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4606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带外泄漏屏蔽计数器的避雷器一般用抱箍固定安装于瓷套的外部,抱箍由于长年累月的处于室外环境下,经过风吹日晒、雨雾雪天后,其老化、锈蚀的速度明显加快,如此易造成抱箍断裂脱落,抱箍屏蔽泄漏电流的作用消退或丧失,电力相关部门需要及时进行更换、消缺处理。

当不存在过电压时,避雷器泄漏的电流值非常小,一般不会超过1mA。随着避雷器长时间的工作,再加上外界温度、污秽、湿度等因素的影响,避雷器内部的阀片性能会有所下降,避雷器泄漏的电流值会增大。如果带电更换抱箍的话,考虑到避雷器泄漏电流以及与避雷器上端带电部位的安全距离较近,存在重大安全隐患。如果停电更换抱箍的话,尤其对于220kV的主变三侧避雷器,需要停掉一台主变压器,如此,停电范围较大,倒闸操作比较繁琐,需要花费很长的停电工作时间,严重影响了电网系统的正常运行,而且会给社会、企业及居民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与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于带电更换的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包括扁平的抱箍,还包括定位座、紧固座、螺栓及操作杆,定位座与紧固座分别设于抱箍的两端,定位座上设有供螺栓穿过的定位孔,紧固座上设有与螺栓螺纹配合的紧固孔,操作杆整体绝缘,通过操作杆使螺栓穿过定位孔并拧紧于紧固孔中。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上设有供抱箍端部穿过且贯穿定位座的第一插槽,第一插槽的槽深方向与定位孔的轴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定位座一侧外壁的相对两侧设有若干第一压紧条,第一压紧条与第一插槽位于定位孔的同侧,第一压紧条的一端固接于定位座表面,且第一压紧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插槽的槽深方向。

优选的,所述紧固座上设有供抱箍端部穿过且贯穿紧固座的第二插槽,第二插槽的槽深方向与紧固孔的轴向平行。

优选的,所述紧固座一侧外壁的相对两侧设有若干第二压紧条,第二压紧条与第二插槽位于紧固孔的同侧,第二压紧条的一端固接于紧固座表面,且第二压紧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插槽的槽深方向。

优选的,所述紧固座另一侧外壁上设有凸出的卡柱,卡柱与第二插槽分别位于紧固孔的相对两侧,卡柱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紧固孔的轴向,卡柱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凸出的卡钮,卡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卡柱的延伸方向。

优选的,所述螺栓包括螺栓头部,螺栓头部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凸出的凸起,凸起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螺栓的轴向。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的一端设有卡头,卡头远离操作杆的一端中空,且卡头在远离操作杆的末端的周向上对称设有呈L形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卡柱与螺栓头部均呈圆柱形,卡头中空的端部呈圆套状。

优选的,所述操作杆包括若干杆段,相邻杆段之间设有可伸缩连接机构;所述操作杆的一端开设有夹槽,操作杆设有夹槽的末端固设有轴向垂直于操作杆长度方向的固定销,卡头上设有与固定销紧配合的销孔,卡头通过销孔与固定销的配合连接于操作杆。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对现有的抱箍进行了改进,抱箍的两端分别设置定位座与紧固座,定位座上设置定位孔,紧固座上设置紧固孔,利用操作杆使螺栓穿过定位孔后拧紧于紧固孔中。安装方便,电力维修人员通过操作杆即可远距离对抱箍进行操作,在无需采用停电操作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很好的满足了操作要求。

2、定位座上设置第一插槽,紧固座上设置第二插槽,抱箍的两端分别穿过第一插槽、第二插槽后弯折,避免定位座与紧固座从抱箍上滑脱,提高定位座与抱箍之间及紧固座与抱箍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3、定位座的一侧外壁上设置第一压紧条,紧固座的一侧外壁上设置第二压紧条,定位座及紧固座连接于抱箍后,使第一压紧条、第二压紧条折弯扣紧抱箍的端部,进一步提高定位座与抱箍之间及紧固座与抱箍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4、紧固座的另一侧外壁上设置卡柱,卡柱外壁上设置卡钮,螺栓头部的外壁上设置凸起,操作杆上设置一端中空的卡头,卡头末端设置卡槽,利用卡槽与卡钮的配合通过操作杆限位紧固座,利用卡槽与凸起的配合通过操作杆驱动螺栓转动。因此,更换抱箍时,通过一根操作杆使紧固座限位,通过另一根操作杆使螺栓转动即可实现抱箍的固定,便于操作,且操作完成后抱箍稳定性好。

