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OD回流消解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64152发布日期:2018-07-18 01:46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COD测试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OD回流消解仪。



背景技术:

COD是指化学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严格的条件下,水中的还原性物质在外加的强氧化剂的作用下,被氧化分解时所消耗氧化剂的数量。化学需氧量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污染的程度,这些物质包括有机物、亚硝酸盐、亚铁盐、硫化物等,但一般水及废水中无机还原性物质的数量相对不大,而被有机物污染是很普遍的,因此,COD可作为有机物质相对含量的一项综合性指标。

在对化学需氧量的测试中,通常采用COD回流消解仪来进行试验,现有的COD回流消解仪主要包括机身、回流管、电炉板。在进行试验时,先将水样放入磨口的锥形瓶中,再向锥形瓶中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和沸石,加入沸石后将磨口回流冷凝管与锥形瓶连接,从冷凝管上口缓慢的加入硫酸银溶液,晃动锥形瓶使溶液混匀,最后加热回流两小时。试验完成后计算样水中含氧量即可。

目前常用COD回流消解仪大体分为回流消解仪和恒温回流仪。回流消解仪采用蛇形冷凝回流管进行消解气体冷凝回流,虽然能够完成试验,但是回流消解仪底座太高,后期加硫酸-硫酸银以及消解完成后加纯水时不方便操作;恒温回流仪采用空气冷凝管,虽然能够完成试验,但是为加强冷凝效果,空气冷凝管基本设计为细长的玻璃柱,冷凝管过长使得后期向冷凝管内加试剂时不方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COD回流消解仪,具有降低冷凝管高度,方便后期添加化学试剂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COD回流消解仪,包括恒温回流仪和放置试样的容器,还包括冷凝装置和集水槽,所述冷凝装置包括冷凝管和制冷装置,所述冷凝管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进液口与制冷装置通过橡胶软管连通,出液口与集水槽通过橡胶软管连通,制冷装置与水源通过橡胶软管连通,所述冷凝管与容器插接,所述恒温回流仪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冷凝管位置的夹持装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当试验进行时,水源的水通入制冷装置制冷,再由橡胶软管从进液口通入冷凝管内对试样进行冷凝,冷凝完成后的水从出液口由橡胶软管通入集水槽内,制冷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冷凝管的冷凝效果,使得冷凝管的长度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减少,方便操作人员后期向冷凝管内加入试剂。

进一步,所述冷凝装置还包括循环泵,所述冷凝管的进液口与制冷装置通过橡胶软管连通,制冷装置与循环泵通过橡胶软管连通,循环泵与冷凝管的出液口通过橡胶软管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试验时,冷凝管内被加热的水从出液口流出,由橡胶软管通入循环泵中,从循环泵中离开的水再由橡胶软管通入制冷装置中,经制冷装置制冷后再度从进液口通入冷凝管内,实现水的循环利用,节约水资源。

进一步,所述冷凝管设置有多个,冷凝管间依次通过橡胶软管连通,第一个冷凝管的进液口与制冷装置通过橡胶软管连通,冷凝管间前一个冷凝管的出液口与后一个冷凝管的进液口通过橡胶软管连通,最后一个冷凝管的出液口与循环泵通过橡胶软管连通。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多个试验同时进行,提高了该COD回流消解仪的工作效率。

进一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架体和伸缩件,架体上设置有夹持冷凝管的试管夹,伸缩件的伸缩端与架体连接,伸缩件背离伸缩端的一端与恒温回流仪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试验前,伸缩件伸长,使架体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此时冷凝管离开容器,方便实验人员拿下容器或向容器内添加试样;试样加入完成后,伸缩件缩短回初始位置,此时,冷凝管与容器插接,架体的升降使得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减少。

进一步,所述试管夹与架体螺纹连接。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试管夹与架体螺纹连接,使得试管夹损坏时试管夹可拆卸并进行更换。

进一步,所述架体上开设有供试管夹插入的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侧壁上滑动穿设有垂直于安装孔轴线方向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远离安装孔的一端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与架体间通过拉簧连接,且拉簧套设在定位销上,所述试管夹上开设有可供定位销穿过的固定孔,定位销穿设于固定孔时,试管夹夹持的冷凝管竖直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安装试管夹时,拉动凸块,将试管夹开设固定孔的一端插入安装孔内,并使固定孔正对定位销设置,此时松开凸块,拉簧拉动凸块向安装孔方向移动,使定位销插入固定孔内固定试管夹的位置,减少了因再次安装试管夹时试管夹倾斜的现象。

