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剖瓶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4705发布日期:2018-12-14 22:29阅读:6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剖瓶开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剖瓶开启装置。



背景技术:

安剖瓶是一种用于盛装药液的小型玻璃容器,常用于医疗中。现代的安剖瓶都为玻璃烧制,整体密封以隔绝空气,医护人员在开启安剖瓶时,需要用力将安剖瓶的瓶颈部用力掰断,才能在打开安剖瓶后用注射器吸取药品。

在现有技术中,通过敲击安剖瓶的颈部来打开安剖瓶,操作方式不安全,在敲击和掰断的过程中,所需的力较大且易产生细碎的玻璃碴,容易飞溅伤人,也容易落入瓶中污染药液;另一种方法是用砂轮切割安剖瓶颈部后再掰断,在掰开后切口容易划伤手指,在操作中无消毒过程。

因此需要开发一种实用性强,操作简易且安全,能够形成无菌环境,避免药品产生二次污染的安剖瓶开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安剖瓶开启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安剖瓶开启装置,包括保护壳、切割部、推进部、开瓶部,所述保护壳前端开设有开口,保护壳侧面开设有推动口,所述保护壳后端开设有分离口;所述切割部设于所述保护壳内部且靠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切割部包括砂轮和对所述砂轮进行消毒的第一消毒灯和第二消毒灯,所述砂轮可自所述开口向外伸出以对安剖瓶的瓶颈部进行划痕处理;所述推进部设于所述保护壳内部中部,所述推进部包括用以推动所述砂轮的推杆,所述推杆自推动口向外暴露;所述开瓶部设于所述保护壳内部后端,所述开瓶部包括与所述分离口相连通的放置容腔和第三消毒灯,所述放置容腔用于收容瓶颈部以将安剖瓶从瓶颈部掰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消毒灯和第二消毒灯置于所述砂轮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消毒灯设于所述开瓶部远离分离口的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砂轮圆心处固定有销轴以连接所述推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推杆包括连接杆和操作杆,所述连接杆套有弹簧与所述销轴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杆末端设有推动开关并暴露于所述保护壳外。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杆与操作杆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保护壳形状可为圆柱体、圆角长方体、长方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开口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砂轮圆面的直径长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放置容腔与安剖瓶瓶颈部形状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安剖瓶开启装置,包括保护壳、切割部、推进部、开瓶部,所述保护壳前端开设有开口,侧面开设有推动口,后端开设有分离口,所述砂轮可自所述开口向外伸出以对安剖瓶的瓶颈部进行划痕处理,所述放置容腔用于收容瓶颈部以将安剖瓶从瓶颈部掰断,使得划痕和掰断两个结构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所述保护壳使得外观统一且操作更安全;所述第一消毒灯和第二消毒灯可对所述砂轮进行消毒处理,所述第三消毒灯可对放置容腔进行消毒处理,使得安剖瓶开启过程一直处于无菌环境,避免药品发生二次污染。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安剖瓶开启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安剖瓶开启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安剖瓶开启装置的剖面图。

其中,100——安剖瓶开启装置、1——保护壳、2——切割部、3——推进部、4——开瓶部、11——开口、12——推动口、13——分离口、21——砂轮、22——第一消毒灯、23——第二消毒灯、24——销轴、31——推杆、311——连接杆、312——操作杆、313——弹簧、314——推动开关、41——第三消毒灯、42——放置容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安剖瓶开启装置100,所述安剖瓶包括瓶身部、瓶颈部和头部。具体的,所述安剖瓶开启装置100包括保护壳1、切割部2、推进部3、开瓶部4。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保护壳1前端开设有开口11,所述保护壳1侧面开设有推动口12,所述保护壳1后端开设有分离口13。由于所述保护壳1的外部保护,使得外观统一且操作更安全。

如图3所示,所述切割部2设于所述保护壳1内部且靠近所述开口11设置,所述切割部2包括砂轮21和对所述砂轮21进行消毒的第一消毒灯22和第二消毒灯23,所述砂轮21可自所述开口11向外伸出,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所述砂轮21对安剖瓶的瓶颈部进行切割至出现划痕。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开口11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砂轮21圆面的直径长度。

所述推进部3设于所述保护壳1内部中端,所述推进部3包括用以推动所述砂轮21的推杆31,所述推杆31自推动口12向外暴露。

所述开瓶部4设于所述保护壳1内部后端,所述开瓶部4包括与所述分离口13相连通的放置容腔42和第三消毒灯41,所述第三消毒灯41在使用中可对放置容腔42进行消毒处理,所述放置容腔42用于收容瓶颈部以将安剖瓶从瓶颈部掰断。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放置容腔42与安剖瓶瓶颈部形状相同。

具体的,所述砂轮21圆心处固定有销轴24以连接所述推杆31,所述推杆31包括连接杆311和操作杆312,所述连接杆311套有弹簧313与所述销轴24固定连接,所述操作杆312末端设有推动开关314并暴露于所述保护壳1外。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杆311与操作杆312为一体成型的L型结构。

在使用过程中,一手握住安剖瓶瓶身部,另一手握住所述开启装置100并用手指推动所述推动开关314将所述砂轮21推出,对安剖瓶的瓶颈部进行切割至出现划痕,再将安剖瓶瓶颈部放入所述放置容腔42中,一手握住安剖瓶瓶身部,另一手握住所述开启装置100对出现划痕的位置施加压力,使安剖瓶瓶颈部与瓶身部分离,完成安剖瓶的开启。该开启装置100将划痕和掰断两个结构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操作简便。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消毒灯22和第二消毒灯23置于所述砂轮21两侧。当然,若所述第一消毒灯22和第二消毒灯23置于所述切割部2其他位置,只要所述砂轮21被完全消毒,则均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另外,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消毒灯41设于所述开瓶部4远离分离口13的一端。当然,若所述第三消毒灯41置于所述开瓶部4其他位置,只要所述放置容腔42被完全消毒,则均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述第一消毒灯22和第二消毒灯23可对所述砂轮21进行消毒处理,所述第三消毒灯41可对放置容腔42进行消毒处理,使得安剖瓶开启过程一直处于无菌环境,避免药品发生二次污染。

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护壳1形状为圆角长方体。当然,若所述保护壳1形状为圆柱体、长方体等或其他情况,只要是便于手握的形状,则均可达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因此,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安剖瓶开启装置既可将划痕和掰断两种操作集成在保护壳内,两个结构连接在一起,结构简单,所述保护壳使得外观统一且操作更安全,同时又在两个操作过程中均进行了消毒处理,避免了二次污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