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烯装车深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63413阅读:3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对乙烯的冷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乙烯装车深冷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对烯烃转化制乙烯装置产生的乙烯进行冷却的方法通常是利用制冷设备持续对罐内乙烯进行降温降压,以使乙烯达到预定的温度以便将乙烯运输出厂。即,制冷设备采用经过压缩得到的低温丙烯作为冷剂,经过换热器换热对罐内乙烯进行循环降温降压。由于夏季温度较高,乙烯球罐内易超温超压,需频繁开启制冷设备对乙烯球罐进行降温降压,因此,这种对乙烯冷却的方法会消耗大量的电能及人力物力,造成了生产能耗高、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耗低、冷却效率高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乙烯装车深冷系统,包括乙烯球罐,乙烯闪蒸罐,第一乙烯低温罐,第二乙烯低温罐,槽车液罐,第一缓冲罐,第二缓冲罐,第一冷却器,第三缓冲罐,第一乙烯压缩机,第四缓冲罐,第二冷却器,第五缓冲罐,第二乙烯压缩机,第六缓冲罐,压缩机出口冷却器,乙烯冷凝器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

所述乙烯球罐底部的液相出口与乙烯闪蒸罐管线连接,所述乙烯闪蒸罐底部的液相出口分别与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管线连接。

所述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顶部的气相出口分别与第一缓冲罐管线连接,所述第一缓冲罐与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一级入口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一级出口依次管线连接第二缓冲罐、第一冷却器和第三缓冲罐,所述第三缓冲罐与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二级入口管线连接,所述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二级出口依次管线连接第四缓冲罐、第二冷却器和第五缓冲罐,所述第五缓冲罐与第二乙烯压缩机入口管线连接,第二乙烯压缩机出口与第六缓冲罐管线连接,所述第六缓冲罐依次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乙烯冷凝器和乙烯冷凝液缓冲罐管线连接,所述乙烯冷凝液缓冲罐与乙烯闪蒸罐管线连接。

所述乙烯闪蒸罐顶部的气相出口通过管线经过第五缓冲罐连接到第二乙烯压缩机。

进一步地,所述乙烯球罐顶部的气相出口分别与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顶部通过补气管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底部的液相出口分别管线连接到槽车液罐的液相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槽车液罐的气相出口通过管线经过第一缓冲罐连接到第一乙烯压缩机的一级入口。

进一步地,所述乙烯球罐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管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乙烯球罐与乙烯冷凝器管线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不仅可以将乙烯球罐内的乙烯在乙烯闪蒸罐进行一次闪蒸,再在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中进行进一步闪蒸,使乙烯得到充分降温与深度冷却,从而达到能够装罐出厂的目的。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还可以将乙烯球罐罐顶排出的气相乙烯、第一乙烯低温罐和第二乙烯低温罐顶部排出的气相乙烯、乙烯闪蒸罐顶部排出的气相乙烯以及槽车液罐排出的气相乙烯进一步冷却降温成液相乙烯回收进行进行二次闪蒸,从而降低了乙烯冷却能耗,提高了乙烯冷却效率,并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生产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乙烯球罐,11乙烯闪蒸罐,12第一乙烯低温罐,13第二乙烯低温罐,14槽车液罐,15第一缓冲罐,16第二缓冲罐,17第一冷却器,18第三缓冲罐,19第一乙烯压缩机,20第四缓冲罐,21第二冷却器,22第五缓冲罐,23第二乙烯压缩机,24第六缓冲罐,25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6乙烯冷凝器,27乙烯冷凝液缓冲罐。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乙烯装车深冷系统,包括乙烯球罐10,乙烯闪蒸罐11,第一乙烯低温罐12,第二乙烯低温罐13,槽车液罐14,第一缓冲罐15,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第三缓冲罐18,第一乙烯压缩机19,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第五缓冲罐22,第二乙烯压缩机23,第六缓冲罐24,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

其中,乙烯球罐10底部的液相出口与乙烯闪蒸罐11通过管线连接,乙烯闪蒸罐11底部的液相出口分别与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通过管线连接。这样乙烯球罐10底部排出的液相乙烯可以排入乙烯闪蒸罐11进行第一次闪蒸,在乙烯闪蒸罐11内的闪蒸液相乙烯可以进入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进行进一步闪蒸,从而对液相乙烯进行深度冷却。

