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转型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07867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旋转型编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终端机、便携式通信设备、音响设备等所采用的旋转型编码器。
背景技术
当根据图51至图55对过去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结构进行描述时,由合成树脂的成形件形成的绝缘基座51包括主板部51b,在该主板部的中间部具有孔51a;一对腕部51c,该对腕部51c按照与该主板部51b的两个端部保持垂直的方式延伸;支承部51d,该支承部51d设置于该腕部51c的端部,其由局部缺口的孔形成。
由金属板形成的接触片52与共用接触片53包括接触部52a,53a与端子部52b,53b,该接触片52和共用接触片53以在并排状态,埋设于主板部51b中的方式安装,接触部52a,53a位于孔51a中,并且端子部52b,53b处于相对主板部51b朝向外方突出的状态。
由金属板形成的弹性板54在与接触片52、共用接触片53并排的状态,安装于主板部51b上。
圆筒状的旋转体55由圆筒部56和编码部件57构成,该圆筒部56由合成树脂的成形件形成,该编码部件57设置于该圆筒部56的外圆周面上,其由导电材料形成。
另外,编码部件57通过导电性树脂,通过2次模注形成,此外,在圆筒部56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共用图案57a,梳形的编码图案57b,棘轮用的凹凸部56a,这些共用图案57a,编码图案57b,以及凹凸部56a沿旋转轴方向并排设置。
此外,在圆筒部56的两个端面,设置有轴部56b,在中心部,形成有非圆形的孔56c。
还有,该旋转体55中的轴部56b止动于一对腕部51c的支承部51d上,从而该旋转体55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绝缘基座51上,在安装旋转体55时,共用接触片53的接触部53a与共用图案57a相接触,此外,接触片52的接触部52a与编码图案57b接触,另外,弹性板54与凹凸部56a弹性接触。
再有,球顶状的盖58以覆盖旋转体55的方式,安装于绝缘基座51上,从而构成编码主体部E2 。
另外,如图53所示,该编码主体部E2将绝缘基座51的底面设置于印刷电路主板P2上,并且将接触片52与共用接触片53的端子部52b,53b穿过印刷电路主板P2中的孔,将端子部52b,53b焊接于布线图案(图中未示出)上,由此形成编码主体部E2安装于印刷电路主板P2上的结构。
当对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动作进行描述时,首先,在驱动轴(图中未示出)插入旋转体55中的孔56c的状态,如果从外部旋转该驱动轴,则旋转体55旋转。
于是,编码部件57也旋转,在平时共用接触片53与共用图案57a接触,并且接触片52与编码图案57b接触分离,在共用接触片53与接触片52之间,产生脉冲信号。
此外,通过伴随旋转体55的旋转的凹凸部56a,弹性板54与凹凸部56a嵌合脱开,旋转体55进行棘轮动作。
按照此方式,实现旋转型编码器的动作。
在过去的旋转型编码器中,由于编码部件57通过导电性树脂的模注方式形成,故具有制造麻烦,生产性较差,成本较高的问题。
另外,由于在旋转体55的外圆周面上,沿旋转轴方向,并排设置有通用图案57a与编码图案57b,以及棘轮用的凹凸部56a,故具有沿旋转轴方向,尺寸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小型旋转型编码器。
本发明提供的小型旋转型编码器,包括旋转体,该旋转体由绝缘材料形成,其为可旋转的圆柱状,圆筒状与圆锥台状中的一种形状;编码图案,其设置于该旋转体的表面上;接触片,该接触片与该编码图案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与上述编码图案导通的共用图案,共用接触片与该共用图案相接触。
在上述旋转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编码图案。
上述旋转体呈圆筒状,在上述旋转体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上述共用图案。
多个接触片设置于与上述旋转体的圆周面相对的位置,上述共用接触片设置于与上述旋转体的端面相对的位置。
上述接触片与上述共用接触片安装于由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座上,上述接触片与共用接触片按照以上述绝缘基座为基准面,沿上述旋转体切线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上述该旋转体上的编码图案为金属片构成的编码部件,上述编码部件包括环状的板状部和多个舌片,该多个舌片相对该板状部弯曲而形成,上述板状部设置在上述旋转体的端面侧,形成上述共用图案,上述舌片在上述旋转体的圆周面一侧露出设置,形成上述编码图案。
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相对上述环状板状部的外周部弯曲而形成。
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相对上述环状板状部的内周部弯曲而形成。
