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265045阅读:478来源:国知局
一种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的方案设计和应用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导管在加工、周转、运输时难免会出现划碰伤现象,此类划碰伤深度较浅,通常深度不大于0.5mm,导管图纸要求表面允许有不大于0.1mm的划碰伤,游标卡尺量爪如图一所示通常检测不到,尖头千分尺如图二所示接触不着伤痕的底部,无法准确测量。划碰伤的深度检测一直是生产中的瓶颈问题。以往检验员凭经验目视判定其深度,存在一定的人为误差,划痕部位应力集中,在发动机的振动作用下,易产生裂纹而失效,可靠性低。人们迫切希望获得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技术效果优良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虽然人的眼睛能看见物体的亮度、形状、大小和颜色,对于导管表面划碰伤的深度,眼睛只能有一定的感知,给不出具体的大小,只能凭借经验对比判定是否满足需要。为了消除人为因素影响,我们创造性的提出了使用百分表,且表头在导管表面浮动得技术方案,能方便地从百分表上读取深度值;检测方案操作更为方便,读数快捷,检测效率高,有效地提高了产品可靠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配套使用专用工装和百分表进行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所述专用工装构成如下:支架1、螺钉2、导管3、圆柱销4、表头5、衬套6、百分表7、夹持架8、检验台9;其中:支架1是整个专用工装的基础,其为轴对称结构;圆柱销4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支架1下部且圆柱销4的半球端靠近待检测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布置;百分表7下部穿过支架1中部与圆柱销4轴线平行的通孔,百分表7下部设置有锥状的表头5且其锥状的小头端在两个圆柱销4的半球端之间布置以便于靠近待检测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以利于检测;

所述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要求如下:先按照签署要求组装好专用工装,然后调整好表头5上锥状的小头端伸出的位置以便保证后续检测的效果;检测时将两个圆柱销4的半球端靠近待检测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移动,表头5上锥状的小头端如遇划碰伤缺陷既能准确检测出来并进行量化记录。

所述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架1中部还设置有和与圆柱销4轴线平行的通孔交叉且垂直的固定用螺钉孔,螺钉孔上设置有紧定用的螺钉2以利于调整表头5上锥状的小头端伸出的位置或称长度以便保证后续检测的效果。

所述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百分表7下部连接表头5处的杆状连接段通过衬套6与支架1中部与圆柱销4轴线平行的通孔内壁相接触。

所述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所使用的专用工装中还包含有夹持架8、检验台9,待检测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通过布置在检验台9上的至少两个夹持架8固定以便于进行检测。

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是用于导管弯曲成型后导管3表面划碰伤检测的一种方法,已经在发动机的导管3、燃气轮机发动机的导管3外表面检测中得到应用验证。该项技术是针对发动机导管外表面不大于0.1mm划碰伤的可量化检测方法,取代了原目视检查的经验检测方法。它通过支架1上固定的两个圆柱销4,以点接触的方式在成型后的三维空间导管3表面上滑动,针状的表头5穿过支架1与百分表7连接,表头5在导管3表面浮动,带动百分表7指针完成测量,从表盘上可以直接读取深度值。本发明可以满足Ф4~Ф53不同管径的导管3外表面不大于0.1mm划碰伤的检测需要。该装置检测方便,读数快捷,检测效率高,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法的应用,为发动机导管的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途径和思路。采用本发明所述检测方法可测量出符合设计图纸和使用要求的导管,提高了导管使用的可靠性。检测装置制造成本低,调节使用方便。该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技术、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圆柱销设计成光滑球头与导管表面接触,防止划伤导管表面,点接触导管表面,测量准确。表头保持尖头,可以有效地与划痕底部接触。

本发明所述技术方法所使用的专用工装(即检测装置)无材质限制,可拓展应用到其他产品表面轻微缺陷检测上,诸如发动机导管修理、各种材质管道的安全性检测、发动机叶片叶身检测等等。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装置结构示意简图;