在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顶部的气相出口分别与第一缓冲罐15管线连接,乙烯球罐10顶部的气相出口也与第一缓冲罐15管线连接,第一缓冲罐15与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一级入口管线连接,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一级出口依次管线连接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和第三缓冲罐18,第三缓冲罐18与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二级入口管线连接,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二级出口依次管线连接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和第五缓冲罐22,第五缓冲罐22与第二乙烯压缩机23入口管线连接,第二乙烯压缩机23出口与第六缓冲罐23管线连接,第六缓冲罐24依次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和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管线连接,所述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与乙烯闪蒸罐11管线连接。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内进一步闪蒸产生的闪蒸气相乙烯以及乙烯球罐10中的气相乙烯进入第一缓冲罐15、第二缓冲罐16、第一冷却器17、第三缓冲罐18、第一乙烯压缩机19、第四缓冲罐20、第二冷却器21、第五缓冲罐22、第二乙烯压缩机23、第六缓冲罐24、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经过多次压缩与换热、以及冷却与冷凝而降温成液相乙烯,然后液相乙烯再从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排入乙烯闪蒸罐11,在乙烯闪蒸罐11内进行再次闪蒸。实现了乙烯球罐10中的气相乙烯以及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中的富余气相乙烯的回收与充分合理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乙烯闪蒸罐11顶部的气相出口通过管线经过第五缓冲罐22连接到第二乙烯压缩机23。从乙烯闪蒸罐11顶部排出的闪蒸气相乙烯进入第五缓冲罐22,然后进入第二乙烯压缩机23进行压缩,再进入第六缓冲罐24、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乙烯冷凝器26以及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经过换热、冷却、冷凝,最后从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排入乙烯闪蒸罐11,在乙烯闪蒸罐11内进行再次闪蒸。实现了乙烯闪蒸罐11中的富余气相乙烯的回收与充分合理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乙烯球罐10罐顶还引出管线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管线连接,不仅可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内引出一股气相乙烯输送到乙烯球罐10,用于控制乙烯球罐10内的压力平衡,还可以将从乙烯球罐10排出的气相乙烯与经第二乙烯压缩机23压缩后的高温气相乙烯混合,从而形成降低了一定温度的气相乙烯,再经过乙烯冷凝器26换热冷凝后进入乙烯闪蒸罐11闪蒸,达到了回收乙烯的目的,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乙烯球罐10还与乙烯冷凝器26管线连接,当烯烃转化制乙烯装置产生的乙烯经制冷后进入乙烯球罐10后,如果乙烯球罐10内的气压与温度仍然急剧上升,此时,可将乙烯球罐10内的乙烯直接送入乙烯冷凝器26,经过乙烯冷凝器26制冷后再返回乙烯球罐10。

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底部的液相出口分别与槽车液罐14的液相入口通过管线连接,可将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达到预定温度的低温液相乙烯排入槽车液罐14进行装车。并且,乙烯球罐10顶部的气相出口分别与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顶部通过补气管线连接,可将乙烯球罐10内的气相乙烯排入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可对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的低温液相乙烯施压,将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的低温液相乙烯压入槽车液罐14内,由槽车运输到厂外,实现了利用罐压进行液相乙烯的压差装车。同时,槽车液罐14顶部气相出口管线连接到第一缓冲罐15,槽车液罐14排出的气相乙烯与乙烯球罐10、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排出的气相乙烯汇聚在一起,经过压缩、换热、冷却、冷凝,最后从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排入乙烯闪蒸罐11,在乙烯闪蒸罐11内进行再次闪蒸。使槽车液罐14中的富余气相乙烯也得到了回收与合理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下面通过实例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乙烯低温自压装车系统的工作过程及工作原理。

从烯烃转化制乙烯装置产出的-18℃、7t/h的乙烯经过丙烯冷却机制冷至-35℃进入乙烯球罐10,乙烯球罐10内的-35℃、1.8MPaG的液体乙烯以8.5T/h的流量通过流量调节阀调节后自压进入乙烯闪蒸罐11进行第一次闪蒸,乙烯闪蒸罐11内的闪蒸压力控制在0.56MPaG,温度控制为-64℃。当然,如果经过丙烯冷却机制冷后的乙烯进入乙烯球罐10后,乙烯球罐10内的压力和温度仍然急剧上升,此时需要将乙烯球罐10内的乙烯直接送入乙烯冷凝器26,经过乙烯冷凝器26制冷降温降压后再返回乙烯球罐10。

