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测振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53907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测振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头测振仪。



背景技术:

轴承在生产完成后,需要进行测振测试,以测试轴承在振动环境下是否运行可靠,对振动的测试采用振动棒进行测试。现有的轴承测振机一次只能对一个轴承进行测试,而且在进行测试时,被测试的轴承无法转动,测试点不够丰富;上、下料时都是通过手工来下料,不但效率低,而且浪费人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效率高的双头测振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双头测振仪,包括主机架,其特征在于,在主机架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检测机构,在两检测机构之间设有工件旋转机构,在主机架一侧设有进料机构,进料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通过进料通道相连,在主机架另一侧设有下料机构,下料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通过下料通道相连,在主机架上还设有用于抓取轴承的抓取机构。

在上述的双头测振仪中,在机架上还设有主气缸,主气缸活塞杆横向连接有连接板,上述的检测机构分别与连接板两端相连。

在上述的双头测振仪中,所述的进料机构包括辅助机架,在辅助架体上设置有输送带且输送带位于进料通道下方,在进料通道一侧设有置料台,置料台上竖直安装有若干用于放置轴承的置料棒,且各置料棒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排列成一直线,在置料台一侧设有推料板且推料板能将轴承推入至进料通道内,在置料台上设有隔板,在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与置料棒一一对应设置且供轴承穿过的通孔,置料棒的下端部位于通孔内,隔板与置料台之间形成有供单个轴承通过的间隙且所述推料板能穿过该空隙。

在上述的双头测振仪中,工件旋转机构包括基座及竖直设置于基座上并用于放置轴承的转换座,所述转换座与工作台处于同一直线上,在基座上横向设有推进气缸,在推进气缸活塞杆上连接有传动齿条,在基座内安装有与转换座固连的传动齿圈,且传动齿圈与传动齿条啮合连接。

在上述的双头测振仪中,检测机构包括滑板、步进电机、压头调整组件、工作台、主轴座及主电机,滑板与连接板相连可在机架上纵向移动,步进电机及工作台均安装于滑板上,压头调整组件与步进电机转轴相连并正对工作台,且当步进电机工作时能使压头调整组件面朝主轴座直线移动,在主轴座上安装有主轴且主轴与主电机相连,在主轴座上还安装竖直安装有滑座且在滑座上设置有正对主轴的传感器。

在上述的双头测振仪中,压头调整组件包括调整筒及插接于调节筒内的压头,在步进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推杆且推杆伸入至调节筒内,在调节筒内设有弹簧且弹簧一端抵靠在压头上,另一端抵靠在推杆上。

在上述的双头测振仪中,在调节筒外壁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条形孔,在条形孔内穿设有定位螺栓且定位螺栓内端与压头固连。

在上述的双头测振仪中,抓取机构包括支撑支架、横向设置于支撑支架上的横向气缸,横向气缸的活塞杆竖向设置有竖向气缸,竖向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三个卡爪,且三卡爪相互之间的间距等同于两工作台与转接座相互之间的间距。

在上述的双头测振仪中,下料机构包括副机架,在副机架上与下料通道相通的置料通道,在副机架上设有置料板,在置料板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呈V型的置料槽,在置料通道上开设有若干与置料槽一一对应设置且相连通的通孔,在置料通道底部开设有若干用于供轴承通过的落料口,落料口与通孔一一对应设置且相连通,在置料通道侧部安装有安装板,在安装板上设有若干与通孔一一对应设置的推料气缸,在推料气缸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推板且推板位于上述的通孔内,推板的上端面与置料通道的底面齐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将需检测的轴承套设于置料棒上,轴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置料棒向下滑落并穿过隔板上的通孔并搁置在置料台上,此时轴承处于水平横向放置状态,接着推料板水平移动并将搁置在置料台上的轴承推入至输料通道内,此时轴承由水平横向状态转变为竖立状态,最后轴承在输送带的作用下输送至本双头测振仪的检测区。

