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04044阅读:14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槽型轨超声探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槽型轨的批量生产,槽型轨在出厂前要进行超声波探伤。由于槽型轨是异型不对称轨,与普通对称性钢轨相比较,形状比较复杂。

目前国家行业标准针对于槽型轨的超声波探伤检测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在设备初期设计时,未考虑关于槽型轨探伤检测的相关事宜,因此,现有的探伤设备不能满足槽型轨的超声探伤检测要求,使用原设备的探头无法实现对槽型轨的超声波探伤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其由顶端至底端依次包括轨头、轨腰和轨底;

所述轨头和轨腰之间,以及所述轨腰和轨底之间圆弧过渡;

所述轨腰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六个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并且相邻的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之间的间距相等;

所述轨头上设置有导向槽;所述轨头的右侧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所述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位于所述导向槽的下方;

所述轨底和轨腰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横通孔;

所述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的直径为2mm,深度为6mm;

所述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的直径为2mm,深度为30mm;

所述第一横通孔的直径为2mm,孔长为47.1mm。

进一步地,所述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的高度为180mm;所述轨头高度为69mm;所述轨腰高度为94mm,所述轨腰宽度为6mm;所述轨底高度为17mm,长度为180mm。

进一步地,相邻所述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的间距为1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距离所述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底面的垂直距离为124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横通孔距离所述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底面的垂直距离为17mm。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槽的左侧端面上设置有第三标准缺陷平底孔和第二横通孔;所述第三标准缺陷平底孔设置于第二横通孔的下方;

所述第二横通孔距离所述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20mm;所述第二横通孔的直径为2mm;

所述第三标准缺陷平底孔距离所述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14mm;所述第三标准缺陷平底孔的直径为2mm,深度为15mm。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其不仅在轨腰部位设置六个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还在轨头的部位设置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以确保槽型轨的腰部上端的承重部位的内部缺陷检测。此外,还在轨底和轨腰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横通孔,以确保轨腰、轨底连接处承重部位的探伤检测。即本实用新型的标准缺陷样轨在轨腰,轨头,以及轨腰和轨底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缺陷检测孔。因此,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标准缺陷样轨可以保证槽型轨各个部位的缺陷检测,保证槽型轨的探伤质量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轨头;11-导向槽;12-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13-第三标准缺陷平底孔;14-第二横通孔;2-轨腰;21-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3-轨底;31-第一横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申请发明人考虑,首先提供一种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为超声探伤头以及探头起落架的制作提供依据,由此满足槽型轨的探伤要求,保证槽型轨的探伤质量。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请参考图1,该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的结构示意图。该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由顶端至底端依次包括轨头1、轨腰2和轨底3;

轨头1和轨腰2之间,以及轨腰2和轨底3之间圆弧过渡;

轨腰2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六个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21;并且相邻的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21之间的间距相等;

轨头1上设置有导向槽11;轨头1的右侧端面上设置有一个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12;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12位于导向槽11的下方;

轨底3和轨腰2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一横通孔31;

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21的直径为2mm,深度为6mm;

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12的直径为2mm,深度为30mm;

第一横通孔31的直径为2mm,孔长为47.1mm。

本实施例提供的标准缺陷样轨其不仅在轨腰2部位设置六个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21,还在轨头1的部位设置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12,以确保槽型轨的腰部上端的承重部位的内部缺陷检测。此外,还在轨底3和轨腰2的连接处设置第一横通孔31,以确保轨腰2、轨底3连接处承重部位的探伤检测。因此,采用本实施例提供的标准缺陷样轨可以保证槽型轨各个部位的缺陷检测,保证槽型轨的探伤质量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的高度为180mm;轨头1高度为69mm;轨腰2高度为94mm,轨腰2宽度为6mm;轨底3高度为17mm,长度为180mm。

优选的,相邻第一标准缺陷平底孔21的间距为10mm。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上述第二标准缺陷平底孔12距离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底面的垂直距离为124mm。

进一步地,上述第一横通孔31距离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底面的垂直距离为17mm。

为了进一步提高探伤效果,导向槽11的左侧端面上优选设置有第三标准缺陷平底孔13和第二横通孔14;第三标准缺陷平底孔13设置于第二横通孔14的下方;

第二横通孔14距离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20mm;第二横通孔14的直径为2mm;

第三标准缺陷平底孔13距离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顶面的垂直距离为14mm;第三标准缺陷平底孔13的直径为2mm,深度为15mm。

由上述内容可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的轨腰,轨头,以及轨腰和轨底的连接部位均设置有缺陷检测孔,进而保证槽型轨各个部位的缺陷检测,由此满足槽型轨的探伤要求,保证槽型轨的探伤质量。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槽型轨的标准缺陷样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