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220991阅读:289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器人设计技术和激光扫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激光扫描测距装置。

背景技术: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还可基于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一般来说,机器人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者危险行业的工作。移动机器人是集环境感知、动态决策与规划、行为控制与执行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系统,可代替人到危险、恶劣或极端环境中执行任务,完成侦察、巡逻、警戒、反恐、排爆、科学考察及采样等,从而在诸如求援、科考、军事等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价值。在现有的移动机器人应用中,出于行走安全方面的考虑,往往需要检测移动机器人在行进路线前方的障碍物位置,提前预判并控制机器人采取必要的避让或绕行措施,例如,在机器人本体上方安装对应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然而,现有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在传送信号和传递电能时多半采用滑环,通过皮带或齿轮啮合的方式实现传动,存在诸如设备体积大、寿命短、噪音大的缺点,极大地限制了装置的应用场合。例如,对于专门的清扫型移动机器人来说,体积越小越好,若其高度较大则整机无法移动到诸如床底、沙发下方等角落进行清扫操作。又如,对于飞行的无人机来说,体积越小重量越轻,所需的动力越少,若其体积增加则对应的重量加大,消耗的动力相应增加导致续航能力大幅下降。此外,在现有的一些激光扫描测距仪中,整体结构采用可转动的上部和不可转动的下部构成,上部与下部通过轴承相连,利用上部旋转来改变扫描测距仪的激光收发方向,然而当前结构的体积仍有进一步改进的空间,以便适应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合。有鉴于此,如何设计一种激光扫描测距装置,使其体积更加小巧,应用场合更加广泛,提升其续航能力,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中的上述缺陷和不足,是业内相关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一项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小巧、外形结构紧凑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依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激光扫描测距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接收电路板、旋转平台、转子、定子、中空发射线圈、中空接收线圈、驱动发射电路板、固定平台、轴承。其中,旋转平台与固定平台通过轴承相连,转子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定子安装在固定平台上,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各自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旋转平台的旋转轴相垂直,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安装在旋转平台并且与旋转平台一同旋转,驱动发射电路板安装在固定平台上,接收电路板安装在旋转平台上,中空发射线圈安装在固定平台上且与驱动发射电路板之间设有隔磁片,中空接收线圈安装在旋转平台上且与接收电路板之间设有隔磁片。中空发射线圈和中空接收线圈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是平铺的,从而缩减所述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的竖向高度。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定子和转子在平行于所述旋转轴的方向上呈上下分布。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在垂直于旋转平台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定子设置于转子的外侧。在其中的一实施例,在垂直于旋转平台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定子设置于转子的内侧。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激光扫描测距装置还包括编码器和方齿,其中,方齿设置于固定平台,编码器安装在接收电路板上,藉由方齿和编码器记录旋转平台的转动位置和圈数。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激光接收器还包括透镜和感光元件,当激光发射器射出的光线到达障碍物后,在所述障碍物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光线经由透镜会聚并被感光元件吸收。在其中的一实施例,驱动发射电路板和接收电路板以光电转换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在其中的一实施例,驱动发射电路板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感应二极管,接收电路板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感应二极管,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二感应二极管形成第一无线传输路径,以及所述第一感应二极管和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形成第二无线传输路径,且所述第一无线传输路径和所述第二无线传输路径以同步方式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一波长光谱,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二波长光谱,所述第一感应二极管感应所述第二波长光谱的光,所述第二感应二极管感应所述第一波长光谱的光,其中所述第一波长光谱不同于所述第二波长光谱。在其中的一实施例,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感应二极管位于驱动发射电路板的上表面,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感应二极管位于接收电路板的下表面。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旋转平台的转速取决于外部输入的PWM信号的占空比数值。在其中的一实施例,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的夹角小于或等于5°。采用本发明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接收电路板、旋转平台、转子、定子、中空发射线圈、中空接收线圈、驱动发射电路板、固定平台、轴承。旋转平台与固定平台通过轴承相连,转子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定子安装在固定平台上,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各自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旋转平台的旋转轴相垂直,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安装在旋转平台并且与旋转平台一同旋转,驱动发射电路板安装在固定平台上,接收电路板安装在旋转平台上,中空发射线圈安装在固定平台上且与驱动发射电路板之间设有隔磁片,中空接收线圈安装在旋转平台上且与接收电路板之间设有隔磁片。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空发射线圈和中空接收线圈在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上是平铺的,从而缩减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的竖向高度,进而减小激光扫描测距装置整体结构所占用的体积。此外,本发明的用来实现信号无线传输的光谱二极管分别设置在驱动发射电路板的上表面和接收电路板的下表面,当装置的整体竖向高度减小时,光谱二极管之间的通讯距离更短,从而可提升无线信号的传送速度。再者,本发明的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之间采用很小的角度和较小的距离,不仅结构小巧、外形结构紧凑,克服了现有的皮带或齿轮传动所引起的噪音大、不环保、使用寿命短等诸多缺陷。