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909894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技术和热工参数测量领域,涉及一种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用于容器或储液池内液体液位的测量。
背景技术
目前,压水堆核电站的压力容器和火力发电厂的高温、高压锅炉或储液池这类高可靠性要求的场合使用的液位传感器,大多采用差压式液位计、浮子液位计、磁性液位计以及透明玻璃管(板)等液位计,这些液位计中有些属于间接测量,有些可靠性不高,有些使用寿命较短。而这些高可靠性要求的场合中液位测量的可靠性直接关系到生产设备的安全和人身安全,所以迫切需要一种高可靠性的能直接测量承压容器液位的设备。另外,已有的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计由于探测棒外表面容易形成液膜,易受液滴飞溅影响,其后果是, ①严重影响了其对周围介质变化的响应速度,造成测量结果落后于实际液位,即惯性大;② 液滴的飞溅严重干扰其对液位的准确测定,造成虚假液位信号。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性能可靠、惯性小和抗虚假液位信号能力强的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使其能直接、准确地测量出容器内的液位,因此能使用在核场等高可靠性要求的场合中。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包括加热丝、差分热电偶和绝缘材料与铠装套管, 差分热电偶的一个结点位于加热丝的中间位置,另一个结点距加热丝一定的距离,加热丝、 差分热电偶和绝缘材料铠装在铠装套管内,铠装套管加热端的表面设置沟槽。上述铠装套管加热端的表面设置的沟槽为三角形沟槽。上述铠装套管加热端外还设置防溅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铠装套管加热端的表面设置沟槽一是能有效地减薄液膜的厚度,二是能有效地增加了热端的散热面积,其结果是,强化了传热效果,有效地提高了加热端响应周围介质状态变化的速度,即减小了响应时间。铠装套管加热端外的防溅罩能有效地阻断由上而下沿套管表面流下的液体,减薄了液膜厚度,强化了传热效果,它还能防止液体的飞溅液滴溅到加热端处而影响传热效果, 有效地防止了虚假液位信号的干扰,所以,这种液位传感器能有效地保证液位的准确测量。上述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惯性小、反应迅速,抗干扰能力强,能在恶劣环境中能长期可靠地工作,可广泛用于核场等高可靠性要求的场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图1的A-A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图2所示,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包括铠装套管1、防溅罩2、加热丝3、差分热电偶4和绝缘材料6组成。上述加热丝3、差分热电偶4和绝缘材料6铠装在铠装套管1内,形成了端部带加热功能的热电偶。上述热电偶端的铠装套管1外表面带沟槽5,沟槽5为三角沟槽。上述铠装套管1外表面外再连接防溅罩2,防溅罩2固定在铠装套管1上。
权利要求1.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丝、差分热电偶和绝缘材料与铠装套管,差分热电偶的一个结点位于加热丝的中间位置,另一个结点距加热丝一定的距离,加热丝、差分热电偶和绝缘材料铠装在铠装套管内,铠装套管加热端的表面设置沟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铠装套管加热端的表面设置的沟槽为三角形沟槽。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铠装套管加热端外设置防溅罩。
专利摘要热端加热式热电偶液位传感器,包括加热丝、差分热电偶和绝缘材料与铠装套管,差分热电偶的一个结点位于加热丝的中间位置,另一个结点距加热丝一定的距离,加热丝、差分热电偶和绝缘材料铠装在铠装套管内,铠装套管加热端的表面设置沟槽,铠装套管加热端外设置防溅罩。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惯性小、反应迅速,抗干扰能力强,能在恶劣环境中能长期可靠地工作,可广泛用于核场等高可靠性要求的场合。
文档编号G01F23/22GK202033072SQ20112008333
公开日2011年11月9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26日
发明者孙炯 申请人:宁波奥崎自动化仪表设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