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70157发布日期:2018-06-01 21:42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实验器材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金属材料研究处于还比较落后的状态,其中金属材料的金相采集就是实验时主要的步骤之一,一般都会采用蔡司显微镜,需要采集的金相数量一般都较多,而蔡司显微镜的操作极其复杂,一般情况下会很难寻找到清晰额金相照片,通常由于操作这的技术不规范会造成采集效果差异极大,采集照片存在大量的划痕,腐蚀严重区域很明显,给实验的结果带来极大的影响,而且在操作者的繁琐操作过程中耽误了采集的时间,腐蚀时间较长对金属才材料腐蚀严重,不仅采集效率低而且效果差,严重时由于操作者的失误会损坏蔡司显微镜,因此,目前急需一种智能的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包括固定座和固定设置在固定座中间顶部的竖直架体以及前后延伸固定设置在竖直架体下侧的调节机体,所述竖直架体顶部右侧末端设置影像映射仪,所述竖直架体上侧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槽,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支撑板,所述第一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调接螺纹杆,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与所述支撑板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一导滑槽左侧内壁内,所述支撑板右侧末端固定连接变位平台,所述变位平台内设置平面切换驱动装置,所述调节机体包括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粗调机构和微调机构,所述粗调机构前侧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槽,所述第二导滑槽前侧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粗调机体,所述粗调机体内从上至下有序相连通设置第一空腔、第二空腔和第三空腔,所述第三空腔内设置切换驱动装置,包括前后延伸设置在第三空腔内的第二调节螺纹杆以及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二调节螺纹杆的第三电动机,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三空腔前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后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二电动机,所述第二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三空腔后侧内壁内,所述第三电动机上下侧分别动力连接向上延伸的第一旋转轴和向下延伸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顶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旋转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转轮,所述第三空腔底部后侧设置第二齿转轮,所述第二齿转轮下侧固定连接向下延伸并伸进第四空腔内的第三旋转轴,所述第四空腔顶部设置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上侧与所述第三旋转轴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空腔后侧设置第三锥齿轮,所述第三锥齿轮后侧固定连接向后延伸的第四旋转轴,所述第四旋转轴伸进第五空腔内并在后侧末端固定连接内防滑纹柱体,所述内防滑纹柱体与所述第五空腔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内旋转配合连接前后延伸并贯穿粗调机体的第一内螺纹柱,所述第一内螺纹柱螺纹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内的第一固定螺纹杆,所述第一内螺纹柱前侧固定设置第四锥齿轮,所述第四锥齿轮上下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四锥齿轮最大齿合圆伸进所述第三空腔内,所述微调机构包括后侧前后前后延伸的第三导滑槽以及与第三导滑槽滑动配合连接的微调机体,所述微调机体中心设置第四导滑槽,所述第四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一导滑块,所述第一导滑块后侧螺纹配合连接上下延伸的第三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三调节螺纹杆下侧末端与所述第四导滑腔下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调节螺纹杆顶部末端动力连接第四电动机,所述第四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四导滑腔底壁内,所述第一导滑块前侧嵌设第五电动机,所述第五电动机上侧动力连接第五锥齿轮以及下侧动力连接第六锥齿轮,所述第四导滑腔顶部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六空腔,所述第六空腔内设置第七锥齿轮,所述第七锥齿轮固定连接第二内螺纹柱,所述第二内螺纹柱前后延伸并旋转配合连接在第七空腔内,所述第七空腔与第六空腔相连通并左右前后延伸贯穿所述微调机体,所述第二内螺纹柱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伸的第二固定螺纹杆,所述第四导滑槽底部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八空腔,所述第八空腔内设置第八锥齿轮,所述第八锥齿轮固定连接前后延伸的旋转柱,所述旋转柱前侧中心设置内防滑纹孔,所述旋转柱贯穿所述微调机体并滑动配合连接第九空腔,所述第九空腔前后延伸并与所述第八空腔相连通,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承护装置。