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BMS老化测试监控系统及其应用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58448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系统测试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BMS老化测试监控系统及其应用设备。



背景技术:

在BMS生产中,其电路板生产过程的残余应力、SMT高温和参与溶剂对BMS造成不利影响,使得BMS质量变得不可靠、性能变得不稳定。为了提高BMS产品可靠度,消除残余应力、SMT高温和参与溶剂的影响,确保BMS的质量、使BMS的寿命能够达到预期时间,BMS产品在出厂前需要对BMS进行老化测试,老化测试模拟了BMS的实际工作环境,对BMS进行老化测试,测试合格后才能出货,测试不合格再进一步分析不良原因。

现有的老化测试,通常将BMS放置在老化柜中,为其通电,让BMS处于工作状态,然后老化柜分别设置高温或低温的环境,BMS在一定持续时间的高温或低温环境内,定时时间溢出后,将BMS取出,在常温下让其冷却,这种老化柜不能在测试过程中对BMS进行实施监控,其测试情况是否正常,测试进度如何都不知道,测试不够自动化、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中,多个BMS的老化测试的测试进程、测试情况、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不能在线监控、实时查看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化测试、在线监控、可实时查看或追溯BMS老化测试数据和结果的BMS老化测试监控系统及其应用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BMS老化测试监控系统,包括多次重复进行的测试单元,所述测试单元包括:

BMS识别信息录入模块:录入待测试BMS的识别信息,为后续工作提供定位和数据匹配依据;

测试信息传输模块:传输识别信息和测试信息的匹配信息;

测试信息显示模块:显示测试获得的匹配信息并显示调取信息;

测试信息存储模块:将所有匹配信息进行存储供调用;

所述测试单元于设定的时间间隔后重复进行。

通过执行BMS识别信息录入模块录入条码信息,同时测试多个待测试BMS,将测试数据与相应的条码信息关联,通过执行测试信息显示模块显示各项测试信息,通过执行测试信息存储模块将各测试信息存储供调用,并在各测试单元之间设置时间间隔,无需人工取放,自动进行重复测试,解决了现有老化测试无法在线监控的问题,实现自动化测试,在线监控,并实时查看或追溯BMS的老化测试数据和结果。

优选的,所述BMS识别信息录入模块包括:给每个待测试BMS配置条码,将待测试BMS的条码扫码录入或手动录入。通过配置条码,给每个待测试BMS设置身份信息,供后续测试信息一一关联。

优选的,所述测试信息传输模块包括:将获取的BMS测试信息通过通信专用CAN线传输至上位机。实现上位机对待测试BMS的测试数据的监控。

优选的,所述测试信息显示模块包括:将每次重复的测试单元的测试信息对应条码分别进行显示,所述测试信息包括测试状态、BMS的位置号、条码、测试进程和测试结果。将测试信息匹配显示,实现在线监控的可视化,能够及时了解BMS的老化测试情况。

优选的,所述测试信息存储模块包括:将每次重复的测试单元的测试信息对应条码分别进行存储并供调用,存储方式包括多个位置编号对应的条码和测试结果的整体存储,还包括单个位置编号对应的条码所以测试信息的独立存储。自动保存测试数据,依据BMS产品条码即可追溯老化测试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测试单元包括选择需测试的BMS接入测试的自动切换模块。通过系统控制接入的待测试BMS进行测试并监控测试状态,执行一个测试单元后,切断测试,设定的时间间隔后接入测试,无需将BMS取出,通过系统控制其重复测试和监控获取数据,测试效率高,监控过程更为简单。

上述的BMS老化测试监控系统的应用设备,包括待测试BMS和上位机,所述上位机通过继电器控制板连接待测试BMS的启动端口选择接入测试的待测试BMS,所述上位机通过通信专用CAN线与待测试BMS的通信端口通信连接。上位机通过继电器控制板控制接入测试相应位置上的的BMS,对BMS的测试周期进行有效控制。通过通信专用CAN线获取BMS的测试信息,实现在线监控。

优选的,所述上位机还连接扫码仪。可采用二维码扫码仪或条形码扫码仪直接录入待测试BMS的条码信息,更加方便高效。

优选的,所述上位机还与待测试BMS的测试端口连接为待测试BMS提供虚拟电源。为BMS采集单体数据提供模拟电芯电压,全面模拟,测试数据更为可靠。

优选的,所述待测试BMS还连接电源供应器为BMS提供工作电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BMS老化测试监控系统及其应用设备,自动化测试状态、自动切换BMS进行老化测试、自动监控并自动保存测试数据和结果,实现测试自动化、智能化,还能够同时对多个BMS进行老化测试,测试效率高,同步显示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将BMS的良品和不良品区分开来,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序;自动保存测试数据,依据BMS产品条码即可追溯老化测试数据,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BMS老化测试监控系统的应用设备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BMS老化测试监控系统,通过设置多次重复进行的测试单元,每次测试完成在设定的时间间隔后再进行下一次的测试单元,并将测试单元模块化,包括BMS识别信息录入模块、自动切换模块、测试信息传输模块、测试信息显示模块和测试信息存储模块。各系统模块相互配合,实现自动化测试,满足测试需求并提高了测试效率。

