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动蛋白质芯片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5883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全自动蛋白质芯片分析仪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研究器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全自动蛋白质芯片分析仪。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疗机构中的检测技术主要是利用酶联免疫法、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的传统免疫测定技术进行单指标检测。酶联免疫法技术主要由加样板、卵育器、酶标仪、洗板机、数据处理模块组成。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①使抗原或抗体结合到某种固相载体表面,并保持其免疫活性。②使抗原或抗体与某种酶连接成酶标抗原或抗体,这种酶标抗原或抗体既保留其免疫活性,又保留酶的活性。在测定时,把受检标本(测定其中的抗体或抗原)和酶标抗原或抗体按不同的步骤与固相载体表面的抗原或抗体起反应。用洗涤的方法使固相载体上形成的抗原抗体复合物与其他物质分开,最后结合在固相载体上的酶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成一定的比例。加入酶反应的底物后,底物被酶催化变为有色产物,产物的量与标本中受检物质的量直接相关,故可根据颜色反应的深浅来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化学发光的基本原理是反应体系中的某种物质的分子(反应物、产物、中间体或荧光物质)吸收了反应所释放的能量而由基态跃迁至激发态,然后再从激发态返回基态,同时将能量以光辐射的形式释放出来,产生化学发光,一般由样本盘、试剂盘、温育反应盘、电化学检测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组成。

实用新型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技术由于标记对试剂的要求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定量困难,其标记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多项标志物检测则需要长时间的繁琐劳动,和较高的费用,故难以推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蛋白质芯片分析仪,其目的之一在于,减少蛋白质分析实验的人工操作;其目的之二在于,避免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交叉污染;其目的之三在于,缩短蛋白质分析实验的时间,提高实验的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全自动蛋白质芯片分析仪,包括机架、样品容器,观察系统、反应系统、电控系统和运动系统,所述观察系统、反应系统、运动系统和电控系统均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样品容器用于容纳样品,所述样品用于与所述反应器接触并发生反应,所述机架包括工作台,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台,所述反应台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运动系统和所述反应系统均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所述观察系统用于观察所述反应器的反应情况,所述运动系统包括用于进行实验操作的机械臂,所述机械臂用于将所述反应器转移到所述反应台,所述机架还包括吸头盒,所述吸头盒用于放置一次性吸头,所述机械臂还用于抓取所述一次性吸头并向所述反应器内添加所述样品。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架包括导轨,所述机械臂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电控系统用于控制所述机械臂沿所述导轨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械臂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与所述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部包括X向导轨,所述X向导轨沿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二部与所述X向导轨滑动连接,所述电控系统还用于驱动所述第二部沿所述X向导轨滑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析仪还包括旋转盘和吸头盒,所述吸头盒与所述工作台或所述机架连接,所述吸头盒存放有多个一次性吸头,所述旋转盘与所述工作台转动连接,所述旋转盘的顶部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样品容器和至少一个反应器,所述电控系统还用于驱动所述旋转盘转动,所述机械臂还用于抓取所述一次性吸头以提取所述样品,并将所述样品转移至所述反应器,所述旋转盘的转动中心线所在方向与所述机架的高度方向平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工作台还设置有用于集中用掉的一次性吸头的丢弃口,所述机架还包括废弃收集箱,所述废弃收集箱位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所述一次性吸头能够从所述丢弃口落入所述废弃收集箱。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机架还包括基准台面和储物格,所述储物格设置在所述基准台面的底部,所述工作台设置在所述基准台面的顶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反应器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芯片和反应器主体,所述芯片的表面设置有生物活性探针,所述生物活性探针设置为多个阵列,每一个生物活性探针均对应一个蛋白质阵列微单元,所述生物活性探针用于结合目标分子并生成生物分子复合物,所述观察系统用于观察生物活性探针的变化过程。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析仪还包括用于翻转所述芯片的翻转装置,所述翻转装置与所述反应台连接,所述翻转装置包括可转动的活动件,所述活动件的转动中心线水平,所述芯片能够通过所述翻转装置旋转180°。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观察系统包括观察台、椭偏光学组件和CCD摄像机,所述观察台与所述机架连接,所述观察台用于放置反应后的反应器,所述椭偏光学组件用于扩展偏振光波并照射所述反应器,所述CCD摄像机由于探测反射光波中载有的样品信息并以生成数字图像的形式进行储存。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析仪还包括用于清除反应器的表面残留物的清洁系统,所述清洁系统与所述电控系统电连接,所述清洁系统包括清洗台、氮气机、导管、注射泵和清洗液容器,所述导管的一端与所述清洗液容器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指向所述清洗台,所述注射泵用于将所述清洗液容器内的清洗液沿导管移动并冲洗所述清洗台,所述清洗台与所述工作台连接,所述氮气机用于吹干位于所述观察台上的反应器,所述机械臂还用于将反应后的反应器移动到所述清洗台的顶壁进行冲洗,并将冲洗后的反应器置于所述观察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电控系统驱动运动系统200进行实验操作,运动系统中的机械臂代替人工进行实验,并通过观察系统来对反应器进行研究,减轻了人工的劳动。数控化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人工操作误差可能带来的错误,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加快实验的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全自动蛋白质芯片分析仪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前视图;