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平面切换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变位平台上侧内的第五导滑槽、第五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导滑块,所述第五导滑槽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四调节螺纹杆,所述第四调节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导滑块,所述第四调节螺纹杆前侧末端动力连接第六电动机,所述第六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五导滑槽前侧内壁内,所述第四调节螺纹杆后侧末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五导滑槽后侧内壁,所述第二导滑块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六导滑槽,所述第六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三导滑块,所述第六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五调节螺纹杆,所述第五调节螺纹杆与所述第三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与所述第六导滑槽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六调节螺纹杆右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七电动机,所述第七电动机嵌设在所述第六导滑槽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三导滑块上侧稳固凹槽。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第一固定螺纹杆前后两侧末端与所述第二导滑槽前后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纹杆前后两侧末端与所述第三导滑槽前后内壁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齿转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转轮直径,所述第二锥齿轮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锥齿轮直径,实现内防滑纹柱的快速转动,实现快速调节,所述第六锥齿轮直径小于所述第八锥齿轮直径。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影像映射仪通过集成电路分别与第六电动机和第七电动机、第三电动机、第五电动机电联。

作为优选地技术方案,所述承护装置包括减震板和降热片,所述减震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所述降热片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固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固定架体上侧设置第一导滑槽,第一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与设置在第一导滑槽内向右延伸的第一调节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第一导滑槽左侧内壁内嵌设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与第一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支撑板右侧末端固定连接变位平台,变位平台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五导滑槽,第五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二导滑块,第五导滑腔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四调节螺纹杆,第四调节螺纹杆与第二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第四调节螺纹杆前侧动力连接第六电动机,第六电动机嵌设在第五导滑槽前侧内壁内,第四调节螺纹杆与第五导滑槽后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二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六导滑槽,第六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导滑块和左右延伸的第五调节螺纹杆,第五调节螺纹杆与第三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第五调节螺纹杆右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七电动机,第七电动机嵌设在第六导滑槽右侧内壁内,第五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与第六导滑槽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在固定架体下侧设置前后延伸的调节机体,调节机体前侧设置粗调机构,粗调机构前侧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槽,第二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粗调机体,粗调机体内顶部设置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前后延伸并贯穿调节机体,调节机体内旋转配合连接第一内螺纹柱,第一内螺纹柱中心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伸的第一固定螺纹杆,第一内螺纹柱前侧固定设置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上下延伸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第二空腔贯穿第一空腔相连通设置,第二空腔下侧相连通设置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调节螺纹杆和第三电动机,第二调节螺纹杆与第三电动机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调节螺纹杆前侧末端与第三空腔前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二调节螺纹杆后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嵌设在第三空腔后侧内壁内,第三电动机上侧动力连接第一锥齿轮及下侧动力连接第一齿转轮,第三空腔下部后侧设置第二齿转轮,第二齿转轮下侧固定连接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向下伸进第四空腔内并在底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