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531780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分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具有天然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物质,具有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与的作用,在实际的农业生产中已被广泛应用。然而,在为农业生产带来巨大经济收益的同时,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滥用与使用不当的事件却频繁发生,在食物中的过量残留会严重威胁到人类健康,已俨然成为影响我国居民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目前,我国围绕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多组分残留检测方法只能逐一检测,操作步骤繁琐且消耗时间较长,不适用于大批量检测。因此,建立简便、快速、高效的多组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同时检测分析方法显得十分必要,目前也有关于多组分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同时检测的分析方法,但是检测的准确度还是很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检测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同时检测多种生长调节剂,且准确度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

将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待测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

所述检测的流动相为乙腈和水;

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优选的,所述流动相的洗脱为等度洗脱。

优选的,所述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为(28~32):(68~72)。

优选的,所述检测的波长为206~228nm。

优选的,所述检测中,流动相的流速为0.8~1.2ml/min。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用色谱柱为c18色谱柱。

优选的,所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的制备方法为:

1-1)将待测的蔬菜样品与乙腈混合,调节ph,得到混合液;

1-2)将得到的混合液超声、离心,得到上层清液;

1-3)将得到的上层清液与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和十八烷基硅烷混合净化,得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

优选的,所述步骤1-1)中,得到的混合液的ph值为3.4~3.8。

优选的,所述蔬菜样品与所述乙腈的用量比为1g:(0.8~1.5)ml。

优选的,所述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和十八烷基硅烷的总质量与蔬菜样品的质量比为(0.10~0.1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方法,通过将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待测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其中,通过选择所述检测的流动相为乙腈和水;进而使得本发明得到的方法能够同时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而且不仅测试结果准确度高,且检测限低;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其回收率均在90~106%之间,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得到的206nm波长下样品加标对应的色谱峰图;

图2为本发明得到的228nm波长下加标样品对应的色谱峰图;

图3为本发明得到的254nm波长下加标样品对应的色谱峰图;

图4为本发明得到的267nm波长下加标样品对应的色谱峰图;

图5为本发明得到的浓度为10μg/ml时对应的色谱峰图;

图6为本发明得到的浓度为10μg/ml时对应的报告图;

图7为本发明得到的6-苄基腺嘌呤标准曲线报告图;

图8为本发明得到的赤霉素标准曲线报告图;

图9为本发明得到的4-氯苯氧乙酸钠标准曲线报告图;

图10为本发明得到的不同浓度的待测液中赤霉素峰面积与待测液浓度的关系图;

图11为本发明得到的不同浓度的待测液中4-氯苯氧乙酸钠峰面积与待测液浓度的关系图;

图12为本发明得到的不同浓度的待测液中6-苄基腺嘌呤峰面积与待测液浓度的关系图;

图13为本发明得到的6-苄基腺嘌呤加标样品报告图;

图14为本发明得到的赤霉素加标样品报告图;

图15为本发明得到的4-氯苯氧乙酸钠加标样品报告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方法,包括:

将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待测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

所述检测的流动相为乙腈和水;

所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为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素中的两种或三种。

按照本发明,本发明将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待测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其中,所述检测的流动相为乙腈和水,所述流动相的洗脱优选为等度洗脱,所述乙腈与水的体积比优选为(28~32):(68~72),更优选为30:70;所述检测的波长优选为206~267nm,更优选的为206nm(赤霉素5.711min)、228nm(4-氯苯氧乙酸钠8.966min)和267nm(6-苄基腺嘌呤11.185min);所述流动相的流速为0.8~1.2ml/min,更优选为1~1.1ml/min;所述检测用色谱柱优选为十八烷基硅烷色谱柱,所述色谱柱的尺寸优选为250mm*4.6mm*5um;所述检测的进样量优选为8~12μl,更优选为10μl。

本发明中,所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的的制备方法优选为:

1-1)将待测的蔬菜样品与乙腈混合,调节ph,得到混合液;

1-2)将得到的混合液超声、离心,得到上层清液;

1-3)将得到的上层清液与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和十八烷基硅烷混合净化,得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

本发明中,本发明将待测的蔬菜样品与乙腈混合,调节ph,得到混合液;其中,所述蔬菜样品用的蔬菜为可能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蔬菜,优选为豆芽;所述蔬菜样品与所述乙腈的用量比为1g:(0.8~1.5)ml,更优选为1g:(1~1.2)ml;所述调节ph用ph调节剂优选为乙酸;所述得到的混合液的ph值优选为3.4~3.8,更优选为3.5~3.6。

本发明中,本发明还将得到的混合液超声、离心,得到上层清液,所述超声的时间优选为5min~10min;所述离心的的速度优选为3500r/min~4500r/min;更优选为4000r/min;所述离心的时间为5~10min。

本发明中,本发明还将得到的上层清液与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和c18混合净化,得到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其中,所述无水硫酸镁、n-丙基乙二胺和c18的总质量与蔬菜样品的质量比优选为(0.10~0.15):1,更优选为(0.12~0.13):1;具体的,所述无水硫酸镁与蔬菜样品的质量比优选为(0.06~0.10):1,更优选为(0.07~0.09):1;所述n-丙基乙二胺与蔬菜样品的质量比优选为(0.010~0.020):1,更优选为(0.015~0.018):1;所述十八烷基硅烷与蔬菜样品的质量比优选为(0.010~0.020):1,更优选为(0.015~0.018):1。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方法,通过将含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待测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得到待测样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含量;其中,通过选择所述检测的流动相为乙腈和水;进而使得本发明得到的方法能够同时测定植物生长调节剂中的4-氯苯氧乙酸钠、6-苄基腺嘌呤和赤霉素中的两种或三种,而且不仅测试结果准确度高,且检测限低。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1材料