2、当轴承在前一个检测机构检测完成后,通过抓取机构将轴承抓取至转换座上,此时推进气缸开始工作并推动传动齿条直线移动,在传动齿条的带动下,传动齿圈轴向转动,使得转换座也随之轴向转动,从而使轴承另一待测面面朝下一个检索机构,无需人工手动转向即可转动轴承,实现对轴承两面的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及检测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进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检测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抓取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工件旋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压头调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下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主机架;101、主气缸;102、连接板;200、进料机构;201、辅助机架;202、输送带;203、置料台;204、置料棒;205、推料板;206、隔板;207、进料孔;300、工件旋转机构;301、基座;302、转换座;303、推进气缸;304、传动齿条;305、传动齿圈;400、检测机构;401、滑板;402、步进电机;403、压头调整组件;4031、调节筒;4032、压头;4033、推杆;4034、弹簧;4035、条形孔;4036、定位螺栓;404、工作台;405、主轴座;4051、主轴;4052、滑座;4053、传感器;406、主电机;500、下料机构;501、副机架;502、置料通道;5021、通孔;5022、落料口;503、置料板;5031、置料槽;504、安装板;505、推料气缸;506、推板;600、抓取机构;601、支撑支架;602、横向气缸;603、竖向气缸;604、卡爪;700、进料通道;800、下料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双头测振仪包括主机架100,在主机架100上设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检测机构400,在两检测机构400之间设有工件旋转机构300,在主机架100一侧设有进料机构200,进料机构200与检测机构400之间通过进料通道700相连,在主机架100另一侧设有下料机构500,下料机构500与检测机构400之间通过下料通道800相连,在主机架100上还设有用于抓取轴承的抓取机构600。

进一步的,在机架上还设有主气缸101,主气缸101活塞杆横向连接有连接板102,上述的检测机构400分别与连接板102两端相连。通过主气缸101来带动检测机构400同步移动,从而使得两检测机构400能同时对两个轴承进行检测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的进料机构200包括辅助机架201,在辅助架体上设置有输送带202且输送带202位于进料通道700下方,在进料通道700一侧设有置料台203,置料台203上竖直安装有若干用于放置轴承的置料棒204,且各置料棒204沿输送带202的输送方向排列成一直线,在置料台203一侧设有推料板205且推料板205能将轴承推入至进料通道700内,在置料台203上设有隔板206,在隔板206上开设有若干与置料棒204一一对应设置且供轴承穿过的进料孔207,置料棒204的下端部位于进料孔207内,隔板206与置料台203之间形成有供单个轴承通过的间隙且所述推料板205能穿过该空隙。

将需检测的轴承套设于置料棒204上,轴承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沿置料棒204向下滑落并穿过隔板206上的进料孔207并搁置在置料台203上,此时轴承处于水平横向放置状态,接着推料板205水平移动并将搁置在置料台203上的轴承推入至进料通道700内,此时轴承由水平横向状态转变为竖立状态,最后轴承在输送带202的作用下输送至本双头测振仪的检测区。

输送带202提供了轴承在进料通道700处移动时的动力,使得轴承在输送带202的带动下能顺利的输送至本双头测振仪的检测区,从而避免了轴承从置料台203上落入至进料通道700上时,由于出现轴承倾倒或相邻两轴承卡住,造成轴承仅靠自身重力作用下无法顺利的从进料通道700处滚动至检测区。

进一步的,工件旋转机构300包括基座301及竖直设置于基座301上并用于放置轴承的转换座302,所述转换座302与工作台404处于同一直线上,在基座301上横向设有推进气缸303,在推进气缸303活塞杆上连接有传动齿条304,在基座301内安装有与转换座302固连的传动齿圈305,且传动齿圈305与传动齿条304啮合连接。

当轴承在前一个检测机构400检测完成后,通过抓取机构600将轴承抓取至转换座302上,此时推进气缸303开始工作并推动传动齿条304直线移动,在传动齿条304的带动下,传动齿圈305轴向转动,使得转换座302也随之轴向转动,从而使轴承另一待测面面朝下一个检索机构,无需人工手动转向即可转动轴承,实现对轴承两面的检测,提高工作效率及检测精度。