第四空腔后侧内设置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第三锥齿轮后侧固定连接向后延伸的第四旋转轴,第四旋转轴伸进第五空腔并在末端固定连接内防滑纹柱86,内防滑纹柱与第五空腔旋转配合连接,调节机体后侧侧设置微调机构,微调机构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三导滑槽,第三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微调机体,微调机体上侧设置前后延伸并贯穿微调机体的第七空腔,第七空腔前侧设置上下延伸并贯穿的第六空腔,第七空腔内旋转配合连接设置第二内螺纹柱,第二内螺纹柱中心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伸的第二固定螺纹杆,第二内螺纹柱前侧固定连接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上下延伸设置在第六空腔内,第六空腔下侧相连通设置第四导滑槽,第四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导滑块和后侧与第一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上下延伸的第三调节螺纹杆,第三调节螺纹杆顶部末端动力连接第四电动机,第三调节螺纹杆下侧末端旋转配合连接第四导滑槽底壁,第一导滑块前侧设置第五电动机,第五电动机顶部动力连接第五锥齿轮及下侧动力连接第六锥齿轮,第四导滑槽下侧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八空腔,第八空腔相连通并贯穿设置第九空腔,第九空腔前后延伸并贯穿微调机体,第九空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旋转柱,旋转柱在与第八空腔相连通处设置第八锥齿轮,旋转柱前侧中心设置内防滑纹孔,又因为影像映射仪与调节机体上侧各电动机电联,实现自动控制金属试样自动在物镜位置寻找采集位置,操作简单,智能化高,方便移动,实现第一齿转轮与第二齿转齿合以及第六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齿合,使内防滑柱和内防滑孔套接调节按钮并稳固调节,提高金属材料金相采集效率和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易于说明,本发明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外部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B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2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承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本发明的一种新型智能金属材料金相采集装置,包括固定座4和固定设置在固定座4中间顶部的竖直架体5以及前后延伸固定设置在竖直架体5下侧的调节机体6,所述竖直架体5顶部右侧末端设置影像映射仪52,所述竖直架体5上侧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导滑槽51,所述第一导滑槽51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支撑板513,所述第一导滑槽51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一调接螺纹杆512,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512与所述支撑板513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调节螺纹杆512左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一电动机511,所述第一电动机511嵌设在所述第一导滑槽51左侧内壁内,所述支撑板513右侧末端固定连接变位平台7,所述变位平台7内设置平面切换驱动装置,所述调节机体6包括设置在前后两侧的粗调机构8和微调机构9,所述粗调机构8前侧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槽81,所述第二导滑槽81前侧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粗调机体811,所述粗调机体811内从上至下有序相连通设置第一空腔82、第二空腔83和第三空腔84,所述第三空腔84内设置切换驱动装置,包括前后延伸设置在第三空腔84内的第二调节螺纹杆8411以及螺纹配合连接在第二调节螺纹杆8411的第三电动机842,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8411前侧末端与所述第三空腔84前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调节螺纹杆8411后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二电动机841,所述第二电动机841嵌设在所述第三空腔84后侧内壁内,所述第三电动机842上下侧分别动力连接向上延伸的第一旋转轴8423和向下延伸的第二旋转轴8424,所述第一旋转轴8423顶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锥齿轮8421,所述第二旋转轴8424底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一齿转轮8422,所述第三空腔84底部后侧设置第二齿转轮843,所述第二齿转轮843下侧固定连接向下延伸并伸进第四空腔85内的第三旋转轴8431,所述第四空腔85顶部设置第二锥齿轮851,所述第二锥齿轮851上侧与所述第三旋转轴8431底部末端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空腔85后侧设置第三锥齿轮852,所述第三锥齿轮852后侧固定连接向后延伸的第四旋转轴8521,所述第四旋转轴8521伸进第五空腔87内并在后侧末端固定连接内防滑纹柱体86 ,所述内防滑纹柱体86与所述第五空腔87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一空腔82内旋转配合连接前后延伸并贯穿粗调机体811的第一内螺纹柱821,所述第一内螺纹柱821螺纹配合连接左右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导滑槽81内的第一固定螺纹杆812,所述第一内螺纹柱821前侧固定设置第四锥齿轮831,所述第四锥齿轮831上下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二空腔83内,所述第四锥齿轮831最大齿合圆伸进所述第三空腔84内,所述微调机构9包括后侧前后前后延伸的第三导滑槽91以及与第三导滑槽91滑动配合连接的微调机体911,所述微调机体911中心设置第四导滑槽94,所述第四导滑槽94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一导滑块942,所述第一导滑块942后侧螺纹配合连接上下延伸的第三调节螺纹杆9411,所述第三调节螺纹杆9411下侧末端与所述第四导滑腔94下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三调节螺纹杆9411顶部末端动力连接第四电动机941,所述第四电动机941嵌设在所述第四导滑腔94底壁内,所述第一导滑块942前侧嵌设第五电动机9421,所述第五电动机9421上侧动力连接第五锥齿轮9422以及下侧动力连接第六锥齿轮9423,所述第四导滑腔94顶部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六空腔93,所述第六空腔93内设置第七锥齿轮931,所述第七锥齿轮931固定连接第二内螺纹柱921,所述第二内螺纹柱921前后延伸并旋转配合连接在第七空腔92内,所述第七空腔92与第六空腔93相连通并左右前后延伸贯穿所述微调机体911,所述第二内螺纹柱921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伸的第二固定螺纹杆912,所述第四导滑槽94底部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八空腔95,所述第八空腔95内设置第八锥齿轮951,所述第八锥齿轮951固定连接前后延伸的旋转柱961,所述旋转柱961前侧中心设置内防滑纹孔97,所述旋转柱961贯穿所述微调机体911并滑动配合连接第九空腔96,所述第九空腔前后延伸并与所述第八空腔95相连通,所述第一电动机511的外表面还设置有承护装置。

有益地,所述平面切换驱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变位平台7上侧内的第五导滑槽71、第五导滑槽71内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二导滑块72,所述第五导滑槽71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四调节螺纹杆712,所述第四调节螺纹杆712螺纹配合连接第二导滑块72,所述第四调节螺纹杆712前侧末端动力连接第六电动机711,所述第六电动机711嵌设在所述第五导滑槽71前侧内壁内,所述第四调节螺纹杆712后侧末端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五导滑槽71后侧内壁,所述第二导滑块72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六导滑槽724,所述第六导滑槽724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三导滑块723,所述第六导滑槽724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五调节螺纹杆722,所述第五调节螺纹杆722与所述第三导滑块723螺纹配合连接,所述第五调节螺纹杆723左侧末端与所述第六导滑槽724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所述第六调节螺纹杆723右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七电动机721,所述第七电动机721嵌设在所述第六导滑槽724右侧内壁内,所述第三导滑块723上侧稳固凹槽7234,实现自动控制金属式样在平面内任意切换位置,提高寻找金相的效率及质量。

有益地,所述第一第一固定螺纹杆812前后两侧末端与所述第二导滑槽81前后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螺纹杆912前后两侧末端与所述第三导滑槽91前后内壁固定连接,防止粗调机体811和微调机体911滑落。

有益地,所述第一齿转轮8422直径大于所述第二齿转轮843直径,所述第二锥齿轮851直径大于所述第三锥齿轮852直径,实现内防滑纹柱86的快速转动,实现快速调节,所述第六锥齿轮9423直径小于所述第八锥齿轮951直径,实现较慢的调节,提高微调精准度。

有益地,所述影像映射仪通过集成电路分别与第六电动机711和第七电动机721、第三电动机842、第五电动机9421电联,实现自动控制寻找采集位置和自动调节清晰度,提高采集效果。

有益地,所述承护装置包括减震板91和降热片90,所述减震板91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511的左端和右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511固定连接,所述降热片9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动机511的前端和后端且与所述第一电动机511固定连接,所述降热片90用以吸收并散发所述第一电动机511在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所述减震板91用以减少所述第一电动机511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从而防止所述第一电动机511在运行时产生的震动力过大而导致所述本装置抖动。

初始状态时,粗调机体811位于第二导滑槽81最前侧,第二电动机842位于第三导滑槽84 中部,使第一锥齿轮8421完全远离第四锥齿轮831,第一齿转轮8422完全远离第二齿转轮843,同时,微调机体911位于第三导滑槽91最后侧位置,第一导滑块942位于第四导滑槽94中部,使第五锥齿轮9422完全远离第七锥齿轮931,第六锥齿轮9423完全远离第八锥齿轮951。

当需要金相采集工作时,将装置整体搬移至蔡司显微镜旁,将装置固定在最佳位置,然后将所需采集的金相试样放置在固定凹槽7234内,此时,控制第一电动机511运转带动第一调节螺纹杆512旋转,使支撑板513向右移动并带动变位平台7右移,当变位平台7中心移动至物镜底部时,控制第一电动机511停止运转,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841运转带动第二调节螺纹杆8411旋转带动第三电动机842向前移动,使第一锥齿轮8421与第四锥齿轮831齿合,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841停止运转,控制第三电动机842运转带动第一锥齿轮8421旋转,第一锥齿轮8421带动第四锥齿轮831旋转,第四锥齿轮831带动第一内螺纹柱821旋转,使粗调机体811向后移动,当内防滑纹柱体86完全套接蔡司显微镜上的粗调旋钮时,控制第二电动机841停止运转,同时,控制第四电动机941运转带动第三调节螺纹杆9411旋转,第三调节螺纹杆9411带动第一导滑块942向上移动,使第五锥齿轮9422与第七锥齿轮931齿合,此时,控制第五电动机9421运转带动第五锥齿轮9422旋转,第五锥齿轮9422带动第七锥齿轮931旋转,第七锥齿轮931