5、操作杆由若干杆段通过可伸缩连接机构组成,操作杆的长短可调,便于根据具体的操作环境进行调整,提高操作杆的通用性。操作杆的一端开设夹槽并设置固定销,卡头通过销孔与固定销间的紧配合可转动连接于操作杆,施以一定的作用力后,卡头可以转动,进一步提高操作杆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中定位座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中紧固座的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中紧固座的正视图;

图6为图5中沿B-B向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中螺栓的正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中操作杆的示意图。

图中,1-抱箍,2-定位座,21-定位孔,22-第一插槽,23-第一压紧条,3-紧固座,31-紧固孔,32-第二插槽,33-第二压紧条,34-卡柱,35-卡钮,4-螺栓,41-螺栓头部,42-凸起,5-操作杆,51-挂环,52-夹槽,53-固定销,6-卡头,61-卡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包括抱箍1、定位座2、紧固座3、螺栓4及操作杆5,抱箍1呈扁平状,定位座2与紧固座3分别设于抱箍1的两端,操作杆5整体绝缘,通过操作杆5使螺栓4穿过定位座2并固定连接于紧固座3。

如图3所示,定位座2上设有供螺栓4穿过的定位孔21,定位座上还设有供抱箍1端部穿过且贯穿定位座的第一插槽22,第一插槽的槽深方向与定位孔的轴向平行。

定位座2一侧外壁的相对两侧设有若干第一压紧条23,第一压紧条23与第一插槽22位于定位孔21的同侧,第一压紧条23的一端固接于定位座2表面,且第一压紧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一插槽的槽深方向。

如图4、图5、图6所示,紧固座3上设有与螺栓4螺纹配合的紧固孔31,紧固座上还设有供抱箍1端部穿过且贯穿紧固座的第二插槽32,第二插槽的槽深方向与紧固孔的轴向平行。

紧固座3一侧外壁的相对两侧设有若干第二压紧条33,第二压紧条与第二插槽32位于紧固孔31的同侧,第二压紧条33的一端固接于紧固座3表面,且第二压紧条的长度方向垂直于第二插槽32的槽深方向。

紧固座3另一侧外壁上设有凸出的卡柱34,卡柱与第二插槽32分别位于紧固孔31的相对两侧,卡柱34的延伸方向垂直于紧固孔31的轴向,卡柱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凸出的卡钮35,卡钮的延伸方向垂直于卡柱的延伸方向。

本实施例中,卡柱34呈较粗的圆柱状,卡钮35呈较细的圆柱状。

如图7所示,螺栓4包括螺栓头部41,螺栓头部41的周向外壁上设有凸出的凸起42,凸起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螺栓的4轴向。

本实施例中,螺栓头部41呈较粗的圆柱状,凸起42呈较细的圆柱状。螺栓头部41的外径与卡柱34的外径一致,凸起42的外径与卡钮35的外径一致。

如图8所示,操作杆5的一端设有卡头6,另一端设有挂环51。卡头6远离操作杆5的一端中空,且卡头在远离操作杆的末端的周向上对称设有呈L形的卡槽61。

操作杆5的一端开设有夹槽52,操作杆5设有夹槽的末端固设有轴向垂直于操作杆长度方向的固定销53,卡头上设有与固定销紧配合的销孔,卡头6通过销孔与固定销53的配合可转动连接于操作杆5。

本实施例中,操作杆5包括若干杆段,相邻杆段之间设有可伸缩连接机构。卡头6中空的端部呈圆套状,卡头的内径略大于卡柱34的外径与螺栓头部41的外径,卡槽61的槽宽略大于卡钮35的外径及凸起42的外径。

使用时,根据避雷器的型号及电线杆的粗细选定相应长度的抱箍,使抱箍1的一端穿过定位座2上的第一插槽22后弯折,然后折弯第一压紧条23扣紧抱箍端部,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使相对的第一压紧条固定在一起。抱箍1的另一端穿过紧固座3上的第二插槽32后弯折,然后折弯第二压紧条33扣紧抱箍端部,可以通过点焊的方式使相对的第二压紧条33固定在一起。

将螺栓4穿过定位座2上的定位孔21,然后利用一根操作杆5通过卡槽61与卡钮35的配合使紧固座3限位不动,利用另一根操作杆5通过卡槽61与凸起42的配合使抱箍1弯曲后转动螺栓4,直至螺栓4拧紧于紧固座3上的紧固孔31中,即完成抱箍的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新型避雷器外泄漏屏蔽抱箍装置,对现有的抱箍进行了改进,抱箍装置的整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电力维修人员通过两根操作杆即可远距离对抱箍进行操作,在无需采用停电操作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很好的满足了操作要求。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发明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发明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