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密性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856701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气密性检测工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密封或气密性的检测工装。
背景技术
气密性检测是灭火器、水箱、气体容器等压力容器焊接后的一个必要的步骤,也是 提高灭火器、水箱、气体容器等可靠性的一个重要保证。因此,如何快速高效的去检测这样 压力容器就至关重要。 现在常用的检测方法是先用螺纹连接将密封检测工装和灭火器密封,然后将压力
气体注入灭火器内,接着将灭火器放入水中,观察是否有水泡溢出。然而这种检测方面在螺
纹连接的安装和拆卸环节耗时太长,大大降低了生产效率。 本实用新型则提供一种新的检测工装用以改善或解决上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准确判断气密封状况的气密性检测 工装。 本实用新型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种气密性检测工装,其包括活塞筒、活塞杆、端盖、挡块,活塞筒两端开口 ,上端 用端盖螺纹连接,下端直接让活塞杆通过,而且下端的孔径比活塞杆的直径略大,活塞杆内 部有通孔,将高压气体注入灭火器瓶体内,高压气体再通过活塞筒和活塞杆之间的间隙流 入工作气腔,推动活塞杆运动,在活塞杆的底部铰接有挡块。 作为一种改进,气密性检测工装与灭火器瓶体连接处设置有"0"型密封圈。 作为一种改进,活塞杆和活塞筒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 作为一种改进,活塞杆和活塞筒底壁之间有间隙,该间隙与工作气腔相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快速高效地判断是否气密封。

图1是本实用新型气密性检测工装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气密性检测工装组接待测试容器的示意图,此时处于待测试状 态。 图3是本实用新型气密性检测工装组接待测试容器的示意图,此时处于充气状 态。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 请参图l,本实用新型气密性检测工装10,主要用于容器,如灭火器、水箱、气体容 器等的气密检测,其主要包括活塞筒11、活塞杆12、端盖13、挡块14,活塞筒11设有腔室110,活塞筒11两端均开口,上端开口用端盖13的螺纹密封,下端延伸出底壁111,底壁111 和活塞杆12之间有间隙,这样可以使得灭火器瓶体内的压力气体进入工作气腔。 活塞杆12在其中部设有活塞杆密封特征121,且活塞杆12内设有通孔作为气流通 道122。活塞杆12与活塞筒11组接后,活塞杆密封特征121在腔室110内,两端分别露出 端盖13与底壁111的通孔,活塞杆密封特征121与活塞筒11的内壁采用"0"型密封圈密 封,且活塞杆密封特征121与底壁111之间形成工作气腔113。另外,活塞杆12和活塞筒 11的底壁111之间有间隙,即,气流通道122与工作气腔113之间为气体相通的构造。活塞 杆12在其露出底壁111的一端连接挡块14,该挡块14与活塞杆12之间铰接,即,挡块14 可相对活塞杆12旋转。 请参图2,将一待测试容器20组接到活塞杆12的露出底壁111的一端,并将挡块 14放入容器20空腔内,活塞杆12的露出端盖13的另一端连接压力气体。挡块14的长度 必须大于容器20的瓶口的直径,因为挡块14可以旋转,因此可以较方便地进入到容器空腔 内。 请参图2,压力气体开始工作过程中,图中标示出了气体的流通路径(箭头指向), 气体从活塞杆12的气流通道122中传输至容器20空腔内,并且,部分气体会从活塞杆12 和活塞筒11的底壁111之间的间隙传输至工作气腔113内。鉴于活塞杆12与底壁111之 间具有间隙,因此,工作气腔113的上表面,即,活塞杆密封特征121与底壁111相对的一面 的面积Sl要大于底壁111的面积S2,根据压力公式F = PS,所以,S1表面受到的压力大于 S2表面受到的压力,这样就使得活塞杆1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挡块14向上移动,在挡块14 向上移动过程中,挡块14会因为压力的缘故旋转,而其最稳定的位置就是水平位置,由于 其长度大于容器开口的宽度,因此会隔挡在容器内,直到容器的开口端抵接在底壁111上。 随着气压的增大,密封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此时需要检测气密性的话,直接将容器放入到水中或其他液体中,查看是否有气 泡逸出。 为了增加容器开口端与底壁111之间的密封性,可在两者之间增加"O"型密封圈 30。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检测工装,可以使得待测试容器内部充满气体并保持一定
压力,气密性检测较准确,而且安装和拆卸的时间大大縮短,提高了工作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
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
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其包括活塞筒、活塞杆、端盖、挡块,活塞筒两端开口,其特征在于上端用端盖螺纹连接,下端直接让活塞杆通过,而且下端的孔径比活塞杆的直径略大,活塞杆内部有通孔,将高压气体注入灭火器瓶体内,高压气体再通过活塞筒和活塞杆之间的间隙流入工作气腔,推动活塞杆运动,在活塞杆的底部铰接有挡块。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气密性检测工装与灭火器瓶 体连接处设置有"0"型密封圈。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活塞杆和活塞筒之间设 有"0"型密封圈。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气密性检测工装,其特征在于活塞杆和活塞筒底壁之 间有间隙,该间隙与工作气腔相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检测装置,提供一种气密性检测工装,其包括活塞筒、活塞杆、端盖、挡块,活塞筒两端开口,上端用端盖螺纹连接,下端直接让活塞杆通过,而且下端的孔径比活塞杆的直径略大。活塞杆内部有通孔,将高压气体注入灭火器瓶体内,高压气体再通过活塞筒和活塞杆之间的间隙流入工作气腔,推动活塞杆运动,在活塞杆的底部铰接有挡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快速准确地检测是否气密封。
文档编号G01M3/10GK201540188SQ200920208790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1日
发明者朱春平 申请人:上海百友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