带动第二内螺纹柱921旋转,使微调机体911向前移动,当内防滑纹孔97完全套接蔡司显微镜上的微调旋钮时,控制第五电动机9421停止运转,此时,将显微镜上的倍数调节至所需倍数,然后通过影像映射仪在目镜投射金相影像,当影像不清楚时,由于影像映射仪与第六电动机711和第七电动机721电联,影像映射仪发送信号给第六电动机711和第七电动机721控制其自动运转,使第六电动机711可反向和正向旋转带动第四调节螺纹杆712正反向自动旋转,第四调节螺纹杆712带动第二导滑块72前后自由移动,第7电动机721可反向和正向旋转带动第五调节螺纹杆722正反向自动旋转,第五调节螺纹杆722带动第三导滑块723左右自由移动,从而带动金相试样在平面内自由移动,当影像映射仪中的金相影响比较干净时,发送信号自动控制第六电动机711和第七电动机721停止运转,此时,控制第二电动机841反向旋转带动第二调节螺纹杆8411反向旋转,使第三电动机842向后移动直至第一齿转轮8422与第二齿转轮843齿合,控制第二电动机841停止运转,同时,控制第四电动机941反向旋转带动第三调节螺纹杆9411反向旋转,第三调节螺纹杆9411带动第一导滑块942向下移动,使第六锥齿轮9423与第八锥齿轮951齿合,控制第四电动机941停止运转,同时,由于影像映射仪与第三电动机842电联,控制第三电动机842自动正反向运转带动第一齿转轮8422自由旋转,第一齿转轮8422带动第二齿转轮843自由旋转,第二齿转轮843带动第二锥齿轮851自由旋转,第二锥齿轮851带动第三锥齿轮852自由旋转,第三锥齿轮852带动内防滑纹柱体86自由旋转,从而自动调节粗调按钮,当影像映射仪上的影响进一步清晰时,影像映射仪发送信号控制第三电动机842停止运转,此时,由于影像映射仪与第五电动机9421电联,发送信号给第五电动机9421控制第五电动机9421正反向自由运转带动第六锥齿轮9423自由旋转,第六锥齿轮9423带动第八锥齿轮951自由旋转,第八锥齿轮951带动旋转柱961自由旋转,旋转柱961带动内防滑孔97自由旋转,从而带动微调按钮自动调节,直至影像映射仪内的影响达到最清晰时,采集金相照片。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通过固定架体上侧设置第一导滑槽,第一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与设置在第一导滑槽内向右延伸的第一调节螺纹杆螺纹配合连接,第一导滑槽左侧内壁内嵌设第一电动机,第一电动机与第一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动力连接支撑板右侧末端固定连接变位平台,变位平台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五导滑槽,第五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第二导滑块,第五导滑腔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四调节螺纹杆,第四调节螺纹杆与第二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第四调节螺纹杆前侧动力连接第六电动机,第六电动机嵌设在第五导滑槽前侧内壁内,第四调节螺纹杆与第五导滑槽后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二导滑槽内设置左右延伸的第六导滑槽,第六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三导滑块和左右延伸的第五调节螺纹杆,第五调节螺纹杆与第三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第五调节螺纹杆右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七电动机,第七电动机嵌设在第六导滑槽右侧内壁内,第五调节螺纹杆左侧末端与第六导滑槽左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在固定架体下侧设置前后延伸的调节机体,调节机体前侧设置粗调机构,粗调机构前侧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导滑槽,第二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粗调机体,粗调机体内顶部设置第一空腔,第一空腔前后延伸并贯穿调节机体,调节机体内旋转配合连接第一内螺纹柱,第一内螺纹柱中心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伸的第一固定螺纹杆,第一内螺纹柱前侧固定设置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上下延伸设置在第二空腔内,第二空腔贯穿第一空腔相连通设置,第二空腔下侧相连通设置第三空腔,第三空腔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二调节螺纹杆和第三电动机,第二调节螺纹杆与第三电动机螺纹配合连接,第二调节螺纹杆前侧末端与第三空腔前侧内壁旋转配合连接,第二调节螺纹杆后侧末端动力连接第二电动机,第二电动机嵌设在第三空腔后侧内壁内,第三电动机上侧动力连接第一锥齿轮及下侧动力连接第一齿转轮,第三空腔下部后侧设置第二齿转轮,第二齿转轮下侧固定连接第三旋转轴,第三旋转轴向下伸进第四空腔内并在底部末端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第四空腔后侧内设置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齿合连接,第三锥齿轮后侧固定连接向后延伸的第四旋转轴,第四旋转轴伸进第五空腔并在末端固定连接内防滑纹柱86,内防滑纹柱与第五空腔旋转配合连接,调节机体后侧侧设置微调机构,微调机构内设置前后延伸的第三导滑槽,第三导滑槽内滑动配合连接设置微调机体,微调机体上侧设置前后延伸并贯穿微调机体的第七空腔,第七空腔前侧设置上下延伸并贯穿的第六空腔,第七空腔内旋转配合连接设置第二内螺纹柱,第二内螺纹柱中心螺纹配合连接前后延伸的第二固定螺纹杆,第二内螺纹柱前侧固定连接第七锥齿轮,第七锥齿轮上下延伸设置在第六空腔内,第六空腔下侧相连通设置第四导滑槽,第四导滑槽内设置滑动配合连接的第一导滑块和后侧与第一导滑块螺纹配合连接上下延伸的第三调节螺纹杆,第三调节螺纹杆顶部末端动力连接第四电动机,第三调节螺纹杆下侧末端旋转配合连接第四导滑槽底壁,第一导滑块前侧设置第五电动机,第五电动机顶部动力连接第五锥齿轮及下侧动力连接第六锥齿轮,第四导滑槽下侧相连通设置上下延伸的第八空腔,第八空腔相连通并贯穿设置第九空腔,第九空腔前后延伸并贯穿微调机体,第九空腔内旋转配合连接旋转柱,旋转柱在与第八空腔相连通处设置第八锥齿轮,旋转柱前侧中心设置内防滑纹孔,又因为影像映射仪与调节机体上侧各电动机电联,实现自动控制金属试样自动在物镜位置寻找采集位置,操作简单,智能化高,方便移动,实现第一齿转轮与第二齿转齿合以及第六锥齿轮与第八锥齿轮齿合,使内防滑柱和内防滑孔套接调节按钮并稳固调节,提高金属材料金相采集效率和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