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压内阻测量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5118阅读:55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压内阻测量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压内阻测量夹具。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用电压高、容电量大、长循环寿命、无记忆效应、质量轻、工作范围宽等优点,目前市场对锂离子电池的性能以及容量要求越来越高。锂离子电池在包装出货前需进行电压内阻的检验。

对电池而言,放电性能是用户十分关心的问题,电压、内阻是衡量电阻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不同类型的电池组电压和内阻都不同,相同类型的电池组,由于内部化学特性差异,导致电压、内阻也不一样。因此,为了保证电池组性能,尤其是电池组的放电性能和循环次数,在电池组的生产过程中一般都要对电池组进行测电压、内阻操作。

现有的测内阻的夹具是测试探针或万用表笔,在测试电池组内阻、电压时,测试人员很难将电池组两端的极柱与测试或万用表笔对准,故测试人员往往感到操作不便利,检测效率不高,而且所测电池组内阻、电压准确度和精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电压内阻测量夹具,解决了现有测量夹具测试不准、效率不高的问题。

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压内阻测量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测量凹槽,测量凹槽内设有两个硅胶板,测量凹槽内还设有极耳隔板,极耳隔板置于两个硅胶板中间,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气缸固定板,气缸固定板上设有气缸,气缸下方连有测量支座,测量支座上设有通孔,测量支座下端面设有测量压片座,测量压片座置于通孔下方,测量压片座内设有测量压片,所述测量压片由镀金片Ⅰ和镀金片Ⅱ组成,镀金片Ⅰ和镀金片Ⅱ下端均设有凸齿;所述测量压片上端设有套管,套管一端与测量压片相连、另一端穿过测量压片座置于通孔内。

所述测量压片座内设有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套孔Ⅰ,测量压片座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测量压片座封闭的端面上设有凸台,凸台置于通孔内,凸台上设有与套孔Ⅰ上下对应设置的套孔Ⅱ。

所述套管的一端穿过套孔Ⅰ和套孔Ⅱ置于通孔内,套管上设有限位片,限位片置于凸台上方、与凸台相配合。

所述套管内设有弹簧,弹簧的端部与测量压片相连。

所述测量压片座设置为2个,每个测量压片座下均设有测量压片。

所述套孔Ⅰ和套孔Ⅱ的内径一致且大于套管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镀金片对电池极耳进行测量,能够大大提高测量准确率;同时采用硅胶板,能够有效防止压痕的产生,对后续测量造成一定的影响;本实用新型采用点接触代替传统的面接触,能够有效避免极耳上的脏东西或氧化层影响测量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测量支座和测量压片的装配示意图;

图3是测量压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测量压片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测量压片座的俯视图;

图6是测量压片座的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6所示,一种电压内阻测量夹具,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测量凹槽,测量凹槽内设有两个硅胶板2,测量凹槽内还设有极耳隔板1,极耳隔板1置于两个硅胶板2中间,所述底座上还设有气缸固定板4,气缸固定板4上设有气缸5,气缸5下方连有测量支座3,测量支座3上设有通孔3-1,测量支座3下端面设有测量压片座6,测量压片座6置于通孔3-1下方,测量压片座6内设有测量压片7,所述测量压片7由镀金片Ⅰ7-1和镀金片Ⅱ7-2组成,镀金片Ⅰ7-1和镀金片Ⅱ7-2下端均设有凸齿8;所述测量压片7上端设有套管9,套管9一端与测量压片7相连、另一端穿过测量压片座6置于通孔3-1内。

所述测量压片座6内设有调节板6-3,调节板6-3上设有套孔Ⅰ6-4,测量压片座6一端开口、一端封闭,测量压片座6封闭的端面上设有凸台6-1,凸台6-1置于通孔3-1内,凸台6-1上设有与套孔Ⅰ6-4上下对应设置的套孔Ⅱ6-2。

所述套管9的一端穿过套孔Ⅰ6-4和套孔Ⅱ6-2置于通孔3-1内,套管9上设有限位片9-1,限位片9-1置于凸台6-1上方、与凸台6-1相配合。

测试时,将锂电芯极耳放置在测量压片7下方,所述测量压片座6设置为2个,每个测量压片座6下均设有测量压片7。利用极耳隔板1将正负极耳隔开,防止测量时短路,镀金片能够准确测量电压内阻,每个测量压片7由镀金片Ⅰ7-1和镀金片Ⅱ7-2组成,前后两个镀金片的设置能够有效防止测量时机器故障,造成的其中一个镀金片与极耳接触不良,造成的测量结果不准。同时由于极耳上有脏东西或者有氧化层,如果测量压片直接与极耳面接触会造成测量不准,因此在镀金片Ⅰ7-1和镀金片Ⅱ7-2下端均设有凸齿8,凸齿8的设置使得镀金片与极耳在测量时属于点接触,准确测量。

电池芯极耳固定好位置之后,启动气缸5,气缸5带动测量支座3向下移动,测量压片座6固定在测量支座3的下端面,且测量压片座6位于通孔3-1下方,与通孔3-1的大小相配合,测量压片座6在测量支座3的带动下向下移动,移动到一定位置时,测量压片座内设置的调节板6-3触碰到测量压片上端,同时下压测量压片向下移动进而接触到极耳,镀金片Ⅰ7-1和镀金片Ⅱ7-2下端与极耳接触时,为防止两个镀金片突然接触极耳对极耳造成破坏,在套管9内设有弹簧,弹簧的端部与测量压片7相连,弹簧能够缓冲一部分的作用力。

所述套孔Ⅰ6-4和套孔Ⅱ的内径一致且大于套管9的外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