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度检测仪干燥结构及应用的雾度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140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雾度检测仪干燥结构及应用的雾度检测仪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透射率检测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雾度检测仪干燥结构及应用的雾度检测仪。



背景技术:

透光率雾度检测仪用于一切透明、半透明平行平面样品(塑料板材、片材等)的透光率、雾度的测试、液体样品(水、饮料等)的浊度或澄明度测定。在测定液体样品时,通常将液体样品灌装在小支试管中,将小支试管置于光源处,通过观测通过试样的光通量与射到试样上的光通量之百分比,该百分比即为透光率,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百分比为雾度。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做法是在检测腔室内放置袋装的干燥剂。

在这种吸收多余水分的结构中,袋装干燥剂附近的干燥程度高、远离袋装干燥剂处的干燥程度相较于靠近袋装干燥剂处更低,整个检测腔室内的干燥程度不均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度检测仪干燥结构,其具有能够尽量保持检测腔室内各处干燥程度近似相等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雾度检测仪干燥结构,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上挖设有检测腔室,所述检测腔室内设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腔室侧壁上设有若干干燥管,所述检测腔室还设有腔室口,所述干燥管的一端连接有位于腔室口处的风口,干燥管自风口处向检测腔室内的侧壁处延伸,贴设于整个侧壁上,所述干燥管的另一端伸出腔室口,所述干燥管内装有干燥剂。

如此设置,由于干燥管分布在整个检测腔室内,故干燥剂分布在整个干燥腔室内。当干燥管中的干燥剂使用后需要更换新的干燥剂时,将干燥剂从伸出腔室口的一端排出,在风口处填充新的干燥剂,实现干燥管的重复利用,并且通过干燥管的大面积布置,保持检测腔室内各处干燥程度近似相等。

进一步设置:所述风口处连接有风管,所述风管一端连接风口,另一端连接至风机处。

如此设置,当需要排出使用过后的干燥剂时,通过启动风机,风机排出气流推动干燥剂,便于干燥剂从干燥管中排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干燥管背离风口的一端连接有按盖,所述按盖通过连接条与干燥管相连。

如此设置,使用干燥剂时,将按盖闭合,减少干燥剂漏出;当需要排出干燥剂时,将按盖打开,便于干燥剂和气流排出。

进一步设置:所述干燥管包括最外层的圆柱状管体,所述管体上挖设有吸湿孔。

如此设置,干燥剂从吸湿孔中将空气中的水分吸收。

进一步设置:所述干燥管内壁贴设有无纺布,所述干燥剂位于无纺布围出的空间中。

如此设置,无纺布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设置无纺布后,带有水分的空气既能够透过无纺布被干燥剂吸收,无纺布还能够减小干燥剂从干燥管上的吸湿孔中漏出的可能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干燥管自检测腔室的其中一处侧壁靠近腔室口引入,在该侧壁及其相邻侧壁上呈“S”状布置。

如此设置,“S”状的设置能够增大干燥管在检测腔室的侧壁上的所占面积,干燥管自身长度也变长,其内能够容纳的干燥剂变多,使吸湿能力更强。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雾度检测仪,其具有能够尽可能提高吸湿强度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雾度检测仪,带有如上述的雾度检测仪干燥结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干燥管长度长,其内装有干燥剂起到吸湿作用,并且干燥剂在使用过后,还能被排出,装入新的干燥剂,重复利用干燥管。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设备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干燥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中用于体现管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中A部放大图用于体现按盖的结构;

图5是实施例1中B部放大图用于体现进料口的结构。

图中,1、设备主体;2、检测腔室;3、检测装置;4、干燥管;41、管体;42、吸湿孔;5、腔室口;6、风口;7、侧壁;8、干燥剂;9、风管;10、风机;11、按盖;111、连接条;12、无纺布;13、盖子;14、总排管;15、进料口;16、进料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雾度检测仪干燥结构,如图1所示,位于设备主体1内,设备主体1中设有检测腔室2,待检测的液体就在检测腔室2中受检测。

如图1所示,检测腔室2设置为挖设在设备主体1上的矩形凹槽,矩形凹槽的底部设置检测装置3,为了减小检测装置3在检测腔室2内受液体蒸发产生的水蒸气的影响,在检测腔室2的侧壁7上还设有干燥管4。

如图1所示,检测腔室2的底壁相对的一面即为腔室口5,腔室口5处铰接有盖子13。在检测腔室2的四个侧壁7上贴设干燥管4,干燥管4呈“S”形贴设在侧壁7上,如图1和2所示,干燥管4靠近腔室口5的一端设置风口6,风口6为一段与干燥管4相连的管道,风口6从检测腔室2的侧壁7中穿过,并与风管9连接,风管9穿出设备主体1,直至连接至风机10的出风口处。干燥管4的另一端靠近检测腔室2的底壁处,该端同样从检测腔室2的侧壁7穿出,从设备主体1中穿过,引出设备主体1外。该端伸出设备主体1外处还连接有按盖11。

如图3所示,干燥管4包括管体41,管体41的外圆表面上设有吸湿孔42,吸湿孔42环形阵列在干燥管4表面。在干燥管4的内壁贴设一层无纺布12,在干燥管4内填充干燥剂8,干燥剂8采用圆球颗粒状的硅胶干燥剂8。

检测腔室2共有四面侧壁7,每个侧壁7上均设有一根“S”状布置的干燥管4,如图2和4所示,这些干燥管4带有风口6的一端向风管9处引出,均连接至风管9上。靠近检测腔室2底壁的一端也连接至一起,通过总排管14连通,按盖11即安装在总排管14伸出设备主体1的一端。按盖11为圆形盖,与干燥管4的直径相近,按盖11上设有连接条111,连接条111的两端分别固连于干燥管4和按盖11上。

需要使用干燥剂8时,将按盖11闭合于总排管14上;需要更换干燥剂8时,将按盖11打开,启动风机10,风机10产生气流,从风管9中流动至四根干燥管4中,推动干燥管4中的干燥剂8排出。

为了便于加入新的干燥剂8,如图2和5所示,在风口6处设有进料口15,进料口15上设有外螺纹,便于与进料盖16上的内螺纹相配合。进料口15竖直设置,伸出设备主体1的顶部。

需要添加新的干燥剂8时,拧开进料盖16,使用漏斗向进料口15中灌装新的干燥剂8即可。

实施例2:一种雾度检测仪,带有上述的雾度检测仪干燥结构。

上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