附图说明读者在参照附图阅读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后,将会更清楚地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其中,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中的中空发射线圈与中空接收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图1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中,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之间发射和接收光线的光路示意图;以及图4A至图4C分别示出采用全双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和单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附图以及本发明的下述各种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标记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组件。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此外,附图仅仅用于示意性地加以说明,并未依照其原尺寸进行绘制。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各个方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图1示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图1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中的中空发射线圈与中空接收线圈的结构示意图。如背景技术部分所述,在现有的一些激光扫描测距仪中,整体结构采用可转动的上部和不可转动的下部构成,上部与下部通过轴承相连,利用上部旋转来改变扫描测距仪的激光收发方向。在传送信号和传递电能时多半采用滑环,通过皮带实现传动,这将导致设备体积大、寿命短、噪音大的缺点,限制了应用场合。一般来说,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的体积越小,重量越轻且所需的动力越少;反之,若体积增加则对应的重量加大,消耗的动力增加将导致续航能力大幅下降。参照图1,在该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至少包括激光发射接收模块1、接收电路板4、旋转平台5、转子6、定子7、中空发射线圈8、中空接收线圈9、驱动发射电路板10、固定平台11和轴承13。具体地,激光发射接收模块1包括激光发射器2和激光接收器3。激光发射器2与激光接收器3各自轴线所在的平面(诸如水平方向的平面)与旋转平台5的旋转轴(诸如竖直方向)相垂直。激光发射器2和激光接收器3安装在旋转平台5并且与旋转平台5一同旋转。较佳地,旋转平台5的转速取决于外部输入的PWM信号的占空比数值。其中,旋转平台5与固定平台11通过轴承13相连,转子6安装在旋转平台5上,定子7安装在固定平台11上。驱动发射电路板10安装在固定平台11上,接收电路板4安装在旋转平台5上,中空发射线圈8安装在固定平台11上且与驱动发射电路板10之间设有隔磁片,中空接收线圈9安装在旋转平台5上且与接收电路板4之间设有隔磁片。其中,中空发射线圈8和中空接收线圈9在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上是平铺的,从而缩减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的竖向高度。在一具体实施例,定子7和转子6在平行于旋转平台5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呈上下分布,从而进一步减小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的横向宽度。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定子与转子的位置关系并不只局限于此。例如,在其它实施例中,于垂直旋转平台5的旋转轴的方向上,定子7设置于转子6的外侧;或者定子7设置于转子6的内侧。在一具体实施例,激光扫描测距装置还包括编码器12和方齿14。其中,方齿14设置于固定平台11,编码器12安装在接收电路板4上,藉由方齿14和编码器12记录旋转平台5的转动位置和圈数。图3示出图1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中,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之间发射和接收光线的光路示意图。参照图3,激光发射器2与激光接收器之间的距离为d,激光发射器2与激光接收器3之间的夹角为β。在该实施例中,激光接收器3还包括透镜16和感光元件17。当激光发射器2射出的光线到达障碍物后,在障碍物表面发生反射,反射回来的光线经由透镜16会聚并被感光元件17吸收。较佳地,激光发射器2与激光接收器3之间的夹角β小于或等于5°。例如,该夹角设置为4°。在距离保持不变时,激光发射器2与激光接收器3之间的角度较大,激光发射器2射出的光线到达较近距离的障碍物;激光发射器2与激光接收器3之间的角度较小,激光发射器2射出的光线到达较远距离的障碍物。图4A至图4C分别示出采用全双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和单工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原理示意图。如我们所熟知的,数据传输大致包括全双工方式、半双工方式和单工方式。以数据传输双方A、B为例,其中,全双工方式是指,在A对B发射数据的同时,可由B对A同步发射数据并且被A成功接收(如图4A所示)。半双工则是A对B发射数据的时候,B只能接收数据而且不能发射数据(如图4B所示)。全双工传输比半双工快,因为不用等待。单工方式则是由A向B单方发送数据,或者由B向A单方发送数据(如图4C所示)。在本发明的信号传输过程中,发射电路板10和接收电路板4以光电转换的方式进行信息传输。较佳地,发射电路板10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感应二极管(如图1中的标记15所示),接收电路板4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感应二极管。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感应二极管形成第一无线传输路径,第一感应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形成第二无线传输路径,且第一无线传输路径和第二无线传输路径以同步方式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在一具体实施例,第一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一波长光谱,第二发光二极管具有一第二波长光谱,第一感应二极管感应第二波长光谱的光,第二感应二极管感应第一波长光谱的光,其中第一波长光谱不同于第二波长光谱。如此一来,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一感应二极管位于驱动发射电路板10的上表面,第二发光二极管和第二感应二极管位于接收电路板4的下表面。随着装置的整体竖向高度的减小,光谱二极管之间的通讯距离更短,从而可提升无线信号的传送速度。采用本发明的激光扫描测距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器、激光接收器、接收电路板、旋转平台、转子、定子、中空发射线圈、中空接收线圈、驱动发射电路板、固定平台、轴承。旋转平台与固定平台通过轴承相连,转子安装在旋转平台上,定子安装在固定平台上,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各自轴线所在的平面与旋转平台的旋转轴相垂直,激光发射器和激光接收器安装在旋转平台并且与旋转平台一同旋转,驱动发射电路板安装在固定平台上,接收电路板安装在旋转平台上,中空发射线圈安装在固定平台上且与驱动发射电路板之间设有隔磁片,中空接收线圈安装在旋转平台上且与接收电路板之间设有隔磁片。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中空发射线圈和中空接收线圈在垂直于旋转轴的方向上是平铺的,从而缩减激光扫描测距装置的竖向高度,进而减小激光扫描测距装置整体结构所占用的体积。此外,本发明的用来实现信号无线传输的光谱二极管分别设置在驱动发射电路板的上表面和接收电路板的下表面,当装置的整体竖向高度减小时,光谱二极管之间的通讯距离更短,从而可提升无线信号的传送速度。再者,本发明的激光发射器与激光接收器之间采用很小的角度和较小的距离,不仅结构小巧、外形结构紧凑,克服了现有的皮带或齿轮传动所引起的噪音大、不环保、使用寿命短等诸多缺陷。上文中,参照附图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各种变更和替换。这些变更和替换都落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