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的工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8511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的工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耐老化试验领域,涉及一种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的工位装置。



背景技术:

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是GB16916.1、GB16917.1标准中必不可少的一项试验,在进行此试验之前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已通过了相关试验,而本试验目的是验证电子元件能否满足长期正常工作的要求。

试验参数:三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分别安装在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装置的三个工位(三个工位串联连接在一个电源)上,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通以额定电流,在40℃±2℃的周围温度下放置168小时,电子元件上的电压为额定电压的1.1倍。

试验要求:至少有两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完成上述条件的168小时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

然而,现有的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装置基本上都是三工位串联连接并共用一个电源,在进行上述168小时通流试验过程时,会出现某个工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由于干扰、电压波动导致断路器误动作而脱扣,造成整个试验回路断开,影响其他工位的通流试验。

针对此情况解决方法有(1)把三个工位独立分开并给每一个工位提供一个独立电源,在出现某个工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由于干扰、电压波动导致断路器误动作而脱扣,这样子就不会影响其他工位的试验;(2)在三个工位串联连接在一个电源的基础上,在每一个工位旁边安装一个光电传感器并给每一个工位并联一个接触器,在出现某个工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由于干扰、电压波动导致断路器误动作而脱扣时,通过光电传感器、接触器、以及PLC的相关动作可以做到整个回路不中断通流试验,从而不影响其他工位的试验。

以上两种方法第一种成本高、构成复杂、安装时间长、且占空间;第二种方法成本低、构成简单,安装操作简便、且占空间小。综合比较后采取第二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的工位装置,用于解决多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串联起来进行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时出现某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突然分断造成试验中断问题,使得整个耐老化试验能够自动完整的进行下去。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的工位装置,包括串联并接在一个电源两端的多个试品工位,每一个试品工位的旁边安装一个光电传感器,每一个试品工位两端并联一个接触器,光电传感器和接触器均连接控制器,控制器用于采集多个光电传感器感应到的试品工位上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手柄位置信号,并发出指令分别控制单个接触器闭合。

所述的控制器为PLC。

所述的光电传感器位置可调,根据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手柄的位置进行上下、左右、前后调节。

所述的控制器还与触摸屏连接,触摸屏用于实时观测试验各个工位的工作状态。

所述的试品工位设置三个,通过三相四线电缆把三个试品工位串联起来并接在一个电源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的工位装置的工装三工位上安装光电传感器和接触器,通过硬件上增加了光电传感器、接触器以及软件上PLC的程序控制,当出现某个工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由于干扰、电压波动导致断路器误动作而脱扣时,通过光电传感器、接触器、以及PLC的相关动作可以做到整个回路不中断通流试验。从而给出了一种解决三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串联起来进行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时出现某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突然分断造成试验中断问题的方法,这种方法简便、有效、易于控制,最重要的是能够满足标准的要求,使得整个试验能够自动完整的进行。具体优点如下:

1)投入成本较低、构成简单,安装简便、所占空间小,维护费用低且易于维护。

2)光电传感器、接触器的控制操作可方便的通过程序实现,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3)由于光电传感器的使用,在触摸屏上可实时观测到试验各个工位的工作状态。

4)完全满足试验标准的要求,整个试验能够自动完整的进行。

进一步,三个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三个工位旁边,可根据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手柄的位置进行上下、左右、前后调节,以便于正确的感应手柄位置给PLC;三个接触器分别并联在三个工位的后面。

进一步,由于光电传感器的使用,试验人员可以在触摸屏上实时观测到试验各个工位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带光电传感器和接触器的工装(串联三工位);

图2为带光电传感器和接触器的工装(串联三工位)。

图中:QF1、QF2、QF3为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S1、S2、S3为断路器手柄,G1、G2、G3为光电传感器,J1、J2、J3为接触器;

图3光电传感器、接触器动作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应用在GB16916.1、GB16917.1标准中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针对三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串联起来进行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时出现某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突然分断造成试验中断问题,提供了一种方便可靠的解决办法,使得整个试验能够自动完整的进行。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的工位装置工装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现有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的工位装置:三相四线电缆把三个试品工位串联起来并接在一个电源的两端(见图1)。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子元件耐老化试验的工位装置,具体的改进是:在每一个工位的旁边安装一个光电传感器(G1、G2、G3);同时在每一个工位的后边并联一个接触器(J1、J2、J3)。三个光电传感器分别安装在三个工位旁边,可根据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手柄的位置进行上下、左右、前后调节,以便于正确的感应手柄位置给PLC;这种光电传感器分为光电发射端和感应端,发射端持续发射光电信号,这样就可以给PLC提供试品(三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的位置信号,在试验过程中,若试品分断即操作手柄落下时会阻断光束,这时传感器会输出一个位置信号(分断或者闭合)给PLC,PLC发出指令控制接触器闭合。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在试验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如下:

三个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试品(闭合位置)在进行试验时,某个工位的剩余电流动作断路器受到干扰、电压波动导致断路器误动作而分断,此时该工位旁边的光电传感器立刻会给PLC一个信号(试品分断),PLC在接到信号后会给该工位接触器一个合闸信号,紧接着接触器闭合,同时会在触摸屏上给出几号工位试品“已分断”的提示,整个动作完成极快,试验回路电流就像是稍微波动了一下,完全符合标准的要求。

上述所有的动作都是通过PLC程序控制实现的,具体的程序流程可见图3,从流程图可知,当某工位试品手柄落下时,该工位后面的接触器就闭合,电流从接触器流过;当某工位试品手柄合上时,该工位后面的接触器就分断,电流从试品上流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解决方法简便、有效、易于控制,并且满足标准的要求。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仅限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的内容所做的等效变化和修饰,都应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