl为中间继电器线圈,Z12、Z13为中间继电器两组常开触点。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控制器工作原理为按下SB1,Zl得电自锁,Z12,Z13接通,SJl通电开始延时, 电热丝得电加热,当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时,ST断开,电热丝停止加热,此时绿灯灭。当经过30分钟后,SJll断开,Zl断电,Z13断开,电路停止工作。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将液化气罐(图中未示)置于加热壳体1上,罐体由于自重能使其支座和地面很好接触并保持稳定,在强力弹簧6的作用下,壳体1上端部的导热层2能够很好地与罐体底部接触,使罐体底部均勻受热,罐体内的残液得到气化而能够完全燃烧。 本实用新型经试制试用,加热效果好,加热恒温,耗电少,安全可靠。
权利要求1.一种液化气残液加热器,包括圆柱形壳体,其特征是在壳体内从下向上依次设下绝缘层、电加热层、上绝缘层、导热层,导热层的上表面为凹陷的球冠形,在壳体的外底部上连设一弹簧,在壳体外设一与电加热层电连接的加热控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化气残液加热器,其特征是所述加热控制器上设有控制温度、时间的开关按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属于加热设备技术领域,提出了一种液化气残液加热器,主要应用于对家用液化气罐残液的加热,其特点是在壳体内从下向上依次设下绝缘层、电加热层、上绝缘层、导热层,在壳体的外底部上连设一弹簧,在壳体外设一与电加热层电连接的加热控制器,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地对液化气罐内的残液进行加热使其完全气化燃烧,不仅加热效果好、加热温度恒定,节约能源,降低使用成本,而且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F17C7/02GK202302708SQ20112037789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9日
发明者侯书林 申请人:侯书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