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设置于上述旋转体的外圆周面侧。
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设置于上述旋转体的外圆周面侧。
上述旋转体呈圆筒状,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设置于上述旋转体的内圆周面侧。
上述旋转体呈圆筒状,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设置于上述旋转体的内圆周面侧。
上述编码部件埋设于上述旋转体中,上述编码部件安装于上述旋转体上。
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嵌入形成于上述旋转体的圆周面侧的槽部,上述编码部件安装于上述旋转体上。
因此,由于通过金属板形成编码部件,该编码部件由环状的板状部,以及多个舌片构成,该多个舌片相对该板状部弯曲而形成,故与过去的导电性树脂的模注相比较,可提供制造容易,生产性良好,成本较低的旋转型编码器。
另外,由于板状部沿与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相垂直的方向设置,并且舌片按照在旋转体的圆周面侧露出的方式设置,故可提供板状部相对旋转轴方向的空间因素良好,小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其中在必须使舌片的长度增加的方面是有效的。
金属板的材料获取性良好,可获得小型,成本较低的产品。
接触片的设置具有通用性,可提供适应于各种类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可使编码部件减小,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可提供制造简单,生产性良好,成本较低的旋转型编码器。
可容易地对应于编码部件的各种类型,可提供具有通用性的旋转型编码器。
在制造时,可通过模具支承板状部,可提供生产性良好的旋转型编码器。
可减小旋转轴方向的空间,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由于在旋转体的圆周面上,设置有编码图案,在旋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与编码图案导通的共用图案,故可使编码图案的长度增加,另外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可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可增加编码图案的长度,另外接触片的设置具有通用性,可提供对应于各种类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可减小接触片的高度,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这些接触片不相互沿旋转轴方向并排设置,旋转轴方向的空间因素良好,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相应的高度方向的基准为绝缘基座,可提高这些接触片的相对安装精度,可提供精度较高的旋转型编码器。
由于在旋转体的圆周面上,设置编码图案,在旋转体的一个端面上,形成棘轮用的凹凸部,使嵌合部件与该凹凸部嵌合脱开,形成棘轮机构,故可增加编码图案的长度,另外与已有技术相比较,可减小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共用图案的旋转轴方向的空间减小,旋转轴方向的尺寸进一步减小,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这些接触片不相互沿旋转轴方向并排设置,旋转轴方向的空间因素良好,可提供小型的旋转型编码器。
相应的高度方向的基准为绝缘基座,可提供这些接触片的相对安装精度,可提供精度较高的旋转型编码器。


图1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主视图;图2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内视图;图3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俯视图;图4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仰视图;图5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分解透视图;图6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主要部分剖面的侧视图;图7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主要部分剖面的主视图;图8为将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座与旋转体装配在一起的透视图;图9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座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10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座的