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可温控新能源储存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5271阅读:1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罐,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安全可靠的高性能可温控新能源储存罐。



背景技术:

储存罐是工业生产领域中经常使用的一种通用装置,其中在化工行业里有许多储存化工原料的储存罐,这类储存罐一般有两个作用,其一 :主要是用于存放化工原料,其二 :在罐体内将化工原料进行处理加工,因此安全可靠性是本领域人员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通常储存罐内部压力较高,所以对储存罐的结构以及结构强度要求较高,而且由于各个行业的迅速发展,普通储存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需要有多功能的、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储存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可靠的高性能可温控新能源储存罐,解决了以上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的技术要求,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高性能可温控新能源储存罐,包括外壳和内筒;所述的外壳上设置有防爆口;其特征是:所述的外壳和内筒之间设置有保冷材料;所述的内筒顶部设置有增压输出口、辅助气体口、回气溢流口、气象平衡后和气相仪表口,底部设置有下部进液口、增压输入口、液相仪表口和排液口;所述的增压输出口上设置有贯穿外壳并与增压输入口相通的第一管道;所述的第一管道上设置有汽化装置;所述的辅助气体口上设置有贯穿外壳的第二管道;所述的回气溢流口上设置有贯穿外壳的第三管道;所述的气象平衡后上设置有有贯穿外壳的第四管道;所述的气相仪表口上设置有贯穿外壳并与液相仪表口相通的第五管道;所述的下部进液口上设置有贯穿外壳的第六管道;所述的排液口上设置有贯穿外壳的第七管道;所述的外壳上还设置有抽真空口和测真空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一管道上,由增压输出口向增压输入口依次设置有增压输出阀、第一安全阀、增压输出端、增压输入端、第二安全阀、升压调压阀和增压输入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汽化装置设置在增压输出端和增压输入端之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二管道凸出在外壳外部的部分上有辅助气体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三管道凸出在外壳外部的部分上依次设置有气体溢流阀、排放阀和气体溢流接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四管道凸出在外壳外部的部分上依次设置有三通转换阀和两个内筒安全阀。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五管道上,由气相仪表口向液相仪表口依次设置有第一液位显示气相阀、液位显示均衡阀、第二液位显示气相阀和液位计;所述的液位显示均衡阀和液位计并列设置;所述的第一液位显示气相阀与液位显示均衡阀和液位计之间设置有压力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六管道凸出在外壳外部的部分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液体输出阀、第三安全阀、第二液体输出阀和充装接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第七管道凸出在外壳外部的部分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底部进液阀、第四安全阀、第二底部进液阀和液体出口。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的抽真空口上设置有抽真空阀;所述的测真空口上设置有真空规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高性能可温控新能源储存罐,与传统结构相比:外壳和内筒之间设置有保冷材料,并设置有抽真空口,保证了保冷材料的致密性,提高了结构的强度;设置有多个管道,管道上还设置有汽化装置,不但起到增强外壳和内筒之间结构强度的作用,而且提高了安全可靠性,适用于多种场合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在图中:1.外壳、2.内筒、1-1.防爆口、3.保冷材料、4.增压输出口、5.辅助气体口、6.回气溢流口、7.气象平衡后、8.气相仪表口、9.下部进液口、10.增压输入口、11.液相仪表口、12.排液口、13.第一管道、14.第二管道、15.第三管道、16.第四管道、17.第五管道、18.第六管道、19.第七管道、20.抽真空口、21.测真空口、13-1.增压输出阀、13-2.第一安全阀、13-3.增压输出端、13-4.汽化装置、13-5.增压输入端、13-6.第二安全阀、13-7.升压调压阀、13-8.增压输入阀、14-1.辅助气体阀、15-1.体溢流阀、15-2.排放阀、15-3.气体溢流接头、16-1.三通转换阀、16-2.内筒安全阀、17-1.第一液位显示气相阀、17-2.液位显示均衡阀、17-3.第二液位显示气相阀、17-4.液位计、17-5.压力表、18-1.第一液体输出阀、18-2.第三安全阀、18-3.第二液体输出阀、18-4.充装接头、19-1.第一底部进液阀、19-2.第四安全阀、19-3.第二底部进液阀、19-4.液体出口、20-1.抽真空阀、21-1.真空规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描述;

在附图中:高性能可温控新能源储存罐,包括外壳1和内筒2;所述的外壳1上设置有防爆口1-1;所述的外壳1和内筒2之间设置有保冷材料3;所述的保冷材料3为珍珠岩;所述的内筒2顶部设置有增压输出口4、辅助气体口5、回气溢流口6、气象平衡后7和气相仪表口8,底部设置有下部进液口9、增压输入口10、液相仪表口11和排液口12;所述的增压输出口4上设置有贯穿外壳1并与增压输入口10相通的第一管道13;所述的第一管道13上,由增压输出口4向增压输入口10依次设置有增压输出阀13-1、第一安全阀13-2、增压输出端13-3、增压输入端13-5、第二安全阀13-6、升压调压阀13-7和增压输入阀13-8;所述的第一管道13上还设置有汽化装置13-4;所述的汽化装置13-4设置在增压输出端13-3和增压输入端13-5之间;所述的辅助气体口5上设置有贯穿外壳1的第二管道14;所述的第二管道14凸出在外壳1外部的部分上有辅助气体阀14-1;所述的回气溢流口6上设置有贯穿外壳1的第三管道15;所述的第三管道15凸出在外壳1外部的部分上依次设置有气体溢流阀15-1、排放阀15-2和气体溢流接头15-3;所述的气象平衡后7上设置有有贯穿外壳1的第四管道16;所述的第四管道16凸出在外壳1外部的部分上依次设置有三通转换阀16-1和两个内筒安全阀16-2;所述的气相仪表口8上设置有贯穿外壳1并与液相仪表口11相通的第五管道17;所述的第五管道17上,由气相仪表口8向液相仪表口11依次设置有第一液位显示气相阀17-1、液位显示均衡阀17-2、第二液位显示气相阀17-3和液位计17-4;所述的液位显示均衡阀17-2和液位计17-4并列设置;所述的第一液位显示气相阀17-1与液位显示均衡阀17-2和液位计17-4之间设置有压力表17-5;所述的下部进液口9上设置有贯穿外壳1的第六管道18;:所述的第六管道18凸出在外壳1外部的部分上依次设置有第一液体输出阀18-1、第三安全阀18-2、第二液体输出阀18-3和充装接头18-4;所述的排液口12上设置有贯穿外壳1的第七管道19;所述的第七管道19凸出在外壳1外部的部分上依次设置有第一底部进液阀19-1、第四安全阀19-2、第二底部进液阀19-3和液体出口19-4;所述的外壳1上还设置有抽真空口20和测真空口21;所述的抽真空口20上设置有抽真空阀20-1;所述的测真空口21上设置有真空规管21-1;实际使用时,外壳1和内筒2之间设置有保冷材料3,并配合抽真空口20和测真空口21,保证了保冷材料的致密性,提高了结构的稳定性;设置有多个外接管道,不但提高了外壳1和内筒2的结构强度,而且能够使用在多种场合,安全可靠性高。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描述,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