图3为图1的后视图;

图4为图1的俯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的反应器的正视图;

图6为图5的仰视图;

图7为图5的剖视图;

图8为图7的局部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的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左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4提供的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5提供的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汇总:

反应器100;芯片座101;芯片102;第一反应膜103;反应器主体104;凸块105;第二反应膜106;抓取孔107;引流腔109;进液通道110;出液通道111,第一进料通道112;第二反应通道113;反应台114;蠕动泵115;样品容器200;样品210;观察系统300;观察台310;椭偏光学组件320;CCD摄像机330;机架400;导轨410;基准台面420;储物格430;工作台440;丢弃口441;废弃收集箱450;电控系统500;运动系统600;机械臂610;第一部611;X向导轨612;第二部613;旋转盘700;吸头盒800;一次性吸头810;翻转装置900;活动件901;清洁系统1000;清洁台1010。

具体实施方式

现有的技术由于标记对试剂的要求复杂,操作步骤繁琐,定量困难,其标记容易造成交叉污染,多项标志物检测则需要长时间的繁琐劳动,和较高的费用,故难以推广。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蛋白质芯片分析仪,通过全自动控制的各个系统,免去了人力操作,提高了实验的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了一种全自动蛋白质芯片102分析仪,包括机架400、样品容器200、旋转盘700、翻转装置900、清洁系统1000、观察系统300、反应系统、电控系统500和运动系统600。

观察系统300、清洁系统1000、旋转盘700、翻转装置900、反应系统、运动系统600和电控系统500均与机架400连接。

机架400包括工作台440,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台114,反应台114与工作台440连接,运动系统600和反应系统均与电控系统500电连接,反应系统包括反应器100,观察系统300用于观察反应器100的反应情况,运动系统600包括用于进行实验操作的机械臂610,机械臂610用于将反应器100转移到反应台114,机架400还包括吸头盒800,吸头盒800用于放置一次性吸头810,样品容器200用于容纳样品210,样品210用于与反应器100接触并发生反应,机械臂610还用于抓取一次性吸头810并向反应器100内添加样品210。

机架400包括导轨410,机械臂610与导轨410滑动连接,电控系统500用于控制机械臂610沿导轨410滑动。

为了实现机械臂610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本实施例中的机械臂610包括第一部611和第二部613,第一部611与导轨410滑动连接,第一部611包括X向导轨612,X向导轨612沿机架400的高度方向设置,第二部613与X向导轨612滑动连接,电控系统500还用于驱动第二部613沿X向导轨612滑动。

吸头盒800与工作台440或机架400连接,吸头盒800存放有多个一次性吸头810,旋转盘700与工作台440转动连接,旋转盘700的顶部放置有至少一个样品容器200和至少一个反应器100,电控系统500还用于驱动旋转盘700转动,机械臂610还用于抓取一次性吸头810以提取样品210,并将样品210转移至反应器100,旋转盘700的转动中心线所在方向与机架400的高度方向平行。

