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跌落式避雷器的避雷装置的自动告警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16079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避雷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设置在电力线路上的智能避雷系统,可实时监测避雷器故障,并自动告警。



背景技术:

大气层在流动的过程中产生负雷云,随着负雷云中负电荷的积累,其电场强度逐渐增加,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即开始向下方梯级式跳跃放电,称为下行先导放电。当这个下行先导逐渐接近地面物体并达到一定距离时,地面物体在强电场作用下产生尖端放电,而形成上行先导,并朝着下行先导方向发展,两者会合后即形成了雷电通道,随之就形成了雷电。一般认为,当雷电下行先导从雷云向下发展时,它的梯级式跳跃只受周围大气的影响,没有一个确定的目标。只有在完成最后一个梯级式跳跃时,它才必须选一个被击对象。因此,可以在被保护的物体上安装接闪器,使上行先导和下行先导会合,以避免雷击。

接闪器就是专门用来接受雷电的金属物体。接闪的金属杆称为避雷针,接闪的金属线称为避雷线,接闪的金属带、金属网称为避雷带、避雷网。避雷针高出被保护物,又和大地直接相连,当雷电先导接近时,它与雷云之间电场强度最大,因而可将雷云放电的通道吸引到避雷针本身,并经引下线与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安全地泄放到大地中去,使被保护物体免受直接雷击。

由于室外输电线路通常在高空架设,容易成为雷电的被击对象,从而在架空的输电线路上普遍装有多套避雷装置。但是,当避雷装置损坏后,会失去避雷效果,如不能及时发现故障的避雷装置,容易使线路受到雷击,造成大面积停电。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有跌落式避雷器的避雷装置的自动告警系统,实时监测避雷装置的工作状态,在损坏时,及时发出警报,避免避雷装置失效导致的雷击事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跌落式避雷器的避雷装置的自动告警系统,包括:设置在电力线路上的避雷装置、故障检测装置、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和远程控制台,所述故障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避雷装置的故障信息,并将所述故障信息传送给所述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所述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存储所述故障信息,并将所述故障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所述远程控制台,所述远程控制台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故障信息进行告警;

所述避雷装置包括:立柱、升降架和多个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的跌落式避雷器,所述升降架可上下滑动的设置在所述立柱上,所述跌落式避雷器包括支架和故障时自动翻转跌落的避雷器本体;

所述故障检测装置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激光接收单元和分别设置在每个避雷器本体上的激光反射板,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发射端朝向其中一个激光反射板,所述激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经所述避雷器本体发射的激光,所述多个激光反射板互成角度,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发射的激光依次经过每个所述激光反射板后射向激光接收单元。

所述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包括:故障判断单元、故障信息存储单元和故障信息发送单元,所述故障判断单元与所述激光接收单元连接,并通过故障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信息发送给远程控制台,进行告警。

所述远程控制台接收所述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信息,通过声光告警装置进行告警。

进一步地,所述避雷装置为多个,每个所述避雷装置对应设置有一个故障检测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避雷装置为多个,所述故障检测装置还包括转台,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和所述激光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转台上,且随所述转台转动,逐一对多个所述避雷装置进行故障检测。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包括底架、水平转动部和驱动所述水平转动部动作的驱动电机,所述水平转动部通过竖直设置的转轴与所述底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台还包括一竖直转动部,所述竖直转动部设置在所述水平转动部上,且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和所述激光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竖直转动部上。

进一步地,所述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还设有定位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包括壳体和PCB板,所述PCB板的第一面安装有电子元件,第二面的上方设置有降温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跌落式避雷器的避雷装置的自动告警系统,利用跌落式避雷器对电力线路进行避雷保护,利用激光探测避雷器本体是否跌落,从而判断所述避雷装置是否故障失效,并通过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将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信息发送到远程控制台,进行故障告警。通过本系统,位于远程控制台的操作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获得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安排维修人员快速进行维修,避免由于避雷装置失效导致的电力系统损坏,造成严重损失。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跌落式避雷器的避雷装置的自动告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跌落式避雷器增加了脱离器,在避雷器出现异常发生故障时,利用工频短路电流让脱离器动作,使脱离器接地端自动脱开,避雷器元件翻落,退出运行防止事故进步扩大,并易于维护员及时发现进行维护和更换。其翻落原理类似熔断器,熔丝熔断引起熔管翻落,具有动作速度快,动作电流范围广,又能耐受规定电流冲击和动作负载的优点。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带有跌落式避雷器的避雷装置的自动告警系统,包括:设置电力线路上的避雷装置100、故障检测装置200、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300和远程控制台400,所述故障检测装置200用于检测所述避雷装置100的故障信息,并将所述故障信息传送给所述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300,所述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300存储所述故障信息,并将所述故障信息通过无线网络发送给所述远程控制台400,所述远程控制台400根据接收到的所述故障信息进行告警;

所述避雷装置100包括:立柱101、升降架102和多个设置在所述升降架上的跌落式避雷器103,所述升降架102设置在立柱上,并可沿立柱101上下滑动,所述跌落式避雷器103包括支架和故障时自动翻转跌落的避雷器本体。由于本申请的避雷装置设置在电力线路上,位置较高,检修不方便。本申请设置了升降器,当所述避雷装置损坏需要检修更换时,通过升降器将避雷装置降到地面,方便施工,且有效保障了检修人员的人身安全。

所述故障检测装置200包括:激光发射单元、激光接收单元和分别设置在每个避雷器本体上的激光反射板,所述激光发射单元的发射端朝向其中一个激光反射板,所述激光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经所述避雷器本体发射的激光,所述多个激光反射板互成角度,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发射的激光依次经过每个所述激光反射板后射向激光接收单元;

所述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300包括:故障判断单元、故障信息存储单元和故障信息发送单元,所述故障判断单元与所述激光接收单元连接,如果所述激光接收单元没有接收到激光,则判断所述避雷装置100故障,并通过所述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信息发送单元将所述故障信息发送给远程控制台400,进行告警,同时在所述故障信息存储单元存储所述故障信息;

所述远程控制台400接收所述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信息,通过声光告警装置进行告警。

其中,所述避雷装置100为多个,所述故障检测装置200还可包括转台,所述激光发射单元和所述激光接收单元设置在所述转台上,且随所述转台转动,逐一对多组避雷装置100进行故障检测。应当理解的是,每组所述避雷装置100也可分别对应设置有一个故障检测装置200。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跌落式避雷器的避雷装置的自动告警系统,利用跌落式避雷器对电力线路进行避雷保护,利用激光探测避雷器本体是否跌落,从而判断所述避雷装置100是否故障失效,并通过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300将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信息发送到远程控制台400,进行故障告警。通过本系统,位于远程控制台400的操作人员可在第一时间获得故障信息和故障位置,安排维修人员快速进行维修,避免由于避雷装置100失效导致的电力系统损坏,造成严重损失。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中还设置有降温装置,具体的告警终端包括壳体和PCB板,所述PCB板的第一面安装有电子元件,第二面的上方设置有降温装置。由于本实施例的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需要持续工作,如果PCB板发热后不能及时散热容易导致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损坏失效。增加降温装置,可有效延长故障信息自动告警终端使用寿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