1.1仪器和试剂

agilentlc-1260配dad检测器;乙腈(色谱纯),水为超纯水,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1.2、对照品

对照品4-氯苯氧乙酸钠(cas:122-88-3德国dr.ehrenstorfer标准品99.7%)、6-苄基腺嘌呤(cas:1214-39-7德国dr.ehrenstorfer标准品99%)和赤霉素(cas:77-06-5德国dr.ehrenstorfer标准品98%)。

1.3样品

豆芽(购自本地菜市场)

2、方法与结果

2.1检测条件

检测波长的选择

色谱柱为c18十八烷基硅烷(250mm*4.6mm*5um);流动相:体积比为30:70的乙腈和水混合液,进样量:10ul;分别测定波长为206nm、228nm、254nm、267nm下加标样品对应的色谱图,结果将图1~4;图1为本发明得到的206nm波长下样品加标对应的色谱峰图;图2为本发明得到的228nm波长下加标样品对应的色谱峰图;图3为本发明得到的254nm波长下加标样品对应的色谱峰图;图4为本发明得到的267nm波长下加标样品对应的色谱峰图;

具体检测条件为:

色谱柱为c18十八烷基硅烷(250mm*4.6mm*5um);流动相:体积比为30:70的乙腈和水混合液,进样量:10ul;检测波长:206nm(赤霉素5.711min)、228nm(4-氯苯氧乙酸钠8.966min)和267nm(6-苄基腺嘌呤11.185min);流速:1.0ml/min。

2.2溶液的配制

2.2.1供试品溶液的配制

称取捣碎混匀的豆芽样品10g(精确至0.1g)置于50ml离心管中,加入10ml乙腈(乙酸调ph至3.6)超声提取5min,加入无水nacl至过饱和,4000r/min离心5min,取上层清液5ml,加入到另一净化管(无水硫酸镁900mg,psa150mg,十八烷基硅烷150mg)中。涡旋净化提取5min,取1ml上清液过滤,供液相色谱测定,即作为供试品溶液。

2.2.2对照品溶液的配制

分别精密称量各对照品10mg定容到10ml,配制成1000μg/ml母液,从各对照品母液中准确移取1ml定容到10ml配制成终浓度为100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

2.3检测结果分析

2.3.1线性关系与工作范围考察

以2.2.1配制的供试品溶液为基质,准确移取2.2.2配制的浓度为100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10μl、20μl、50μl、80μl、100μl定容到1ml,配制成表1给出的浓度为1.0μg/ml、2.0μg/ml、5.0μg/ml、8.0μg/ml、10.0μg/ml待测液,按照2.1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结果将图5~图9,图5为本发明得到的浓度为10μg/ml时对应的色谱峰图;图6为本发明得到的浓度为10μg/ml时对应的报告图;图7为本发明得到的6-苄基腺嘌呤标准曲线报告图;图8为本发明得到的赤霉素标准曲线报告图;图9为本发明得到的4-氯苯氧乙酸钠标准曲线报告图;具体检测结果见表1;线性关系图结果见图10~图12,图10为本发明得到的不同浓度的待测液中赤霉素峰面积与待测液浓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斜率为19.6721,截距为-1.3483,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74;图11为本发明得到的不同浓度的待测液中4-氯苯氧乙酸钠峰面积与待测液浓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斜率为45.3994,截距为0.19715,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9912;图12为本发明得到的不同浓度的待测液中6-苄基腺嘌呤峰面积与待测液浓度的关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斜率为88.7179,截距为-12.37313,线性拟合相关系数为0.99851;

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拟合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高于0.99,曲线符合要求。

2.3.2检出限与定量限考察

以2.2.2配制的标准溶液为基质,准确移取2.2.2配制的浓度为100μg/ml的混合对照品溶液10μl定容到1ml,配制成表2给出的浓度为1.0μg/ml待测液,按照2.1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选择最低浓度点重复测定至少6次,收集每次的信噪比,结果见表2;

表2

2.3.3准确性与回收率实验

选择3个浓度点加标测试,每个浓度点至少做3次平行测定,测试条件以2.1为准;得到的谱图如图13~图15所示,图13为本发明得到的6-苄基腺嘌呤加标样品报告图;图14为本发明得到的赤霉素加标样品报告图;图15为本发明得到的4-氯苯氧乙酸钠加标样品报告图。对于食品中的禁用物质,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两倍方法测定低限和十倍方法测定低限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已制定最高残留限量(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mrl、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对于未制定mrl的,回收率应在方法测定低限、常见限量指标选一合适点进行三水平试验;重复测定次数为6。测试结果见表3;

表3

备注:回收率=(测量值-本底值)/加标量×100%。

2.3.4精密度考察

2.3.4.1仪器重复性

按照2.1的测试方法重复测试标准溶液7次,结果见表4,

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相对标准偏差均较小于10%。

2.3.4.2方法重复性

选择3个浓度点做加标实验,按样品前处理方法处理,每个浓度点至少做3次平行测定,测试方法按2.1的测试方法,分别计算每个浓度点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结果见表3。

2.4验证参数汇总

通过对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进行考察,结果见表5;

表5

从表5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准确度高,检出限低。

2.5样品测定

将按照2.2.1制备的豆芽供试品溶液按照2.1的方法进行测试,结果见表6;

表6

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