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8473阅读: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属于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领域。



背景技术:

电阻应变片有多种形式,常用的有丝式和箔式。它是由直径为0.02~0.05mm的康铜丝或者镍铬丝绕成栅状夹在两层绝缘薄片中制成,用镀锡铜线与应变片丝栅连接作为应变片引线,用来连接测量导线。电阻应变片的测量原理为:金属丝的电阻值除了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之外,还与金属丝的长度,横截面积有关。将金属丝粘贴在构件上,当构件受力变形时,金属丝的长度和横截面积也随着构件一起变化,进而发生电阻变化。

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320621346.4的一种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其中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包括传感芯、智能模块,传感芯的一端与智能模块连接;所述传感芯由电阻丝和包覆在电阻丝外周的增强层组成,增强层可采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作;增强层的外周布置套管,套管的外周布置封装层,封装层可采用编织纤维复合材料制作;在封装层的两端,分别设置封装锚固点;所述智能模块由数据采集芯片和无线传感器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测量性能与监测精度得到改善与提高;抗腐蚀与耐久性提高;测量范围增大;数据采集与传输实现了智能化且检测费用低。但是本实用新型没有可通过无线信号连接的应变传感器,不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2、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长标距 应变传感器,其结构包括应变传感器、测距轮、电源线,所述应变传感器为矩形与测距轮活动连接并与外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测距轮设于应变传感器两侧与应变传感器活动连接,所述电源线一端连接应变传感器,另一端与外部通过电连接,所述应变传感器设有转动轴、计数模块、传感模块、通信模块、查看口、按钮,所述转动轴通过孔洞贯穿于应变传感器并连接测距轮设于应变传感器两端,计数模块与转动轴通过电连接并设于应变传感器内部,所述传感模块与计数模块通过电连接将数据传输至查看口,所述通信模块设于应变传感器内部并与外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查看口与应变传感器镶嵌并设于表面,所述按钮设于应变传感器表面并通过孔洞与应变传感器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测距轮设有滚轮连接口、槽口。

进一步地,所述滚轮连接口与转动轴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轴通过孔洞贯穿于滚轮连接口。

进一步地,所述槽口与测距轮镶嵌。

进一步地,所述应变传感器左右侧设有两个测距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设有可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传输数据至电脑上的应变传感器,方便查看和保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变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模块功能图。

图中:应变传感器-1、测距轮-2、电源线-3、转动轴-10、计数模块-11、传感模块-12、通信模块-13、查看口-14、按钮-15、滚轮连接口-2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其结构包括应变传感器1、测距轮2、电源线3,所述应变传感器1为矩形与测距轮2活动连接并与外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测距轮2设于应变传感器1两侧与应变传感器1活动连接,所述电源线3一端连接应变传感器1,另一端与外部通过电连接,所述应变传感器1设有转动轴10、计数模块11、传感模块12、通信模块13、查看口14、按钮15,所述转动轴10通过孔洞贯穿于应变传感器1并连接测距轮2设于应变传感器1两端,计数模块11与转动轴10通过电连接并设于应变传感器1内部,所述传感模块12与计数模块11通过电连接将数据传输至查看口14,所述通信模块13设于应变传感器1内部并与外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查看口14与应变传感器1镶嵌并设于表面,所述按钮15设于应变传感器1表面并通过孔洞与应变传感器1间隙配合,所述测距轮2设有滚轮连接口20、槽口21,所述滚轮连接口20与转动轴10相连接,所述转动轴10通过孔洞贯穿于滚轮连接口20,所述槽口21与测距轮2镶嵌,所述应变传感器1左右侧设有两个测距轮2。

在使用者需要对本实用产品智能长标距应变传感器进行使用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其产品的应变传感器1与测距轮2活动连接,内部设有转动轴10、计数模块11、传感模块12、通信模块13,通过转动轴10与测距轮2活动连接使计数模块11与传感模块12通过电连接使查看口14数据产生变化,通信模块13与外部通过信号连接将数据传输至电脑上,方便查看和储存。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应变传感器1又名长度应变传感器,适用于测量距离的一种应变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应变传感器1、测距轮2、电源线3、转动轴10、计数模块11、传感模块12、通信模块13、查看口14、按钮15、滚轮连接口20, 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没有可通过无线信号连接的应变传感器,不方便使用,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设有可通过无线信号连接传输数据至电脑上的应变传感器,方便查看和保存,具体如下所述:

所述应变传感器1设有转动轴10、计数模块11、传感模块12、通信模块13、查看口14、按钮15,所述转动轴10通过孔洞贯穿于应变传感器1并连接测距轮2设于应变传感器1两端,计数模块11与转动轴10通过电连接并设于应变传感器1内部,所述传感模块12与计数模块11通过电连接将数据传输至查看口14,所述通信模块13设于应变传感器1内部并与外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查看口14与应变传感器1镶嵌并设于表面,所述按钮15设于应变传感器1表面并通过孔洞与应变传感器1间隙配合。

A使用所述应变传感器1为矩形与测距轮2活动连接并与外部通过信号连接,可通过信号连接传输数据,方便保存查看;B未使用所述应变传感器1为矩形与测距轮2活动连接并与外部通过信号连接,不能通过信号连接传输,不方便使用;

综上所述应变传感器1为矩形与测距轮2活动连接并与外部通过信号连接,更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