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0127阅读:3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胶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补胶器。



背景技术:

碳纤维胶注入到补胶器中,然而碳纤维胶在补胶器中分布不开,流动不畅,在进胶补胶器的进口将会堵塞,严重的影响碳纤维胶的正常流动,影响粘接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补胶器,碳纤维胶能够顺畅的流动,碳纤维胶不会在引起堵塞,粘贴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补胶器,包括连通底座、支撑座Ⅰ、出胶补胶器、出胶管、阀门、抽真空管、连通管Ⅰ、储胶罐、支撑座Ⅱ、进胶管、进胶补胶器、计量标尺、连通管Ⅱ、防倒流止回阀和真空泵。

支撑座Ⅰ固定连接在连通底座的左顶端,出胶补胶器固定连接在支撑座Ⅰ的顶端,出胶管的上端与出胶补胶器的内部连通,出胶管的下端与连通底座的内部连通,阀门安装在出胶管上,抽真空管连接在出胶补胶器的顶端,连通管Ⅰ的一端连接在出胶补胶器的顶端,储胶罐连接在连通管Ⅰ的另一端,支撑座Ⅱ固定连接在连通底座的右顶端,进胶管的上端连接在进胶补胶器的底端,进胶管的下端与连通底座的内部连通,进胶补胶器固定连接在支撑座Ⅱ上,计量标尺设置在进胶补胶器的外壁上,连通管Ⅱ的一端连接在进胶补胶器的顶端,连通管Ⅱ的另一端与真空泵相连接,防倒流止回阀安装在连通管Ⅱ上。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补胶器所述的连通底座为内空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补胶器所述的出胶补胶器与抽真空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补胶器所述的支撑座Ⅰ与支撑座Ⅱ的结构相同。

本实用新型补胶器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补胶器,碳纤维胶能够顺畅的流动,碳纤维胶不会在引起堵塞,粘贴效果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法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补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连通底座1、支撑座Ⅰ2、出胶补胶器3、出胶管4、阀门5、抽真空管6、连通管Ⅰ7、储胶罐8、支撑座Ⅱ9、进胶管10、进胶补胶器11、计量标尺12、连通管Ⅱ13、防倒流止回阀14、真空泵15。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涉及碳纤维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补胶器,包括:连通底座1、支撑座Ⅰ2、出胶补胶器3、出胶管4、阀门5、抽真空管6、连通管Ⅰ7、储胶罐8、支撑座Ⅱ9、进胶管10、进胶补胶器11、计量标尺12、连通管Ⅱ13、防倒流止回阀14和真空泵15。

支撑座Ⅰ2固定连接在连通底座1的左顶端,出胶补胶器3固定连接在支撑座Ⅰ2的顶端,出胶管4的上端与出胶补胶器3的内部连通,出胶管4的下端与连通底座1的内部连通,阀门5安装在出胶管4上,抽真空管6连接在出胶补胶器3的顶端,连通管Ⅰ7的一端连接在出胶补胶器3的顶端,储胶罐8连接在连通管Ⅰ7的另一端,支撑座Ⅱ9固定连接在连通底座1的右顶端,进胶管10 的上端连接在进胶补胶器11的底端,进胶管10的下端与连通底座1的内部连通,进胶补胶器11固定连接在支撑座Ⅱ9上,计量标尺12设置在进胶补胶器 11的外壁上,连通管Ⅱ13的一端连接在进胶补胶器11的顶端,连通管Ⅱ13的另一端与真空泵15相连接,防倒流止回阀14安装在连通管Ⅱ13上。

本实用新型补胶器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打开阀门5,将抽真空管6与真空机相连接,使用真空机将连通底座1、出胶补胶器3和进胶补胶器11的内部抽成真空,真空的补胶器在注入碳纤维胶时能够顺畅的流通,不会发生堵塞,使得碳纤维胶流动的均匀,粘贴的效果好,然后关闭阀门5;然后将碳纤维胶加入到储胶罐8中,储胶罐8中的碳纤维胶通过连通管Ⅰ7进入到出胶补胶器3中,打开阀门5,碳纤维胶通过出胶管4将进入到连通底座1中,碳纤维胶在连通底座1中流动,由于连通底座1为真空状态,所以碳纤维胶在连通底座1中能够平稳顺畅的流通,使得碳纤维胶粘胶效果好,同时启动真空泵15,在真空泵15的作用下碳纤维胶将进入到进胶补胶器 11中,当进胶补胶器11中的胶达到设定的高度后,关闭防倒流止回阀14,进胶补胶器11中始终有一定的碳纤维胶,从而碳纤维胶不会在进胶管10处造成堵塞,有助于提高粘贴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二: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连通底座1为内空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三: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出胶补胶器3与抽真空管6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垫。

具体实施方式四:

下面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一作进一步说明,所述的支撑座Ⅰ2与支撑座Ⅱ9的结构相同。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