在乙烯闪蒸罐11内第一次闪蒸产生的-64℃、0.56MPaG的闪蒸气相,从乙烯闪蒸罐11顶部出口以2561kg/h的流量进入第五缓冲罐22进行换热,形成-13℃、0.56MPaG的气相乙烯,以4633kg/h的流量进入第二乙烯压缩机23进行压缩升压升温,形成113℃、1.84MPaG的气相乙烯,然后以4633kg/h的流量依次进入第六缓冲罐24和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经过换热与冷却形成42℃、1.65MPaG的液体乙烯,再以4633kg/h的流速进入乙烯冷凝器26和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进一步冷凝与换热,形成-35℃、1.58MPaG的液体乙烯,最后以4633kg/h的流量从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排入乙烯闪蒸罐11,在乙烯闪蒸罐11内进行再次闪蒸。实现了乙烯闪蒸罐11中的富余气相乙烯的回收与充分合理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乙烯闪蒸罐11内的闪蒸液相从乙烯闪蒸罐11底部出口分别进入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进行进一步闪蒸。在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中闪蒸压力控制为0.56Mpa,温度控制为-64℃。当在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的液相乙烯温度降低到-103℃后,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的低温液相乙烯排入槽车液罐14进行装车。并且,乙烯球罐10内的气相乙烯排入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对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的已冷却到目标低温的液相乙烯施压,将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的液相乙烯压入到槽车液罐14内,由槽车运输到厂外,实现了利用罐压对液相乙烯的压差装车。

槽车液罐14内的-103℃、0.01MPaG低温乙烯槽车气相、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内的-103℃、0.01MPaG的闪蒸气相以及乙烯球罐10中的气相乙烯汇合在一起,以2027kg/h的流量进入第一缓冲罐15进行换热,第一缓冲罐15的温度控制为-90℃,压力控制为0.01MpaG,在第一缓冲罐15内形成-90℃、0.01MPaG的气相乙烯,以2027kg/h的流量进入第一乙烯压缩机19进行一级压缩,经压缩后温度升高为9℃,一级压缩后的气相乙烯经过第二缓冲罐16换热再进入第一冷却器17进行冷却,冷却后气相乙烯经第三缓冲罐18再次换热后进入第一乙烯压缩机19进行二级压缩,第一乙烯压缩机19的二级压缩压力控制为0.164MpaG、温度控制为20℃,气相乙烯经过二级压缩后温度达到112℃。从第一乙烯压缩机19出来温度为112℃的气相乙烯进入第四缓冲罐20换热后再进入第二冷却器21冷却,温度达到44℃,压力为0.56MpaG,与乙烯闪蒸罐11来的-64℃、0.56MPaG的闪蒸气相在第五缓冲罐22内混合降温,形成-13℃、0.56MPaG的闪蒸气相,然后以4633kg/h的流速进入第二乙烯压缩机23进行二次压缩,形成113℃、1.84MPaG的气相乙烯,然后以4633kg/h的流量依次进入第六缓冲罐24和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经过换热与冷却后,形成42℃、1.65MPaG的液体乙烯,再以4633kg/h的流量进入乙烯冷凝器26和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进一步冷凝与换热,形成-35℃、1.58MPaG的液体乙烯,乙烯冷凝器26的丙烯制冷剂由丙烯冷却机提供。最后液体乙烯以4633kg/h的流量从乙烯冷凝液缓冲罐27排入乙烯闪蒸罐11,在乙烯闪蒸罐11内进行再次闪蒸。这样实现了槽车液罐14内的低温乙烯槽车气相、乙烯球罐10中的气相乙烯以及第一乙烯低温罐12和第二乙烯低温罐13中的富余气相乙烯的回收与充分合理利用,降低了能耗,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节约了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

乙烯球罐10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之间也通过管线直接连接,可从压缩机出口冷却器25内引出一股气相乙烯输送到乙烯球罐10,用于控制乙烯球罐10内的压力平衡。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乙烯装车深冷系统,能够合理利用并回收富余气相,并且,只是将富余气相凝成液相,并不是对高温液相乙烯进行持续制冷,这样大大降低了能耗,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实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