进一步,所述伸缩件设置为气压缸。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气压缸运动平稳,可以提高冷凝管与容器插接时的准确性。

进一步,所述冷凝管远离容器的一端的开口呈漏斗状设置。

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漏斗状的开口方便操作人员向冷凝管内加入试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制冷装置的设置提高了冷凝管的冷凝效果,使得冷凝管的长度可以在适当的范围内减少,方便操作人员后期向冷凝管内加入试剂;

二、循环泵的设置使得水能够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伸缩件的设置使得操作人员无需手动将容器与冷凝管分开,减少操作人操作步骤;

四、冷凝管远离容器的一端的开口设置为漏斗状,方便操作人员加入试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COD回流消解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COD回流消解仪的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一种COD回流消解仪的试管夹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一种COD回流消解仪的试管夹安装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恒温回流仪;2、集水槽;3、容器;4、冷凝管;41、进液口;42、出液口;5、制冷装置;6、水源;7、循环泵;8、夹持装置;81、架体;811、试管夹;812、安装孔;813、定位销;814、凸块;815、拉簧;816、固定孔;82、伸缩件。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对本实用新型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好地理解。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一种COD回流消解仪,包括恒温回流仪1、放置试样的容器3、冷凝装置和集水槽2,冷凝装置包括多个冷凝管4、循环泵7和制冷装置5,冷凝管4远离容器3的一端的开口呈漏斗状设置,冷凝管4包括进液口41和出液口42,第一个冷凝管4的进液口41与制冷装置5通过橡胶软管连通,冷凝管4间前一个冷凝管4的出液口42与后一个冷凝管4的进液口41通过橡胶软管连通,最后一个冷凝管4的出液口42与循环泵7通过橡胶软管连通,最后一个冷凝管4的出液口42通过橡胶软管与集水槽2连通,循环泵7与制冷装置5通过橡胶软管连通,制冷装置5与水源6通过橡胶软管连通,冷凝管4与容器3插接,恒温回流仪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冷凝管4位置的夹持装置8。

试验的过程:实验前,封闭出液口42与集水槽2间的橡胶软管。试验时,使水源6的水通入制冷装置5进行制冷,制冷后的水由橡胶软管从进液口41通入冷凝管4内对试样进行冷凝,冷凝后的水从出液口42通入循环泵7内。当冷凝管4内的水可以进行循环使用时,封闭制冷装置5与水源6间的橡胶软管并使循环泵7开始工作,循环泵7使得冷凝后的水通入制冷装置5中,制冷装置5对水进行制冷后再次从进液口41通入冷凝管4内,完成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完成试验后,打开出液口42与集水槽2间的橡胶软管,使冷凝管4中的水排入集水槽2中,再对冷凝管4进行收集整理。

如图2所示,夹持装置8包括架体81和伸缩件82,架体81上螺纹连接有夹持冷凝管4的试管夹811,伸缩件82的伸缩端与架体81连接,伸缩件82背离伸缩端的一端与恒温回流仪1连接,本实施例中伸缩件82设置为气压缸。

在进行试验前,气压缸伸长,使架体81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此时冷凝管4离开容器3,方便实验人员拿下容器3或向容器3内添加试样;试样加入完成后,气压缸缩回初始位置,此时,冷凝管4与容器3插接,架体81的升降使得操作人员的操作步骤减少。

如图3所示,试管夹811与架体81螺纹连接,使得试管夹811损坏时试管夹811可拆卸并进行更换。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主要在于试管夹811与架体81间的连接关系不同: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架体81上开设有供试管夹811插入的安装孔812,安装孔812的侧壁上滑动穿设有垂直于安装孔812轴线方向的定位销813,定位销813远离安装孔812的一端设置有凸块814,凸块814与架体81间通过拉簧815连接,且拉簧815套设在定位销813上,试管夹811上开设有可供定位销813穿过的固定孔816,定位销813穿设于固定孔816时,试管夹811夹持的冷凝管4竖直设置。

安装试管夹811时,拉动凸块814,将试管夹811开设固定孔816的一端插入安装孔812内,并使固定孔816正对定位销813设置,此时松开凸块814,拉簧815拉动凸块814向安装孔812方向移动,使定位销813插入固定孔816内固定试管夹811的位置,减少了因再次安装试管夹811时试管夹811倾斜的现象。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