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11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座的实施例1的仰视图;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实施例1的绝缘基座与接触片之间关系的说明图;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座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14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座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15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座的实施例2的侧视图;图16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绝缘基座的实施例2的仰视图;图17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实施例2的绝缘基座与接触片之间的关系的说明图;图18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旋转体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19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旋转体的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20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旋转体的实施例1的内视图;图21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旋转体的实施例1的剖面侧视图;图22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实施例1的旋转体与编码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23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实施例1的旋转体与编码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24为沿图23中的24-24线的剖视图;图25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实施例1的旋转体与编码部件的制造方法的说明图;图26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编码部件的透视图;图27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旋转体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28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旋转体的实施例2的侧视图;图29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旋转体的实施例2的内视图;图30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旋转体的实施例2的剖面侧视图;图31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实施例2的旋转体与编码部件的安装方法的透视图;图32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实施例2的旋转体与编码部件处于装配好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3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实施例2的旋转体与编码部件处于装配好的状态的侧视图;图34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嵌合部件的主视图;图35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嵌合部件的俯视图;图36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嵌合部件的仰视图;图37为沿图35中的37-37线的剖视图;图38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安装板的实施例1的透视图;图39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安装板的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40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安装板的实施例1的侧视图;图41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安装板的实施例1的仰视图;图42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将实施例1的安装板安装于编码主体部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3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将实施例1的安装板安装于编码主体部上的状态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图44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将实施例1的安装板安装于编码主体部上的透视图;图45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安装板的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46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安装板的实施例2的侧视图;图47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安装板的实施例2的内视图;图48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将实施例2的安装板安装于编码主体部上的状态的透视图;图49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将实施例2的安装板安装于编码主体部上的状态的内视图;图50为表示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将实施例2的安装板安装于编码主体部上的状态的侧视图;图51为过去的旋转型编码器的透视图;图52为过去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分解透视图;图53为过去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接触片处于以弹性方式朝向旋转体压靠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4为过去的旋转型编码器的,弹性板处于以弹性方式朝向旋转体压靠的状态的剖视图;图55为过去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旋转体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图1至图50,对本发明的旋转型编码器的结构进行描述,如图1至图11所示,由绝缘材料的成形件形成的实施例1的绝缘基座1包括矩形状的主基座部2;侧壁部3,该侧壁部3以与主基座部2相垂直的方式设置;一对副基座部5,该对副基座部5通过厚度较小部4,与该主基座部2的两侧连接。
另外,主基座部2包括凹部2a,该凹部2a设置于该主基座部2的两侧的端面上;圆柱状的凸部2b,该圆柱状的凸部2b设置于正面的端面的中间部;一对钩搭部2c,该对钩搭部2c包括设置于底面的锥状部。
此外,侧壁部3相对主基座部2的顶面的角部,以直立方式设置,该侧壁部3包括圆形孔3b,该圆形孔3b包括设置于中心部的凸缘3a;一对放泄孔3c,该放泄孔3c按照从孔3b的两侧延伸至主基座部2的方式设置;沿与顶部相垂直方向延伸的一对顶壁部3d;槽部3e,该槽部3e设置于上述一对顶壁部3d之间;钩搭部3f,该钩搭部3f具有设置于一对顶壁部3d的顶面上的台阶部;突部3g。
还有,一对副基座部5包括凸部5a,该凸部5a按照其前端保持圆形的方式设置于端面;较小的凸条部5b(参照图11),该凸条部5b设置于凸部5a的底面。
再有,如图8所示,该绝缘基座1通过下述方式,呈矩形状,该方式为从图5所示的状态,将厚度较小部4弯曲,将副基座部5中的凸部5a压入主基座部2中的凹部2a。
此时,设置于副基座部5上的凸条部5b容易并且确实压入副基座部5中的凹部2a。
由金属板形成的实施例1的多个接触片6包括接触部6a,以及端子部6b,该多个接触片6分别按照埋设于副基座部5中的方式安装,接触部6a从绝缘基座1的顶面朝向上方突出,并且端子部6b从绝缘基座1的底面朝向下方突出,前端部的平直面按照在绝缘基座1的一端,即与侧壁部3基本相同的位置,保持平行的方式弯曲。
由金属形成的实施例1的共用接触片7包括一对接触部7a,以及端子部7b,该共用接触片7按照埋设于靠近侧壁部3一侧的主基座部2的位置的方式安装,接触部7a从绝缘基座1的顶面朝向上方突出,位于侧壁部3中的放泄孔3c处,端子部7b从绝缘基座1的底面朝向下方突出,前端部平直面按照在绝缘基座1的一端,即与侧壁部3基本相同的位置,保持平行的方式弯曲。
其结果是,以侧壁部3的面作为基准,处于可安装的卧倒型的安装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多个接触片6的一部分按照跨过主基座部2与副基座部5的方式埋设,在接触片5的一部分中,形成有将上述的主基座部2与副基座部5连接的厚度较小部4。
此外,该厚度较小部4也可将独立于接触片6的板状的金属部件埋设于绝缘基座1中,通过金属部件形成厚度较小部4,此外,将主基座部2与副基座部5连接的厚度较小部4还可借助由构成绝缘基座1的绝缘材料形成的厚度较小部4形成。
下面通过图13对该绝缘基座1,接触片6,以及共用接触片7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首先,在由环箍部件形成的金属板21上,开设有多个孔22,形成有顶架部21a与底架部21b。
