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膜材异物缺陷的红外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39667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一种膜材异物缺陷的红外自动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膜材异物缺陷的红外自动检测装置,属于膜材检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膜材的生产虽然是在无尘室中完成,但因其附着异物而导致缺陷的现象仍不可避免。目前,检测这种缺陷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靠检查人员进行肉眼识别;另一类是靠CCD图像传感器摄像识别,主要是在被检查膜材的两边分别设有光源和CCD摄像仪,在二者之间再设有2片以尼克尔正交形式存在的检查用偏光片,使得该膜材从这两片偏光片中间通过(如果被检查膜材为偏光片时,则只需要使用一片检查用偏光片,且被检查偏光片与检查用偏光片呈尼克尔正交状态),通过CCD摄像仪拍摄的图像,可处理分析出异物的大小形状等信息。常见的是人工检查,由于检查人员长时间作业,可能会因疲惫等主观因素出现判断失误。CCD摄像仪检查亦会因仪器自身或数据处理系统等原因使得该种检查方式不够准确。因此,在膜材的生产过程中,由异物导致的不良,仍会因漏检而流入下一制程中,并给厂家造成损失。由此可见,异物缺陷的检查显得至关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膜材异物缺陷的红外自动检测装置,构造简单,无需设置其他辅助类检查用光学薄膜,光源的穿透性强,能准确定位膜材上异物位置,而且可实现自动标记膜材的异物缺陷,能够明显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生产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膜材异物缺陷的红外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膜材的定位装置,所述膜材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正对的红外发生管和红外接收管,所述红外接收管与红外图像生成模块相连,所述红外图像生成模块与控制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分别与自动标记模块和红外发生管相连。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成品的所述膜材的静态定位装置或包括用于放置在生产过程中行进的所述膜材的动态定位装置。

所述静态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膜材的上边框和下边框,所述下边框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膜材的底板,所述底板的外侧设置有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形挡板,所述第一环形挡板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上边框包括设置于所述膜材上表面上的顶板,所述顶板的外侧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二环形挡板,所述第二环形挡板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钩,所述第二环形挡板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立柱。

所述弹性材料包括橡胶或树脂。

所述自动标记模块包括喷码装置,所述喷码装置内设置有标记物,可由控制模块控制喷码过程,实现膜材异物位置的自动标记。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CPU或MCU。

所述立柱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

所述动态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传输滚轮。

位于所述膜材上方的所述红外发生管或红外接收管的顶端对称式设置有至少两个吊环,位于所述膜材下方的所述红外发生管或红外接收管放置于平面上。

所述膜材包括偏光片,或单一的TAC膜、PVA膜、COP膜、PET膜、PMMA膜,或TAC膜、PVA膜、COP膜、PET膜、PMMA膜中的两种及以上组合而成的层叠体。

将成品偏光片夹持在静态定位装置上或被检查膜材行进至动态定位装置上时,均可使用红外自动检测装置检查。用透过性更强的红外发生管替换自然光源,CCD摄像仪改为红外接收管,使被检查用膜材在两者之间通过。其工作原理是用固定的红外发生管发出固定波长的红外光,该光穿透经过被检查膜材,其中部分红外光会被吸收(有无异物区域,对红外信号的吸收能力不同),由对面的红外接收管接收到剩余的红外信号,再由红外图像生成模块生成红外图像,红外图像由控制模块分析出有无异物或异物的大小及形状等信息,并可通过控制模块控制自动标记模块进行异物标记。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检查出膜材的异物缺陷,且具有构造简单,无需设置其他辅助类检查用光学薄膜,光源的穿透性强,能准确定位膜材上异物位置,而且可实现自动标记膜材的异物缺陷,能够明显提高检测准确度和生产效率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一种膜材异物缺陷的红外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膜材2的定位装置,所述膜材2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正对的红外发生管10和红外接收管11,所述红外接收管11与红外图像生成模块12相连,所述红外图像生成模块12与控制模块13相连,所述控制模块13分别与自动标记模块14和红外发生管10相连。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成品的所述膜材2的静态定位装置。

所述静态定位装置包括用于夹持所述膜材2的上边框3和下边框1,所述下边框1包括用于支撑所述膜材2的底板4,所述底板4的外侧设置有垂直向上延伸的第一环形挡板5,所述第一环形挡板5的外侧面上设置有卡槽,所述上边框3包括设置于所述膜材2上表面上的顶板7,所述顶板7的外侧设置有垂直向下延伸的第二环形挡板8,所述第二环形挡板8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卡槽相配合的卡钩9,所述第二环形挡板8由弹性材料制成;所述底板4的下表面设置有若干立柱15。

所述弹性材料为橡胶或树脂。

所述自动标记模块14包括喷码装置,所述喷码装置内设置有标记物,可由控制模块控制喷码过程,实现膜材异物位置的自动标记。

所述控制模块13为CPU。

所述立柱15的底端设置有万向轮16。

位于所述膜材2上方的所述红外发生管10或红外接收管11的顶端对称式设置有至少两个吊环17,位于所述膜材2下方的所述红外发生管10或红外接收管11放置于平面上。

所述膜材2为偏光片。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一种膜材异物缺陷的红外自动检测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膜材2的定位装置,所述膜材2的上下方分别设置有正对的红外发生管10和红外接收管11,所述红外接收管11与红外图像生成模块12相连,所述红外图像生成模块12与控制模块13相连,所述控制模块13分别与自动标记模块14和红外发生管10相连。

所述定位装置包括用于放置在生产过程中行进的所述膜材2的动态定位装置。

所述动态定位装置包括两个平行设置的传输滚轮6。

所述自动标记模块14包括喷码装置,所述喷码装置内设置有标记物,可由控制模块控制喷码过程,实现膜材异物位置的自动标记。所述控制模块13为MCU。

位于所述膜材2上方的所述红外发生管10或红外接收管11的顶端对称式设置有至少两个吊环17,位于所述膜材2下方的所述红外发生管10或红外接收管11放置于平面上。

所述膜材2为单一的TAC膜或TAC膜与PVA膜组合而成的层叠体。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