图2为图1核心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支架结构示意简图主视图;

图4为与图3对应的支架结构示意简图主俯视图;

图5为圆柱销结构示意简图;

图6为表头5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支架1、螺钉2、导管3、圆柱销4、表头5、衬套6、百分表7、夹持架8、检验台9。

实施例1

一种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其配套使用专用工装和百分表进行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所述专用工装构成如下:支架1、螺钉2、导管3、圆柱销4、表头5、衬套6、百分表7、夹持架8、检验台9;其中:支架1是整个专用工装的基础,其为轴对称结构;圆柱销4有两个,分别安装在支架1下部且圆柱销4的半球端靠近待检测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布置;百分表7下部穿过支架1中部与圆柱销4轴线平行的通孔,百分表7下部设置有锥状的表头5且其锥状的小头端在两个圆柱销4的半球端之间布置以便于靠近待检测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以利于检测;

所述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要求如下:先按照签署要求组装好专用工装,然后调整好表头5上锥状的小头端伸出的位置以便保证后续检测的效果;检测时将两个圆柱销4的半球端靠近待检测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移动,表头5上锥状的小头端如遇划碰伤缺陷既能准确检测出来并进行量化记录。

支架1中部还设置有和与圆柱销4轴线平行的通孔交叉且垂直的固定用螺钉孔,螺钉孔上设置有紧定用的螺钉2以利于调整表头5上锥状的小头端伸出的位置或称长度以便保证后续检测的效果。

百分表7下部连接表头5处的杆状连接段通过衬套6与支架1中部与圆柱销4轴线平行的通孔内壁相接触。

所述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所使用的专用工装中还包含有夹持架8、检验台9,待检测的航空用发动机导管通过布置在检验台9上的至少两个夹持架8固定以便于进行检测。

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是用于导管弯曲成型后导管3表面划碰伤检测的一种方法,已经在发动机的导管3、燃气轮机发动机的导管3外表面检测中得到应用验证。该项技术是针对发动机导管外表面不大于0.1mm划碰伤的可量化检测方法,取代了原目视检查的经验检测方法。它通过支架1上固定的两个圆柱销4,以点接触的方式在成型后的三维空间导管3表面上滑动,针状的表头5穿过支架1与百分表7连接,表头5在导管3表面浮动,带动百分表7指针完成测量,从表盘上可以直接读取深度值。本发明可以满足Ф4~Ф53不同管径的导管3外表面不大于0.1mm划碰伤的检测需要。该装置检测方便,读数快捷,检测效率高,具有良好的技术效果。

本实施例所述技术方法的应用,为发动机导管的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途径和思路。采用本实施例所述检测方法可测量出符合设计图纸和使用要求的导管,提高了导管使用的可靠性。检测装置制造成本低,调节使用方便。该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技术、质量效果和经济效益。该检测装置无材质限制,可应用到其他产品表面轻微缺陷检测上,诸如发动机导管修理、各种材质管道的安全性检测、发动机叶片叶身检测等等。

实施例2

图1、图2所示是航空用发动机导管外表面划碰伤检测方法的具体实施例示意图,该装置由支架1、螺钉2、圆柱销4(2个)、表头5、衬套6、百分表7组成。将导管3固定在平台9上的夹持架8中,手持该装置通过支架1上固定的两个圆柱销4,圆柱销4光滑的销头以点接触的方式在成型后的三维空间导管3表面上滑动,针状的表头5穿过支架1与百分表7连接,表头5的针尖与导管3上划碰伤谷底接触,表头5随着导管3表面的起伏,表头5在导管3表面浮动,带动百分表7在表盘上左右摆动,找到最低点后,用螺钉2锁紧表头5在表架上,读出百分表7的指针读值,完成测量,此时,得到了一个划碰伤真实有效的测量数值。取代了原目视检查的经验检测方法。该装置检测方便,读数快捷,检测效率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