还有,通过形成孔22,在金属板21的中间部的孔22中,设置环箍部21c,该环箍部21c用于形成共用接触片7的接触部7a,并且在环箍部21c的一部分上,共用接触片7的端子部7b处于通过连接部21d,与底架部21b连接的状态。
再有,在该环箍部21c与连接部21d的两侧,接触片6的接触部6a通过连接部21e,与顶架部21a连接,此外,接触片6的端子部6b通过连接部21f,与底架部21b连接,并且接触部6a与端子部6b通过连接片21g连接,该连接片21g形成厚度较小部4,还有,接触片6a的底部处于通过连接部21h,与底架部21b连接的状态,以便确实在成形时保持接触片6a。
另外,如果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金属板21由成形模具(图中未示出)夹持,向成形模具中浇注树脂,如图13中的2点划线所示,则形成绝缘基座1的主基座部2,侧壁部3,以及副基座部5,此后,如果在线23的位置切断,则将接触片6和共用接触片7,与金属板21切开,将共用接触片7的接触部7a与环箍部21c切开,形成单片状的一对接触部7a,其结果是,制造图9所示的绝缘基座1。
此外,图14至图17表示绝缘基座1,接触片6,以及共用接触片7的实施例2,在该实施例中,与前述的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接触片6,共用接触片7的端子部6b,7b的形状,其它的结构和制造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在这里省略对其的描述。
即,在实施例2中,端子部6b,7b相对绝缘基座1的底面侧突出,其前端部呈L状弯曲。
实施例1的圆筒状的旋转体8由绝缘材料的成形件形成,特别是如图18至图21所示,其包括设置于一端侧的轴部8a;保持部8b,该保持部8b与该轴部8a连接,该保持部8b的直径大于轴部8a;棘轮用的凹凸部8d,该凹凸部8d设置于与作为保持部8b的一侧的旋转轴方向保持垂直的端面8c;端面8e,该端面8e设置于轴部8a与保持部8b之间,与位于保持部8b的另一侧的旋转轴方向保持垂直;非圆形状的孔8f,该孔8f设置于中心部,该孔为六边形;嵌合部8g,该嵌合部8g设置于轴部8a的外周的端部。
特别是如图26所示,由金属板形成的实施例1的编码部件9包括板状部9a,该板状部9a为环状,其形成通用图案;多个舌片9b,该多个舌片9b相对该板状部9a的内周部弯曲,形成编码图案。
还有,该编码部件9以埋设于旋转体8中的方式安装,形成通用图案的环状的板状部9a位于端面8e,并且形成编码图案的舌片9b处于在保持部8b的外圆周面露出的状态。
下面根据图22至图26,对该旋转体8与编码部件9的制造方法进行描述,如图22所示,在环箍状的金属板25的中心部,设置有梳形状的孔26,形成舌片9b。
另外,舌片9b的前端呈倒角状,从而可以较大的尺寸设定其长度。
如图23和图24所示,在十字状的位置,设置有孔27,形成架部25a,并且在该架部25a上,形成通过连接部25b连接的板状部9a,并且将舌片9b相对板状部9a弯曲。
如图25所示,通过两个模具28,29,夹持板状部9a,在通过模具29的槽部29a保持舌片9b的状态,在两个模具28,29的中空部30浇注树脂,此时便形成旋转体8,此后,如图23所示,如在线31的位置实现切断,图26所示的编码部件9处于埋设于旋转体8中的状态,完成旋转体8与编码部件9的制造。
此外,在图25所示的步骤中,模具29的槽部29a的尺寸小于舌片9b的尺寸,此外,槽部29a的入口呈锥状,舌片9b在无间隙的情况下容纳于槽部29a的内部,在此状态注入树脂,在舌片9b的外表面,不形成树脂膜。
还有,该模具29在推压舌片9b的位置,形成上述棘轮用的凹凸部8d的凹部的一部分。
再有,图27至图33表示旋转体8与编码部件9的实施例2,在该实施例中,编码部件9以嵌入旋转体8的方式安装。
另外,在旋转体8中,除了上述实施例1的结构以外,在保持部8b的外圆周面,沿旋转轴方向设置有多个槽部8h,其它的结构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在这里省略对其的描述。
此外,如图31所示,编码部件9预先形成板状部9a,以及舌片9b,该板状部9a形成通用图案,呈环状,该舌片9b相对该板状部9a弯曲,形成编码图案。
还有,如图31所示,在编码部件9位于旋转体8的端面8e一侧的状态,舌片9b的前端的倒角部构成导向部,如果通过将该舌片9b压入槽部8h而实现嵌入,如图32和图33所示,则板状部9a位于端面8e上,并且在舌片9b于保持部8b的外圆周面露出的状态,编码部件9处于安装于旋转体8上的状态。
再有,具有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结构的旋转体8与编码部件9通过将旋转体8的轴部8a插入侧壁部3的孔3b,以可旋转的方式保持。
另外,在将旋转体8安装于绝缘基座1上时,从孔3b抽出嵌合部8g,阻止旋转体8的抽出,并且共用接触片7的一对接触部7a处于与端面8e相对的状态,处于与作为编码部件9的共用图案的板状部9a相接触的状态。
再有,在将旋转体安装于绝缘基座1上时,多个接触片6以分别夹持旋转体8的圆周面的方式,位于相对一侧的位置,与作为编码部件9的编码图案的舌片9b相接触,如图12和图17所示,在该接触片6以弹性方式朝向旋转体8压靠的状态,以弹性方式压靠在从绝缘基座1延伸的接触部6a越过旋转体8的旋转中心的位置。
此外,一对接触部6a保持相位差,与编码图案相接触。
还有,上述旋转体8是按照圆筒状进行描述的,但是其也可为圆柱状,或圆锥台状。
再有,由于编码部件9中的舌片9b相对板状部9a的内周部弯曲,故可将连接部25b设置于外周的任意的位置,即使在舌片9b间距变窄的情况下,仍可进行环箍部件的连续加工,但是,舌片9b还相对板状部9a的外周部弯曲。
