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5113阅读:867来源:国知局
一种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点检设备,具体是一种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手机的规模化生产,手机装配过程中器件与器件间的紧配、胶连都需要保压夹具进行长时间的保压,保压夹具的压力点检校准对手机保压的效果尤为重要。传统的保压夹具进行校准点检一般采用眼睛看、用卡尺量、用压力器测的方法,这种方法存在很多弊端:费时费力,效率低;合格率低,个体差异大;没有准确的数据记录,不易量化管理及追踪。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省时省力、效率高、合格率高、个体差异小、有准确的数据记录、容易量化管理及追踪的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包括保压夹具、压块、传动装置、人机界面、控制电路板、上端盖、下箱体、把手、第一启动开关、第二启动开关、复位开关、急停开关、保压夹具放置模组、数据储存模块;保压夹具放置在保压夹具放置模组上,所述传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同步轮和丝杆,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丝杆机构,压块安装在传动装置上端,保压夹具的位置与压块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压块内置压力传感器,所述下箱体上安装有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包括触摸屏,人机界面上设置有控制按键;下箱体上端连接有上端盖,上端盖上安装有第一启动开关、第二启动开关、复位开关和急停开关;所述下箱体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上设有主芯片,所述步进电机、人机界面、第一启动开关、第二启动开关、复位开关、急停开关和数据储存模块均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块包括两个压板以及安装在两个压板之间的压力传感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按键包括TP测试按键、压力调节按键、速度调节按键和时间调节按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芯片为STM32F103VET6芯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箱体上还安装有正常显示灯、异常显示灯和蜂鸣器,所述正常显示灯、异常显示灯和蜂鸣器均与控制电路板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储存模块包括USB检测模块、切换开关模块、数据协议转换模块、外部PC接口和存储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数据储存模块的存储空间有8G。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压力传感器采集压力数据,并将压力数据经过AD转换模块转换后传递至控制电路板,控制电路板接收和处理压力传感器传送过来的压力数据,将压力数据传递给人机界面,人机界面实时显示压力数据,控制电路板以每次检测到的数据对应的时间作为文件名,在存储器中创建一个新的txt文件将压力数据存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箱体的两侧均安装有把手,所述上端盖旋转连接在下箱体上端,且上端盖和下箱体通过卡扣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设计合理,具有省时省力、个体差异小的优点;可以解决了手机或平板组装工段的TP与前壳胶连工位保压夹具的点检问题,提高了保压夹具的点检速度;可达到压力均匀,提高合格率;不同类型保压夹具1可快速切换点检,高低速可调,提高效率;测试数据可查询,提高了后续数据的可追溯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的主视图。

图3为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的俯视图。

图4为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的侧视图。

图5为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6为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其中:1-保压夹具;2-压块;3-传动装置;4-人机界面;5-控制电路板;6-上端盖;7-下箱体;8-把手;9-第一启动开关;10-第二启动开关;11-复位开关;12-急停开关;13-保压夹具放置模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6,一种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包括保压夹具1、压块2、传动装置3、人机界面4、控制电路板5、上端盖6、下箱体7、把手8、第一启动开关9、第二启动开关10、复位开关11、急停开关12、保压夹具放置模组13、数据储存模块;保压夹具1放置在保压夹具放置模组13上,保压夹具1可以根据具体需要更换不同类型产品,所述传动装置3包括步进电机、同步轮和丝杆,步进电机通过同步带驱动丝杆机构,步进电机执行拆屏动作,压块2安装在传动装置3上端,传动装置3带动压块2前后移动,保压夹具1的位置与压块2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压块2内置压力传感器,优选的,所述压块2包括两个压板以及安装在两个压板之间的压力传感器;所述下箱体7上安装有人机界面4,人机界面4用于人机交互,人机界面4包括触摸屏,人机界面4上设置有控制按键,例如TP测试按键,可以实现不同产品的一键式切换,人机界面4上还可以设置压力调节按键、速度调节按键、时间调节按键,实现人机界面4进行压力、速度、时间的调节;下箱体7的两侧均安装有把手8;下箱体7上端连接有上端盖6,优选的,所述上端盖6旋转连接在下箱体7上端,且上端盖6和下箱体7通过卡扣固定,上端盖6上安装有第一启动开关9、第二启动开关10、复位开关11和急停开关12,双启动开关用于启动设备开始检测,急停开关12用于设备紧急制动;所述下箱体7内部安装有控制电路板5,控制电路板5上设有主芯片,优选的,所述主芯片为STM32F103VET6芯片,所述步进电机、人机界面4、第一启动开关9、第二启动开关10、复位开关11、急停开关12和数据储存模块均与控制电路板5连接;所述数据储存模块的存储空间有8G,数据储存模块具有8G的大容量存储空间,能够脱离PC机独立储存测试的压力数据,大约能存储100万个数据;所述下箱体7上还安装有正常显示灯、异常显示灯和蜂鸣器,所述正常显示灯、异常显示灯和蜂鸣器均与控制电路板5连接。