利用旋转盘700的转动运动,可以调整位于旋转盘700上的样品容器200的位置。通过本方式,可在旋转盘700的上方设置多个样品容器200。由于机械臂610沿着导轨410滑动,因此,机械臂610的移动路径固定。当旋转盘700上设置多瓶样品容器200时,可以通过电控系统500驱动旋转盘700转动,使得样品容器200移动至机械臂610的下方,以便机械臂610提取样品210。

工作台440还设置有用于集中用掉的一次性吸头810的丢弃口441,机架400还包括废弃收集箱450,废弃收集箱450位于工作台440的底部,一次性吸头810能够从丢弃口441落入废弃收集箱450。

机架400还包括基准台面420和储物格430,储物格430设置在基准台面420的底部,工作台440设置在基准台面420的顶部。储物格430不但可以用于储存实验相关的物品,还利用了机架400的空间,提高基准台面420和工作台440的高度,也给回收系统提供了空间。

反应器10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芯片102和反应器主体104,芯片102的表面设置有生物活性探针,生物活性探针设置为多个阵列,每一个生物活性探针均对应一个蛋白质阵列微单元,生物活性探针用于结合目标分子并生成生物分子复合物,观察系统300用于观察生物活性探针的变化过程。机械臂610能够将芯片102与反应器主体104分离。

当感应表面与含有目标分子的溶液接触时,如果溶液中的目标分子与探针上的配基分子发生特异性结合,就会生成生物分子复合物,固体表面生物分子面密度发生变化,此变化可以通过椭偏光学成像系统高分辨地观测到。

翻转装置900用于翻转芯片102,翻转装置900与反应台114连接,翻转装置900包括可转动的活动件901,活动件901的转动中心线水平,芯片102能够通过翻转装置900旋转180°。

翻转装置900翻转芯片102,使得板状的多元蛋白芯片102的顶面和底面互换。翻转的意义在于,芯片102从反应器100中分离出来时的实际状态和芯片102在观察台310上的理想状态不同,如果没有经过翻转,会导致观察系统300得到的信息不准确。实用新型人没有直接改变反应器100的反应环境和观察系统300的布局,而是通过添加的翻转装置900来变换多元蛋白芯片102的角度,以便于观察反应结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观察系统300包括观察台310、椭偏光学组件320和CCD摄像机330,观察台310与机架400连接,观察台310用于放置反应后的反应器100,椭偏光学组件320用于扩展偏振光波并照射反应器100,CCD摄像机330由于探测反射光波中载有的样品210信息并以生成数字图像的形式进行储存。

CCD摄像机330是指带有CCD芯片102的摄像机。CCD是指电荷耦合器件。通过成像椭圆偏技术,研究人员能够实现超小块薄膜分析、原位椭偏测量、各种液体环境下的椭偏分析并且可以实现和多种技术联用。利用它来研究蛋白的结合时,实验者无需像荧光免疫法、酶联免疫法和放射免疫法那样对所检测的生物分子使用标记的第二抗体试剂,对待测生物分子活性无扰动和损伤。此外,检测的灵敏度高,能识别0.1nm的生物膜层变化。

在本实施例中,清洁系统1000与电控系统500电连接,清洁系统1000包括清洗台、氮气机、导管、注射泵和清洗液容器,导管的一端与清洗液容器连通,导管的另一端指向清洗台,注射泵用于将清洗液容器内的清洗液沿导管移动并冲洗清洗台,清洗台与工作台440连接,氮气机用于吹干位于观察台310上的反应器100,机械臂610还用于将反应后的反应器100移动到清洗台的顶壁进行冲洗,并将冲洗后的反应器100置于观察台310。

此外,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实验过程中的交叉感染,样品容器200、一次性吸头810和反应器100均为一次性用品。

