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83712发布日期:2018-11-09 18:26阅读:109来源:国知局
自动分析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具有流动池的自动分析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进行血液、尿等生物体样品中的特定成分的定性、定量分析的自动分析装置,其具备含有流动池型的检测器的流路机构。作为含有流动池检测器的流路结构,具有:用于吸引或吐出含有测量对象物的反应液、试剂等液体及空气的喷嘴、用于检测测量对象物的流动池检测器、用于产生吸引或吐出液体及空气用的压力差的注射器、用于排出检测结束后的液体和空气的排水管、以及连接喷嘴、流动池检测器、注射器、排水管的流路。

有时在流路还设有大气开放部。通过大气开放部,能够在流路内被水注满的情况下,保持流路内的水位平衡,保持从喷嘴到大气开放部的流路内液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25605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在流路设有大气开放部的情况下,存在由于从大气开放部等蒸发而流路内的液量减少,不能用水注满主流路的情况。若长时间持续该状态,则存在难以保持流动池的状态恒定的情况。

本发明通过用液体将检测流路内注满,从而保持流动池内的状态始终恒定。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用于解决上述课题的本发明的结构如下。

即,一种自动分析装置,其具备:包含容纳分析对象的液体的流动池的检测单元;位于上述流动池的上游且吸引导入流动池的液体的吸引喷嘴;位于上述流动池的下游,且向流动池供给液体的泵;连接上述流动池、上述吸引喷嘴以及上述泵的流路;电源;以及至少指示对上述泵的电源的切断的电源切断指示部,上述自动分析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控制部,在未接收来自上述电源切断指示部的电源的切断指示的情况下,进行第一液体供给处理,在接收到来自上述电源切断指示部的电源的切断指示的情况下,进行第二液体供给处理,向上述流动池供给液体。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保持免疫流动池内的状态始终恒定。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检测单元部的详细构造的图。

图3是表示储液槽单元的详细构造的图。

图4是表示储液槽单元的详细构造的图。

图5是表示向流动池流路供给液体、供水的流程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第一液体供给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第二液体供给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首先,使用图1,对本实施方式的自动分析装置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

在分析装置100连接有收置架101的架搬送部120,在架搬送部120配备有自动分析装置的电源接通指示部121及电源切断指示部122。电源接通指示部121及电源切断指示部122是操作人员可输入的按钮。此外,也可以在控制该自动分析装置的各机构动作的控制计算机123的显示部具备指示电源接通或电源切断的输入部。在架101架设有保持样品的样品容器102,通过架搬送线117,使其移动至样品分注喷嘴103的附近的样品分注位置。在恒温器盘104可设置多个反应容器105,可以进行用于使沿圆周方向设置的反应容器105分别移动至预定位置的旋转运动。

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搬送机构106可沿x轴、y轴、z轴三个方向移动,在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107、反应容器搅拌机构108、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废弃孔109、样品分注片安装位置110、恒温器盘104的预定部位的范围移动,进行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的搬送。

在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107设置有多个未使用的反应容器和样品分注片。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搬送机构106移动至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107的上方,下降而把持未使用的反应容器,然后上升,再移动至恒温器盘104的预定位置上方,下降,从而设置反应容器。

接着,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搬送机构106移动至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107的上方,下降而把持未使用的样品分注片,然后上升,移动至样品分注片安装位置110的上方,下降,从而设置样品分注片。

样品分注喷嘴103可转动及上下移动,在转动移动至样品分注片安装位置110的上方后,下降,将样品分注片压入并装配于样品分注喷嘴103的前端。装配有样品分注片的样品分注喷嘴103移动至被载置于搬送架101的样品容器102的上方,然后下降,对保持于样品容器102的样品进行预定量吸引。吸引了样品的样品分注喷嘴103在移动至恒温器盘104的上方后下降,将样品吐出至保持于恒温器盘104的未使用的反应容器105。当样品吐出结束时,样品分注喷嘴103移动至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废弃孔109的上方,将使用后的样品分注片从废弃孔废弃。