再有,编码部件9的舌片9b是按照设置于圆筒状的旋转体8的外圆周面上的方式描述的,但是舌片9b也可设置于圆筒状的旋转体8的内圆周面上,从而接触片6的接触部6a可与其接触。
另外,编码部件9是按照采用金属板的方式描述的,但是其也可通过金属材料的旋床加工的木配件,导电粉,电镀等形成编码图案,通用图案。
特别是如图34至图37所示,由金属板形成的嵌合部件10包括矩形的板状基部10a;嵌合部10b,该嵌合部10b在该基部10a的中间部,呈C状切口弯曲,在前端部具有凸部;圆形孔10c,该孔设置于基部10a的底部;一对侧板10d,该对侧板10d相对基部10a的两侧部弯曲;切起部10e,其设置于该侧板10d上;T形顶边板10g,该顶边板10g相对基部10a的顶边弯曲,在前端部具有嵌合部10f;C形底边板10j,该底边板10j相对基部10a的底边弯曲,在中间部具有矩形的孔10h。
此外,该嵌合部件10按照嵌合部10b与设置有凹凸部8d的旋转体8的端面8c相对的方式,对应于绝缘基座1,将凸部2b插入孔10c中。
此后,使顶边板10g位于顶壁部3d上,实现压入,将嵌合部10f钩搭于钩搭部3f上,并且使顶边板10g位于槽部3e上,将顶边部10g安装于侧壁部3上。
还有,在安装该顶边板10g的同时,使底边板10j位于主基座部2的底面,实现压入,将钩搭部2c位于孔10h中,将底边板10j钩搭于钩搭部2c上,将底边板10j安装于主基座部2上。
按照上述方式,嵌合部件10处于安装于旋转体8的上下位置的状态,并且侧板10d处于设置于旋转体8的左右位置的状态。
再有,在安装嵌合部件10时,嵌合部10b的凸部处于与设置于旋转体8的端面8c上的凹凸部8d嵌合脱开的状态,与凹凸部8d嵌合,形成棘轮机构。
另外,嵌合部件8,接触片6和共用接触片7处于以绝缘基座1为基准面,沿旋转体8的方向延伸的状态。
此外,通过这样的结构,便形成编码主体部E1。
再有,如图38至图44所示,由可焊接的金属板形成的实施例1的安装板11包括平板部11c,该平板部11c包括开设于中间部的圆形的较大的孔11a,开设于底部的较小的孔11b;一对腕部11d,该对腕部11d相对该平板部11c的两侧部弯曲;矩形孔11e,该矩形孔11e设置于该腕部11d的中间部;安装部11f,该安装部11f相对腕部11d的端部弯曲。
另外,如图42至图44所示,这样的安装板11位于编码主体部E1的嵌合部件10一侧,首先,将实施例1的绝缘基座1的凸部2b插入较小的孔11b 。
此后,在嵌合部件10的侧板10d上压入腕部11d,切起部10e位于孔11e中,将腕部11d钩搭于切起部10e,由此,使安装板11止动于嵌合部件10上,将安装板11安装于嵌合部件10上。
此外,如图43所示,在安装安装板11时,平板部11c处于与嵌合部件10的板状的基部10a的外侧重合的状态,腕部11d位于相对旋转体8的左右的横向位置,安装于嵌合部件10的侧板10d上,此外,相对沿旋转体8的旋转轴方向延伸的腕部11d的端部弯曲的安装部11f的底面按照平行的方式位于绝缘基座1的一端,即与侧壁部3基本相同的位置。
还有,如图43所示,在安装有安装板11的编码主体部E1中,侧壁部3一侧设置于印刷电路主板P1上。
此时,将突部3g插入印刷电路主板P1中的孔13中,使编码主体E1实现定位,并且接触片6,共用接触片7的端子部6b,7b,以及安装板11中的安装部11f处于位于形成于印刷电路主板P1的顶面上的布线图案(图中未示出)上的状态。
再有,按照此方式构成的接触片6,共用接触片7,以及安装片11通过焊糊,以平面方式装设于布线图案上,安装于印刷电路主板P1上,由此,编码主体部E1在与旋转体8的旋转轴方向保持垂直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主板P1上,编码主体部E1处于卧倒的安装状态。
下面对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操作进行描述,首先,穿过安装板11中的孔11a与嵌合部件10,使操作部件(图中未示出)与旋转体8中的孔8f嵌合,或穿过印刷电路主板P1中的孔(图中未示出),使操作部件与旋转体8中的孔8f嵌合,之后如果旋转操作部件,旋转体8与编码部件9以轴部8a作为支承部,实现旋转。
另外,旋转体8中的凹凸部8d进行与嵌合部10b的嵌合脱开动作,进行棘轮动作,并且舌片9b与接触片6实现接触离开,同时在平时共用接触片7与板状部9a相接触,从而在接触片6与共用接触片7之间,产生2相的脉冲信号。
此外,图45至图50表示安装板的实施例2,该实施例2中的安装板12由可焊接的金属板形成,其包括平板部12c,该平板部12c具有开设于中间部的圆形的较大的孔12a与设置于底部的较小的孔12b;一对腕部12d,该对腕部12d从该平板部12c的两侧部,相对地弯曲;矩形孔12e,该矩形孔12e开设于腕部12d的中间部;安装部12f,该安装部12f相对腕部12d的侧端部弯曲;凸部12g,该凸部12g设置于平板部12c中的安装部12f一侧。
如图48至图50所示,这样的安装板12与前述的实施例相同,位于编码主体部E1的嵌合部件10一侧,首先,将实施例2的绝缘基座1的凸部2b插入较小的孔12b中。
此后,在嵌合部件10的侧板10d上压入腕部12d,切起部10e位于孔12e中,腕部12d钩搭于切起部10e上,由此,安装板12止动于嵌合部件10上,安装板12安装于嵌合部件10上。
还有,在安装安装板12时,如图48至图50所示,平板部12c处于与嵌合部件10的板状基部10a的外侧相重合的状态,并且腕部12d在相对旋转体8的左右的横向位置,安装于嵌合部件10的侧板10d上,另外,沿旋转体8的旋转轴方向延伸的腕部12d的侧端部弯曲的安装部12f的底面位于下述位置,该位置基本上与从绝缘基座1的底面延伸的接触片6与共用接触片7的L形的端子部6b,7b相同的位置。
