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静态轴计量汽车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117894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动静态轴计量汽车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衡器,特别是便于搬迁的汽车衡。
现有的汽车衡称量时,汽车整体置于秤台上进行静态称量,故秤台大,耗材多,须做较大型的钢筋混凝土基础,投资费用较高,安装及维修麻烦,搬迁时原基础工程只能报废,对于常迁移使用场所的用户必然造成很大的浪费。此外,这类秤的传感器都装在秤台之下,因此较容易受潮,使秤的计量可靠性受到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动静态轴计量汽车衡,其结构简单,易搬迁,安装及维修方便,动、静态皆可计量,投资费用低,传感器不易受潮。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案是在现有的与大地固定的基座框梁、秤台、传感器、限位器、显示仪、计算机和打印机组成的电子秤基础上,将基座框梁改进为与地面分离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框架,其尺寸为长0.8~1.5mm,宽3.0~3.4mm,限位器和传感器装在基座框梁上,秤台为钢构件焊接而成,与悬挂装置连接“U”型,悬挂支承在传感器上,秤台面与道路面平齐。使用时,只要在地面制作一与基座框梁相配的混凝土地坑,将基座框梁连同秤台吊装入地坑中即可,分别对被称量的汽车前、后轮的整重进行计量,计算机可将各次称量的结果累加起来,并且显示及打印。由于秤台平面与地面等高并且被传感器悬挂支承,传感器高于了地面,因此下雨时不会被雨水浸泡而受潮。
下面,依照说明书附图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对其结构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限位器剖俯视结构示意图。
参见图1、2,本装置的基座框梁5改进为与地面7分离的钢筋混凝土预制框架,其尺寸为,长0.8~1.5mm,宽3.0~3.4mm,限位器1和传感器4装在基座框梁5上,秤台2为钢结构焊接件,与悬挂装置3连接成一体,呈“U”型,上面悬挂放置在传感器4上,使秤台2的表面与地面7平齐。这种整体与大地分离的结构可减小尺寸,降低投资,方便搬迁,并且可保证搬迁过程中称量精度不受影响;“U”型的秤台结构,可使传感器4高于地面,不容易被积雨浸泡,同时也便于对其维修及更换。见图4、5,本汽车衡配置了限位器1,其支座8为圆柱体,在其顶端开有轴向带螺纹的盲孔9,支座8的柱壁上开有相互的夹角方向为120°通入盲孔9的三道通孔10,通孔10中各装入一钢球11,在盲孔9中旋入下端带锥台体12的调节螺柱13,支座8位于通孔10处的柱壁上套有套环14,套环14上部的一圈边卡在套支承板15上,套支承板15又与秤台2连接在一起。采用上述的传感器结构,可以很方便地通过调整调节螺柱13,达到调整钢球与套环间隙的目的,既可很好地限制汽车称量时所致的秤台各方向晃动,同时又可保证不产生影响计量的附加力。见图3,本汽车衡的悬挂装置3支撑于传感器4上方,侧面又装有挡板16,形成了一罩子,可避免灰尘及雨水落在传感器上,在基座框梁5上预埋有钢筋吊环17,可方便地进行本汽车衡的搬迁。
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看,本汽车衡可进行动、静态计量,测量范围为20~30吨,静态准确度0.1%,动态为2.0%;结构简单而小巧,占地面积小,容易搬迁,不用做较大型的地面混凝土基础,故可节省大量的资金,特别适合流动的施工单位及道路管理部门使用;本装置的传感器采用上置结构,可避免传统下置结构常见的受潮现象,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并且还可使安装及维修工作大大简化。
权利要求1.一种动静态轴计量汽车衡,主要由基座框梁、秤台、传感器、限位器、显示仪、计算机和打印机组成,其特征是基座框梁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框架,其尺寸为长0.8~1.5mm,宽3.0~3.4mm,限位器和传感器装在基座框梁上,秤台与悬挂装置连接成一体,呈“U”型,悬挂支承在传感器上,秤台面与道路面平齐。
2.按权要求1所述的动静态轴计量汽车衡,其特征是限位器的支座为圆柱体,轴向有带螺纹的盲孔,柱壁开有呈120°的三道通孔,通孔中装入钢球,盲孔中旋入下端带锥台体的调节螺柱,在支座柱壁上套有套环,套环卡在套支承板上,套支承板与秤台连接。
3.按权要求2所述的动静态轴计量汽车衡,其特征是传感器上方的悬挂装置侧面装有挡板,构成封闭的罩子,在基座框梁上预埋有吊环。
专利摘要动静态轴计量汽车衡。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衡器,特别是易搬运的汽车衡。本装置主要由基座框梁、秤台、传感器、限位器、显示仪、计算机和打印机组成,基座框梁为钢筋混凝土预制框架,限位器和传感器装在基座框梁上,秤台与悬挂装置连接成一体,呈“U”型,悬挂支承在传感器上,秤台面与道路面平齐。本秤结构简单,搬迁方便,维修便捷,可避免传感器受潮。
文档编号G01G19/02GK2485637SQ0120619
公开日2002年4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5月8日 优先权日2001年5月8日
发明者王全伦 申请人:王全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