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6074645阅读:3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包括带内盖或瓶塞的采样瓶、玻璃弯管、浮游生物网和带流量控制器的输液管,内盖或瓶塞的中央处设有通孔,玻璃弯管的下端穿过通孔位于采样瓶中,通孔的直径大小与玻璃弯管下部的外径大小相配合,玻璃弯管的上端与输液管固定连通,玻璃弯管与输液管构成U形的虹吸通道,浮游生物网固定密封于玻璃弯管下端的端口处并位于采样瓶中。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拆卸,拆卸后体积小,便于携带,适用于浮游生物试验样本的快速浓缩处理,在野外同时可对多个试验样本进行批量处理,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体生态研究领域,涉及一种水体生态研究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浮游生物在水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池塘生态系统中,浮游植物作为生产者是第一环节(也称第I营养级),植食性浮游动物摄食浮游植物,是第二环节(也称第2营养级),浮游植物的产量(初级生产力)决定着植食性浮游动物的产量(次级生产力),而后者又决定着小型鱼类的产量(3级生产力)和大型鱼类的产量(终级生产力)。除此之外,浮游植物还是水体富营养化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由此可见,对浮游生物的定量分析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在定量分析中,样品的浓缩前处理是进行分类鉴定、计数的关键。
[0003]目前对浓缩前处理最常用的方法是,采集水样1L,经鲁哥试剂固定后,样品摇匀倒入固定在架子上的沉淀器中,充分沉淀后(24-48h),通过沉淀器底部的出水阀将底部沉淀放出,控制出水阀,流速、流量不能太大,该过程中不可摇动沉淀器,否则要重新沉淀。含沉淀物的水样放入10ml的定量样品瓶中,若体积大于30ml,则还需要静置24h,,若体积小于30ml,计数前定容到30ml。这种方法存在以下缺点:操作不方便,不易控制流量和流速;设备体积大,难以携带,不利于在野外对试验样本进行处理,处理试验样本的数量也非常有限。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拆卸,拆卸后体积小,便于携带,适用于浮游生物试验样本的快速浓缩处理,在野外同时可对多个试验样本进行批量处理,大幅度提高了的工作效率。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包括带内盖或瓶塞的采样瓶、玻璃弯管、浮游生物网和带流量控制器的输液管,内盖或瓶塞的中央处设有通孔,玻璃弯管的下端穿过通孔位于采样瓶中,通孔的直径大小与玻璃弯管下部的外径大小相配合,玻璃弯管的上端与输液管固定连通,玻璃弯管与输液管构成U形的虹吸通道,浮游生物网固定包裹于玻璃弯管下端的端口处并位于采样瓶中。
[0007]所述的玻璃弯管为一端细长呈L形的玻璃弯管,玻璃弯管细长的一端插入输液管的输液软管中。
[0008]所述的浮游生物网有2-3层网布,浮游生物网的规格为25#。
[0009]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采集水样倒入采样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固定液以固定浮游生物,48h之后再进行虹吸。开始虹吸时,首先是组装虹吸装置,将玻璃弯管穿插过瓶盖或者瓶塞,然后将浮游生物网包裹在玻璃弯管的下端口处并将浮游生物网置于采样瓶中,再盖上瓶盖或塞紧瓶塞,最后将玻璃弯管的上端与输液管的软管固定连通,使输液管的另一端低于采样瓶底部所在的平面。组装完毕后,玻璃弯管和输液管构成虹吸通道,可以捏输液管的软管以产生负压以产生虹吸或者在组装时采用其他的方式产生虹吸,虹吸开始后,直至玻璃弯管下端的位置高于采样瓶的液面停止虹吸。由此可见,该装置结构十分简单,组装和拆卸十分方便,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与优点在于:
[0011]I)该装置结构简单,各零部件均很常见而且价格低廉,因而成本非常低廉。