进一步的,检测机构400包括滑板401、步进电机402、压头调整组件403、工作台404、主轴座405及主电机406,滑板401与连接板102相连可在机架上纵向移动,步进电机402及工作台404均安装于滑板401上,压头调整组件403与步进电机402转轴相连并正对工作台404,且当步进电机402工作时能使压头调整组件403面朝主轴座405直线移动,在主轴座405上安装有主轴4051且主轴4051与主电机406相连,在主轴座405上还安装竖直安装有滑座4052且在滑座4052上设置有正对主轴4051的传感器4053。

进一步的,压头调整组件403包括调整筒及插接于调节筒4031内的压头4032,在步进电机402的转轴上连接有推杆4033且推杆4033伸入至调节筒4031内,在调节筒4031内设有弹簧4034且弹簧4034一端抵靠在压头4032上,另一端抵靠在推杆4033上。通过步进电机402使得推杆4033能沿调节筒4031轴向移动,由推杆4033挤压弹簧4034并使得压头4032轴向移动,从而由压头4032将轴承压制在主轴4051上。

进一步的,在调节筒4031外壁上沿轴向方向开设有条形孔4035,在条形孔4035内穿设有定位螺栓4036且定位螺栓4036内端与压头4032固连。当顶杆推动压块轴向移动时,定位螺栓4036也随之轴向移动,通过条形孔4035可限制定位螺栓4036的移动距离,从而限定压头4032的移动距离,避免出现压头4032移动过度造成过度挤压轴承,使得检测效果不佳的情况。

进一步的,抓取机构600包括支撑支架601、横向设置于支撑支架601上的横向气缸602,横向气缸602的活塞杆竖向设置有竖向气缸603,竖向气缸603的活塞杆连接有三个卡爪604,且三卡爪604相互之间的间距等同于两工作台404与转接座相互之间的间距。

三卡爪604相互之间的间距等同于两工作台404与转接座相互之间的间距,这使得抓取机构600每次在抓取过程中,通过三个卡爪604能分别将两工作台404及转换座302上的轴承卡固住,从而一次动作即可完成轴承在工作台404及转换座302之间的位置转换,保证了两检测机构400在检测时两工作台404上均放置有轴承,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下料机构500包括副机架501,在副机架501上与下料通道800相通的置料通道502,在副机架501上设有置料板503,在置料板50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呈V型的置料槽5031,在置料通道502上开设有若干与置料槽5031一一对应设置且相连通的通孔5021,在置料通道502底部开设有若干用于供轴承通过的落料口5022,落料口5022与通孔5021一一对应设置且相连通,在置料通道502侧部安装有安装板504,在安装板504上设有若干与通孔5021一一对应设置的推料气缸505,在推料气缸505的活塞杆上连接有推板506且推板506位于上述的通孔5021内,推板506的上端面与置料通道502的底面齐平。

通过在机架上设置置料板503,在初始状态下推板506在推料气缸505的作用下回缩,使得落料口5022与通孔5021相通,这样当检测完毕后的轴承经下料通道800滚入至置料通道502内时,轴承通过落料口5022落入至通孔5021内,接着推料气缸505工作并使推板506前移,从而由推板506将轴承从通孔5021处推入至相对应的置料槽5031内,与此同时,由于推板506的上端面与置料通道502的底面齐平,推板506在移动过程中途经落料口5022时,推板506将落料口5022封闭住,从而阻断落料口5022与通孔5021之间的连通,这样使得下一个轴承不会再从该落料口5022落入至相对应的通孔5021内,而是通过下一个相邻的落料口5022落入至相对应的通孔5021内;当推板506将轴承推入至置料槽5031内后,推板506回缩,重新打开落料口5022使落料口5022与通孔5021相通,从而使得轴承能继续被推入至该置料槽5031内。该结构方式使得多个轴承通连续不断的落入到相应的落料口5022内,不会出现堵塞现象,效率高。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