本装置在工作时,先由电控系统500驱动各个部件单元是否满足检测条件,然后电控系统500驱动运动系统600工作,机械臂610将反应器100转移至反应台114。然后机械臂610再抓取一次性吸头810并吸取定量样品210,将样品210分配到酶联盒内,再将一次性吸头810丢入丢弃口441。再把PBST及去离子水分别加入反应器100内。反应系统包括蠕动泵115,电控系统500驱动反应系统工作,蠕动泵115作为动力源将样品210送至反应器100的芯片102上。待芯片102反应后,电控系统500先驱动机械臂610将芯片102从反应器100中单独拆除并转移至清洗台,再驱动清洁系统1000工作,冲洗掉芯片102表面的残留物,并将芯片102吹干。电控系统500驱动机械臂610运作,将芯片102转移至翻转装置900。电控系统500驱动翻转装置900运动翻转180°,使得芯片102的顶面和底面互换。互换完成后,机械臂610再将芯片102移动至观察台310,由观察系统300对芯片102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最后,机械臂610将芯片102和反应器100的反应器主体104丢弃至丢弃口441,完成实验或继续开始下一次实验。

如图4所示,整个实验过程中,为了便于机械臂610完成芯片102的转移,翻转装置900、旋转盘700、丢弃口441、反应台114、观察台310、吸头盒800和清洁台1010都位于机械臂610沿导轨410的运动路径的竖直下方。

实施例2

请参阅图5-图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反应器,包括芯片座101、第一反应膜103、反应器主体104和用于检测反应过程的芯片102。

芯片102固定在芯片座101的底部,第一反应膜103的顶壁与芯片102的底壁接触,反应器主体104的顶壁与第一反应膜103的底壁接触,反应器的主体设置有进液通道110和出液通道111,进液通道110和出液通道111均沿竖向贯穿反应器主体104,进液通道110的底部用于与反应液接触,第一反应膜103设置有引流腔109,进液通道110和出液通道111均与引流腔109连通。

通过设置的进液通道110和出液通道111来进行反应液的液体循环,吸液的动力可以通过外接蠕动泵来解决。反应膜与反应器主体104之间形成的引流腔109作为连通进液通道110和出液通道111的唯一路径,使得流过引流腔109的反应液均能够与第一反应膜103接触,使得第一反应膜103与反应液之间产生反应,便于观察,此外,稳定引入的反应液可以使得引流腔109内的反应持续发生,便于分析。

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中,反应器还包括第二反应膜106,第二反应膜106与反应器主体104的底壁贴合,出液通道111与第二反应膜106相接。

第二反应膜106用于进行另一步反应,使得本装置可以进行多次实验,且第二步的反应液是经过第一步的反应后的液体。多步反应的方式使得本装置的效率更高。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反应膜103和第二反应膜106均可以为PDMS膜。PDMS材料成本低,使用简单,同硅片之间具有良好的粘附性,而且具有良好的化学惰性。

反应器主体104还包括凸块105,凸块105设置在反应器主体104的底部,进液通道110贯穿凸块105。

凸块105的设置使得进液通道110的底部端口与出液通道111的底部端口存在高度方向上的差异,进而使得在吸取反应液时,反应液不会直接与第二反应膜106接触,便于规范反应液的路径。此外,凸出的凸块105也便于将进液通道110与反应液所在的容器连接。

进一步地,进液通道110为24个,出液通道111、引流腔109与进液通道110三者的数量一致,每个引流腔109同时连通一个出液通道111和一个进液通道110。凸块105的数量为4个且组成2个凸块组,每个凸块组均包括两个凸块105,同一凸块组内的两个凸块105之间均设置有一个第二反应膜106。

通过结构改进,提高了反应液的线路密度,且使得不同的反应液路径之间不会相互干扰,避免交叉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本装置的控制下的反应液的反应效率大大提高。

凸块105的数量增加,进液通道110的数量也能够进一步增加。在控制第二反应膜106的数量下还可以拥有更高的利用率。

此外,凸块组的数量和进液通道110的总数量还可以进行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动。只有一个凸块105或是只有一个进液通道110的情况也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芯片102为微流控芯片。进一步地,芯片102为石英或玻璃芯片,引流腔的表壁设置有由有机聚合物或蛋白质通过偶联剂键合而成的修饰层。