控制电路板5的主要功能是:一、控制步进电机的智能运动;二、接收和处理压力传感器传送过来的压力数据,将压力数据传递给人机界面4,人机界面4实时显示压力数据,控制电路板5将压力数据写入存储器,已备后续查询;三、控制电路板5还接收人机界面4传送过来的控制命令及其他数据;控制电路板5是整个设备的核心,负责协调与处理各个分模块的数据,各个分模块的具体功能及其实现,描述如下:

1)水平运动控制部分实现

控制电路板5输出控制脉冲,经过脉冲输出脉冲模块隔离后,输入到步进电机的驱动器,由步进电机驱动器控制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运动,步进电机的正反转运动通过同步带驱动丝杆机构,将电机的正反转运动转为压块的水平运动,这样可以通过控制输出脉冲的个数达到精确控制压力的大小,水平运动过程中先高速,后低速,且每次点检完成后压块都会停留在低速起点处,从而减少了第二次点检的运动距离;

2)人机界面4

人机界面4是通过一个3.5寸的触摸屏来实现的,人机界面4的主要功能是:显示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到的压力值,设定实际控制压力的设定值及偏差值,设定产品前后运动的高速距离和低速距离,步进电机水平运动的速度值,生产的产品总量,设备运行时钟,压力值的快速校准等;

3)压力采集模块

压力的采集是由压力传感器将压力数据转为相应的模拟信号,该模拟信号经过AD转换模块,将模拟量转为数字量并传递至主芯片处理;

4)文件的创建

控制电路板5每次检测到的数据都有对应的时间,以时间作为文件名,在存储器中创建一个新的txt文件,如在2016年5月18号22点30分38秒则创建的文件名称是2016518223038.txt,txt文件里面就是对应的压力值,这样方便后续数据的对比及追溯;

5)数据储存模块

所述数据储存模块包括USB检测模块、切换开关模块、数据协议转换模块、外部PC接口和存储器;USB检测模块实时检测外部USB接口是否连接到外部PC,如果有连接到外部PC,则控制电路板5控制切换开关模块,在外部PC与存储器之间建立连接,这样外部PC机就可以直接高速访问查询存储器中的历史数据;如果没有连接外部PC机,则控制电路板5控制切换开关模块,将数据转换模块与存储器建立连接,由控制电路板5将需要采集的压力数据通过数据转换模块写入到存储器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保压夹具1放到保压夹具放置模组13内,双手按第一启动开关9、第二启动开关10,压块2以高速向前运行到低速启动处;再次按第一启动开关9、第二启动开关10,压块2以低速向前运动,低速运行中如果压力值在25+/-3 N(可调),则保压5秒(可调),正常显示灯的灯亮,证明保压夹具1合格,压块2后退到低速起点位置,取下产品,准备下一次产品检测,若压力没有在25+/-3 N内则蜂鸣器报警,异常显示灯的灯亮,证明保压夹具1不良,压块2退回到低速起点处,取下产品,准备下一次产品检测;如果压力超过最大极限压力值35N(根据产品要求及传感器参数可自行设定,主要起到保护压力传感器及保压夹具的作用),保压夹具1直接复位,压块2运行至初始化原点处,准备下一次产品检测;整个系统可以同时保证两种不同类型产品的一键切换(将对应的参数输入保存起来),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成三种、四种或者更多。

该保压夹具压力点检设备设计合理,具有省时省力、个体差异小的优点;可以解决了手机或平板组装工段的TP与前壳胶连工位保压夹具的点检问题,提高了保压夹具的点检速度;可达到压力均匀,提高合格率;不同类型保压夹具1可快速切换点检,高低速可调,提高效率;测试数据可查询,提高了后续数据的可追溯性。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