在试剂盘111设置有多个试剂容器118。在试剂盘111的上部设有试剂盘罩112,试剂盘111内部保持预定的温度。在试剂盘罩112的一部分设有试剂盘罩开口部113。试剂分注喷嘴114可旋转和上下移动,在旋转移动至试剂盘罩112的开口部113的上方后,下降,将试剂分注喷嘴114的前端浸渍于预定的试剂容器内的试剂,吸收预定量的试剂。然后,试剂分注喷嘴114在上升后,旋转移动至恒温器盘104的预定位置的上方,向反应容器105吐出试剂。

接受了样品和试剂的反应容器105通过恒温器盘104的旋转而移动至预定位置,通过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搬送机构106搬送至反应容器搅拌机构108。反应容器搅拌机构108通过对反应容器施加旋转运动,从而搅拌并混合反应容器内的样品和试剂。搅拌结束后的反应容器通过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搬送机构106返回恒温器盘104的预定位置。

通过在恒温器盘104及检测单元116间传输反应容器105的反应容器搬送机构115,把持反应容器105而上升,通过旋转移动将反应容器105搬送至检测单元116。在检测单元116内对反应容器进行分析。吸收了反应液的反应容器105通过恒温器盘104的旋转移动至预定位置,通过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搬送机构106,从恒温器盘104移动至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废弃孔109的上方,从废弃孔废弃。

接下来,使用图2,表示检测单元部的详细分析流程。

图2是表示分析装置的含有流动池检测器的流路结构及其周边部件的概略结构的图。检测单元及其附近具备用于吸引或吐出液体、空气的吸引喷嘴201、用于检测测量对象物的流动池检测器202、用于产生用于吸引或吐出液体、空气的压力差的注射器203、连接于注射器203的系统水供给泵204、用于排出液体、空气的排水管流路205、贮存并定期更换排出的液体的排水罐206、连接喷嘴和流动池检测器的入口连接部207的第一流路208、从流动池检测器的出口连接部209经由第一阀210与分支部211连接的第二流路212、在经由分支部211与注射器连接的第三流路213、从分支部211经由第二阀214与排水管205连接的第四流路216、设置于第二阀与排水管之间的大气开放部217、贮存由吸引喷嘴吸引的液体(反应辅助液)的液体容器218、向该容器供给反应辅助液(例如,稀释液、清洗液、试剂、系统水等)的流路219、用于废弃从该容器溢出的液体的流路220、清洗吸引喷嘴201的清洗槽221、将液体容器218保持于特定的位置的工作台222、反应容器设置部223、工作台驱动机构224。此外,将流路219、流路221、工作台222、反应容器设置部223、清洗槽221、工作台驱动机构224一并总称为储液槽单元230。

此外,图3及图4表示储液槽单元230的详情。

工作台222在其之上具有反应容器设置部223、液体容器218、清洗槽221,通过由工作台旋转机构301和工作台上下机构302构成的工作台驱动机构224而定位于期望的位置。工作台旋转机构301由使该工作台旋转的马达和将马达的驱动传递至工作台的旋转驱动带构成。工作台上下机构由使工作台沿上下方向移动的马达和将马达的驱动传递至工作台的上下驱动带构成。工作台222经由轴连接上下驱动带。

在工作台上下机构的上下驱动带安装有配重304作为工作台位置调整机构,在未对工作台上下驱动机构302供给电力时,通过自重防止工作台220沿铅垂方向向下下落。也就是,通过配重304,即使在未对工作台上下机构302供给电力的状态下,包含工作台220的储液槽单元230的重量和配重304的重量经由上下驱动带305而平衡,由此,工作台保持于恒定的上下位置。

图4是未使用配重304的情况下的储液槽单元230的结构图。替换配重,由弹簧306、弹簧保持部307、以及弹簧保持部308构成。弹簧保持部308连接于储液槽单元230的下端。另外,弹簧保持部307固定于预定的高度。