微流控芯片具有液体流动可控、消耗试样和试剂极少、分析速度成十倍上百倍地提高等特点,它可以在几分钟甚至更短的时间内进行上百个样品的同时分析,并且可以在线实现样品的预处理及分析全过程。它的目标是把整个化验室的功能,包括采样、稀释、加试剂、反应、分离、检测等集成在微芯片上,且可以多次使用。

有机聚合物主要有聚乙烯醇、聚乙烯乙酸酯、羟乙烯纤维素、聚乙二醇、聚丙烯酰胺、聚糖等;蛋白质如牛血清白蛋白。修饰层能提升芯片检测反应的准确度。

此外,芯片102也可以为塑料芯片。为了更好的迎合本装置的需求,芯片可以进行等离子体处理、光照射处理、亲水性处理或疏水性处理。

通过本装置,可以进行配基的装配和特异性份子的结合反应,实施样品输运、表面格式化、配基组装、表面清洗、表面封闭和蛋白质反应等一系列实验步骤。

本实施例中的反应器为一次性使用,是独立的功能单元,可根据特定检测样本进行针对性设计,实现血检九项指标和肿瘤标志的同时检测,具备参比单元和隐性对照单元等的高通量反应单元。

实施例3

请参阅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反应器,包括芯片座101、第一反应膜103、反应器主体104、抓取孔107、蠕动泵和用于检测反应过程的芯片102。

芯片102固定在芯片座101的底部,第一反应膜103的顶壁与芯片102的底壁接触,反应器主体104的顶壁与第一反应膜103的底壁接触。反应器的主体设置有进液通道110和出液通道111,进液通道110和出液通道111均沿竖向贯穿反应器主体104,进液通道110的底部用于与反应液接触,第一反应膜103设置有引流腔109,进液通道110和出液通道111均与引流腔109连通。芯片座101的侧壁和反应器主体104的侧壁均设置有抓取孔107,芯片座101抓取孔107用于与支撑部件进行配合连接。在本实用新型的较优实施例中,反应器还包括第二反应膜106,第二反应膜106与反应器主体104的底壁贴合,出液通道111与第二反应膜106相接。

蠕动泵与出液通道111连接。蠕动泵提供了反应液流动的动力,保证反应液按照规划的路径流动。

抓取孔107用于固定本装置的位置,芯片座101和反应器主体104均设置有抓取孔107,使得在固定时可以提供作用力以保持芯片座101与反应器主体104之间的相对位置,避免芯片座101与反应器主体104之间松动,进而令反应液的路径产生混淆。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反应液吸取反应器,其与实施例2中的一次性反应液吸取反应器的区别在于进料通道和出料通道的设置方式不同,其余内容参阅实施例2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进料通道包括第一进料通道112和第二进料通道113两部分,其中,第一进料通道112供操作人员进样,而第二进料通道113竖向设置并与出料通道111并排设置。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二进料通道113为四个相互平行的通道,图11中的箭头代表反应液的流动方向。首先反应液从第一进料通道112加入,其后在设置于出料通道111末端的动力带动下,第一进料通道112中的反应液进入第二进料通道113中,并与第一反应膜103反应,其后通过出料通道111被抽出。本实施例中,出料通道111同样为4根,每根出料通道111与一个第二进料通道113对应。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一次性反应液吸取反应器,其与实施例2中的一次性反应液吸取反应器的区别在于进料通道110和出料通道111的设置方式不同,其余内容参阅实施例2即可,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图中箭头方向代表反应液在反应器中的流向,其中,第一反应膜103设置于反应器主体104上端,第二反应膜设置于反应器主体104下端,进料通道110和出料通道111于反应器主体104内来回往复设置,且往复设置的流体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反应膜103和第二反应膜106接触,这样反应液在被出料通道111处的动力带动下在进料通道110和出料通道111间的流体通道内来回往复的流动并与第一反应膜103和第二反应膜106接触反应,可以大幅提高反应液与第一反应膜103和第二反应膜106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果。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步骤、数字表达式和数值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装置,其实现原理及产生的技术效果和前述方法实施例相同,为简要描述,装置实施例部分未提及之处,可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相应内容。

在这里示出和描述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他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