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材料的红外透过率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376阅读:10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薄膜材料的红外透过率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薄膜材料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膜材料红外透过率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类对能量需求越来越大,但是随着化石能源大量开采,储量不断下降,迫切需要人类去寻求新能源和提高能源的利用率。隔热保温材料能有效减少介质和其环境之间的热交换,被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储能设备、航空航天飞行器以及保温服装等领域。

在众多的隔热保温材料中,纤维隔热材料由于其极高的孔隙率而具有隔热效果好、质轻和缓冲减震能力等诸多优势,被广泛用于建筑材料、储能设备、航空航天飞行器以及保温服装等领域。对于多孔纤维隔热材料而言,热传递机制主要包括三部分:通过固体纤维的导热,材料内部空气组分的导热和以电磁波形式传播的辐射热,对于纤维隔热材料,辐射传热量在整个热量传递过程中占有较大比重。因此,对于高孔隙率纤维材料,因此发展纤维材料的红外透射率测试技术是评价其隔热性能的重要手段。

红外光谱仪利用材料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和散射特性,实现对材料结构组成或红外透射率的分析研究。但目前对薄膜材料红外透射率的测试技术和仪器存在诸多问题,如:每次只能进行单一样品的测试,需要手动反复更换样品,耗时长效率低;当进行多组样品对比测试时,由于手动操作会对温度、湿度、CO2浓度等环境参数造成影响,难以保证使不同样品之间的测试条件一致,会人为增大测量误差。

因此,针对薄膜材料有必要研发一种快速高效的红外透射率测试装置,提高测试效率和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薄膜材料的红外透过率测试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薄膜材料的红外透过率测试装置,包括计算机分析系统和与所述计算机分析系统连接的测试仓,还设有滑动轨道穿过所述测试仓,所述测试仓内滑动轨道的上方设有红外光源,所述测试仓内滑动轨道下方设有与所述红外光源对应的检测器,所述滑动轨道上放置有进样器,所述进样器在滑动轨道上滑动以实现进出所述测试仓,所述进样器上装有载样盘。

所述测试仓内滑动轨道下方安装有顶起旋转柱,用以固定所述载样盘,实现载样盘360°旋转。

进一步地,所述顶起旋转柱顶端设有方形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进样器中央设有与所述载样盘匹配的台阶式安装孔。

进一步地,所述台阶式安装孔上设有不少于2个的卡槽。

进一步地,所述载样盘上设有样品孔,所述样品孔数量不少于2个,每个样品孔与载样盘中心距离相等。

进一步地,所述载样盘的底面设有与所述方形凹槽匹配的方形凸块,还设有与所述卡槽匹配的卡条。

进一步地,所述样品孔的孔径范围为0.5cm-5cm,样品孔的数量为2-10个。

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光源发射的辐射波波数范围为300-13000cm-1

进一步地,所述载样盘为金属材料制成,滑动轨道和进样器可为金属或塑胶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设有滑动轨道和进样器,能够使载样盘轻松进出测试仓;

2、在载样盘上设置不少于2个样品孔,能够同时、连续进行多组样品测试,提高测试效率,保持测试环境稳定以减少实验误差;

3、通过设有顶起旋转柱,且其上设有方形凹槽,能够使载样盘被顶起实现360°旋转,连续对多组样品进行测试;

4、通过在进样器底部设有卡槽、载样盘底部上设有卡条,能够防止在滑动轨道运动时载样盘在进样器内滑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样品未测试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样品测试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样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载样盘底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在此以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5所示,一种薄膜材料的红外透过率测试装置,包括计算机分析系统和与所述计算机分析系统连接的测试仓1,还设有滑动轨道5穿过所述测试仓1,所述测试仓1内滑动轨道5的上方设有红外光源2,所述测试仓1内滑动轨道5下方设有与所述红外光源2对应的检测器4,所述滑动轨道5上放置有进样器7,所述进样器7在滑动轨道5上滑动以实现进出所述测试仓1,所述进样器7上装有载样盘6。

所述测试仓1内滑动轨道7下方安装有顶起旋转柱3,用以固定所述载样盘6,实现载样盘6能够360°旋转。顶起旋转柱下部连接有顶起旋转机构,顶起旋转机构可以包括分割器、电机等结构,能够使顶起旋转柱被顶起,然后旋转。

所述顶起旋转柱3顶端设有方形凹槽31。

所述进样器7中央设有与所述载样盘6匹配的台阶式安装孔72。

所述台阶式安装孔72上设有不少于2个的卡槽71。

所述载样盘6上设有样品孔61,所述样品孔61数量不少于2个,每个样品孔61与载样盘中心距离相等,所述载样盘6的底面设有与所述方形凹槽31匹配的方形凸块63。

所述样品孔61的孔径范围为0.5cm-5cm,样品孔61的数量为2-10个。

所述红外光源2发射的辐射波波数范围为300-13000cm-1

所述载样盘6为金属材料制成,滑动轨道5和进样器7可为金属或塑胶材料制成。

根据测试需求,调整测试仓参数,使用两孔或两孔以上的载样盘6,把样品放置在样品孔61中,样品可为半透明的薄膜材料、纤维膜材料、固体薄膜材料、涂膜材料、均匀的半透明糊状材料、液体池;把载样盘6安装在进样器7上,卡槽72和卡条62相配合,保证载样盘6不会在进样器7内发生滑动;

进样器7在滑动轨道5上运动进入测试仓1中,载样盘6的方形凸块63落入顶起旋转柱3的凹槽31中,顶起旋转柱3被下方的顶起旋转机构顶起然后转动,具体转动的角度由计算机分析系统控制,当目标样品位于红外光源2的正下方,红外光源2发射红外线穿过样品,位于该样品正下方的检测器4接收红外线,反馈信息至计算机分析系统,在图谱显示装置上反馈该样品的红外透过率检测图谱结果;若要继续测试载样盘6上另一个样品,则参照上述测试过程,顶起旋转柱3使载样盘6转动,使下一个样品位于红外光源2正下方,开启测试。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适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原理;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方式以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