[0012]2)该装置组装和拆卸非常方便,各零部件轻便,便于携带,在野外同时可对多个试验样本进行批量处理,大幅度提高了的工作效率。
[0013]3)该装置在玻璃弯管的下端口处设置了浮游生物网,可以防止虹吸过程中浮游生物的流失,另外玻璃弯管可以上下移动来控制虹吸的量,且输液管的流量控制器可控制虹吸的速度,因此使用该装置可准确控制浓缩样品的量和控制浮游生物的流失,提高了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0014]4)该装置充分利用了虹吸原理,无需任何推动力,而且无需人力看管。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其中,1-采样瓶,2-瓶塞或内盖,3-玻璃弯管,4-输液管,5-流量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说明。
[0018]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带内盖或瓶塞的采样瓶1、玻璃弯管3、浮游生物网和带流量控制器5的输液管4。玻璃弯管3为呈L形的玻璃弯管,玻璃弯管3上端通过灼烧拉细,以便于输液管连通。采样瓶内盖或瓶塞2的中央处设有通孔,玻璃弯管3的下端穿过通孔位于采样瓶中。通孔的直径大小与玻璃弯管下部的外径大小相配合,通孔的直径略大于玻璃弯管下部的外径,既要使玻璃弯管能方便地上下移动,又要使玻璃弯管起到密封的作用。玻璃弯管3的上端插入输液管的输液软管中,玻璃弯管与输液管构成U形的虹吸通道。浮游生物网有2-3层网布,浮游生物网用透明胶固定于玻璃弯管下端的端口处,浮游生物网的网口均包裹住玻璃弯管下端口的外壁上,防止虹吸过程中浮游生物的流失,浮游生物网的规格为25#。
[0019]该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的工作方式如下:
[0020]第一种方式:采集水样倒入采样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固定液以固定浮游生物,固定浮游生物48小时后,将玻璃弯管穿插过内盖或者瓶塞,然后将浮游生物网固定在玻璃弯管的下端口处并将浮游生物网置于采样瓶中,再盖上内盖或塞紧瓶塞,移动玻璃弯管,使玻璃弯管达到合适的位置,最后将玻璃弯管的细端插入输液管的软管中,使输液管的另一端低于采样瓶底部所在的平面。玻璃弯管和输液管构成虹吸通道,首先捏输液管的软管以产生负压,虹吸开始,直至玻璃弯管下端的位置高于采样瓶的液面,在虹吸过程中,可以调节流速控制器来控制虹吸的流速。
[0021] 第二种方式:采集水样倒入采样瓶中,再加入一定量的固定液以固定浮游生物,固定浮游生物48小时后,将玻璃弯管穿插过内盖或者瓶塞,然后将浮游生物网固包裹定在玻璃弯管的下端口处,将玻璃弯管的细端插入输液管的软管中,再从玻璃弯管固定包裹有浮游生物网的一端口灌水,当输液管加满水后,将流量控制器关掉,最后盖上内盖或塞紧瓶塞,移动玻璃弯管,使玻璃弯管达到合适的位置,打开流量控制器,虹吸开始,直至玻璃弯管下端的位置高于采样瓶的液面,在虹吸过程中,可以调节流速控制器来控制虹吸的流速。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带内盖或瓶塞的采样瓶(I)、玻璃弯管(3 )、浮游生物网和带流量控制器(5 )的输液管(4 ),内盖或瓶塞(2 )的中央处设有通孔,玻璃弯管(3)的下端穿过通孔位于采样瓶(I)中,通孔的直径大小与玻璃弯管(3)下部的外径大小相配合,玻璃弯管(3)的上端与输液管(4)固定连通,玻璃弯管与输液管构成U形的虹吸通道,与浮游生物网固定包裹于玻璃弯管(3)下端的端口处并位于采样瓶(I)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玻璃弯管(3)为一端细长呈L形的玻璃弯管,玻璃弯管(3)细长的一端插入输液管的输液软管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浮游生物定量样品浓缩的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游生物网有2-3层网布,浮游生物网的规格为25#。
【文档编号】G01N1/40GK204128885SQ201420638993
【公开日】2015年1月2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30日
【发明者】李学梅, 冯伟松, 余育和, 杨德国 申请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