其中,具体测试过程如下:

BMS识别信息录入模块:给每个待测试BMS配置条码,启动系统时,在上位机的显示界面弹出的“输入产品条码”对话框里手动输入待测试的每个待测试BMS的条码或者通过扫描仪对BMS上的条码或二维码进行扫描录入,给每个BMS的产品条码对应设置流水化位置编号,BMS测试的数量同步显示在上位机的显示界面上。

设置测试单元的重复次数和每个测试单元运行的时间间隔:操作员启动系统后,通过显示界面设置时间间隔,系统自动记忆测试时间间隔,每一个测试单元完成后,系统启动定时器,定时的时长即设定的时间间隔,当定时器溢出时,马上执行下一个测试单元。

测试信息传输模块:开启通信专用CAN线,开始进行BMS老化测试,将测试的电压、电流和温度等信息与BMS条码对应形成匹配信息通过通信专用CAN线发送给上位机。

测试信息显示模块:上位机的显示界面上显示有指示灯,每个BMS条码对应一个位置上的指示灯,指示灯是绿色则表示该位置上的BMS正常进行测试,指示灯是红色则表示该位置上的BMS出现测试异常,已经停止测试。上位机同步显示BMS老化测试状态,可以查看测试数据:点击界面上的指示灯,弹出对应的BMS老化测试状态提示框,包括测试状态、BMS的位置号、条码、测试进程,在BMS老化测试过程中可以查看已经完成测试的数据,其中,测试状态包括待测试、测试中、测试完成、测试禁止;测试进程的显示为显示单个BMS完成的测试次数,正常测试的测试次数和出现异常测试的测试次数,能够及时了解到BMS的老化测试情况。

测试信息存储模块: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与对应的BMS产品条码进行数据保存。在测试过程中,可随时查看测试数据,如果想查看之前的BMS测试数据,可以打开相应BMS对应产品条码的文档即可。

自动切换模块:上位机同时连接多个待测试BMS,通过开关分别控制与各个待测试BMS的连接,测试过程中,根据需要测试的待测试BMS所属位置编号,控制连接相应位置编号上的待测试BMS;一个测试单元完成后,切断对相应的待测试BMS的连接,在设定的时间间隔溢出后,重新连接相应的待测试BMS启动下一个测试单元;在测试结果为故障时,切断该待测试BMS的连接,停止对该待测试BMS的测试。

进行老化测试时,只需设置待测试BMS上板数量,执行BMS识别信息录入模块录入BMS条码信息,设置老化测试时间和测试频次,开启通讯CAN线,开始BMS老化测试,通过执行测试信息传输模块将测试信息与待测试BMS条码关联发送给上位机,上位机通过执行测试信息显示模块,于显示界面显示老化测试的进度、过程和结果数据;通过执行测试信息存储模块保存各待测试BMS条码关联的测试数据和结果。经过首次的设置后,在无需改变测试参数时,只需直接开启系统即可进入自动化测试状态,自动切换BMS进行老化测试监控,自动保存测试数据和结果,通过在老化测试过程自动监控测试数据,能够了解到BMS老化测试的测试状态、测试次数,同步显示测试数据和测试结果,将良品和不良品区分开来,防止不良品流入下一道工站;老化测试完成后,在出货前,批量BMS不用全检,只用抽检即可出货,节省了测试时间。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一种BMS老化测试监控系统的应用设备,包括待测试BMS和上位机,所述上位机的通信接口通过继电器控制板连接待测试BMS的启动端口选择接入测试的待测试BMS,继电器控制板接收上位机的系统指令,执行指令控制各个待测试BMS的闭合或断开,闭合的继电器连接的待测试BMS启动工作,系统对该待测试BMS进行监控,断开的继电器连接的待测试BMS不工作;所述上位机的通信接口通过通信专用CAN线与待测试BMS的通信端口通信连接,通信专用CAN线与待测试BMS通信,将待测试BMS的工作信息返回上位机并在上位机的工作界面上显示;上位机还通过通信接口连接待测试BMS的测试端口为其提供虚拟电源,为BMS采集单体数据提供模拟电芯电压;待测试BMS还连接电源供应器,为 BMS提供工作电源;上位机连接扫码仪,可连接二维码扫码仪或条形码扫码仪,通过扫码的方式录入待测试BMS的条码;上位机上设有显示屏,显示屏上的显示界面将测试过程和测试结果显示供操作员查看。

以上为本发明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