之后,如图49和图50所示,在安装有安装板12的编码主体部E1中,使主基座部2与副基座部5的底面侧与印刷电路主板P1相对,将凸部12g插入印刷电路主板P1中的孔13内,编码主体部E1实现定位,并且接触片6,共用接触片7中的端子部6b,7b,以及安装板12中的安装部12f处于位于形成于印刷电路主板P1的顶面上的布线图案(图中未示出)上的状态。
接着,按照上述方式构成的接触片6,共用接触片7和安装板12通过焊糊,以平面方式安装于布线图案上,安装于印刷电路主板P1上,由此,编码主体部E1按照与旋转体8的旋转轴方向保持平行的方式安装于印刷电路主板P1上,编码主体部E1处于立型的安装状态。
下面对具有这样的结构的旋转型编码器的操作进行描述,首先,穿过安装板12中的孔12a与嵌合部件10,将操作部件(图中未示出)与旋转体8中的孔8f嵌合,或从其相对侧,使操作部件与旋转体8中的孔8f嵌合,之后如果旋转操作部件,则旋转体8与编码部件9以轴部8a作为支承部,实现旋转。
之后,旋转体8中的凹凸部8d进行与嵌合部10b嵌合脱开的动作,进行棘轮动作,并且舌片9b与接触片6实现接触离开,并且在平时共用接触片7与板状部9a相接触,从而在接触片6与共用接触片7之间,产生2相的脉冲信号。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采用通用形状的场合进行了描述,但是如果在一个接触片上设置有多个接触部,该接触部中的至少一个平时与编码图案接触,则也可不设置共用接触片。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型编码器,其包括旋转体,该旋转体由绝缘材料形成,其为可旋转的圆柱状,圆筒状与圆锥台状中的一种形状;编码图案,其设置于该旋转体的表面上;接触片,该接触片与该编码图案相接触,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与上述编码图案导通的共用图案,共用接触片与该共用图案相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旋转体的外圆周面上,设置有编码图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体呈圆筒状,在上述旋转体的内圆周面上,设置有上述共用图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多个接触片设置于与上述旋转体的圆周面相对的位置,上述共用接触片设置于与上述旋转体的端面相对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接触片与上述共用接触片安装于由绝缘材料形成的绝缘基座上,上述接触片与共用接触片按照以上述绝缘基座为基准面,沿上述旋转体切线方向延伸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该旋转体上的编码图案为金属片构成的编码部件,上述编码部件包括环状的板状部和多个舌片,该多个舌片相对该板状部弯曲而形成,上述板状部设置在上述旋转体的端面侧,形成上述共用图案,上述舌片在上述旋转体的圆周面一侧露出设置,形成上述编码图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相对上述环状板状部的外周部弯曲而形成。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相对上述环状板状部的内周部弯曲而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设置于上述旋转体的外圆周面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设置于上述旋转体的外圆周面侧。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体呈圆筒状,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设置于上述旋转体的内圆周面侧。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旋转体呈圆筒状,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设置于上述旋转体的内圆周面侧。
13.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编码部件埋设于上述旋转体中,上述编码部件安装于上述旋转体上。
14.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旋转型编码器,其特征在于上述编码部件的舌片嵌入形成于上述旋转体的圆周面侧的槽部,上述编码部件安装于上述旋转体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提供一种旋转型编码器,其包括旋转体,该旋转体由绝缘材料形成,其为可旋转的圆柱状,圆筒状与圆锥台状中的一种形状;编码图案,其设置于该旋转体的表面上;接触片,该接触片与该编码图案相接触,在上述旋转体的端面上,设置有与上述编码图案导通的共用图案,共用接触片与该共用图案相接触。
文档编号G01D5/252GK1540695SQ20031011370
公开日2004年10月2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7日 优先权日1999年12月10日
发明者高桥喜三郎, 佐佐木光义, 光义 申请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