在未对工作台上下机构302供给电力的状态下,储液槽单元230自身的重量和被弹簧保持部308拉伸的弹簧306与返回原始形状的弹力平衡,从而液体容器保持部件不会沿铅垂方向向下移动,能够保持固定位置。

此外,工作台位置调整机构的结构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例,只要是在将电源切断(off)时也能够支撑储液槽单元230的重量的构造,也可以为其它结构。

此外,在主流路结构中,从吸引喷嘴到排水管的整个流路被固定,流动池检测器202相比吸引喷嘴201、泵204等其它机构固定于铅垂方向上方。将恒温器盘104上的预定的反应容器105传输至反应容器设置部223,通过工作台旋转机构301使工作台222旋转,使反应容器105移动至吸引喷嘴201的正下方。然后,使液体容器保持部件上下驱动机构302上升,将吸引喷嘴201插入反应容器105。吸引喷嘴201插入反应容器105后,通过注射器203,经由吸引喷嘴201将反应液输送至流动池检测器202内。在流动池检测器202内对通过吸引喷嘴201吸引的反应液进行分析。

接下来,使用图5至图7,对向流动池供给液体、供水的流程进行说明。

首先,判断是否对自动分析装置系统发出电源切断指示(步骤s501)。在未发出电源切断指示的情况下(工作状态的情况),判断在分析动作结束并进入待机后是否经过了固定时间(步骤s502),每固定时间实施第一液体供给处理(步骤s503)。因此,第一液体供给处理只要自动分析系统处于待机状态,便以固定时间间隔反复进行。

图6表示第一液体供给处理的详情。在第一液体供给处理中,装置的电源为接通(on),可以进行来自泵的供水,因此利用来自泵的供水向包含流动池的流路供给液体。因此,通过工作台旋转机构301,使工作台222旋转,使清洗槽221移动至吸引喷嘴201的整下(s601)。之后,通过工作台上下机构302使工作台上升,将吸引喷嘴201插入清洗槽221内(步骤s602)。使系统水供给泵204动作,经由来自注射器203的流路向吸引喷嘴201及排水管205侧双方供给系统水(步骤s603)。系统水的供给结束后,工作台上下机构302下降,从清洗槽221拔出吸引喷嘴201(步骤s604),进入待机(步骤s605)。

此外,上述的固定时间设为因从大气开放部214等的蒸发而不能使流路内被液体注满的时间以内,系统水供给量设为将从吸引喷嘴201连接至注射器203的流路的分支部211的区间、及从大气开放部217连接至注射器203的流路的分支部211的区间这两个区间被充分注满的量。通过第一液体供给处理,流路内始终为被液体注满的恒定状态。

另一方面,在对自动分析装置系统发出了电源切断指示的情况下,由于未对自动分析装置系统内的各机构供给电源,因此即使存在因从设于流路内的大气开放部等蒸发而液体消失的可能性,也无法通过泵向主流路内填充水。因此,在自动分析装置系统为停止状态且不对泵、马达供给电力无法工作的状态下,为了在发出电源切断指示后自动分析装置系统实际停止之前向流路内供给液体,实行第二液体供给处理(步骤s504)。

图7对第二液体供给处理进行叙述。首先,通过工作台旋转机构301,使工作台222旋转,使清洗槽219移动至吸引喷嘴201的正下方(步骤s701)。然后,通过工作台上下机构,将吸引喷嘴201插入清洗槽221内(步骤s702)。使系统水供给量泵204动作,经由来自注射器203的流路向吸引喷嘴201及排水管205侧双方供给系统水(步骤s703)。与步骤s703同时,从流路219向液体容器218供给系统水,利用系统水将容器内注满(步骤s704)。通过工作台旋转机构301,使被水注满了的具有足够的容积的液体容器218移动至吸引喷嘴201的正下方,通过工作台上下机构302,使吸引喷嘴201浸渍于液体容器218内系统水(步骤s705)。当步骤s705结束时,使自动分析装置系统的电源停止(步骤s505)。工作台通过工作台位置保持机构即使在未接通电源的状态也保持预定的位置,能够继续维持使吸引喷嘴201浸渍于液体容器218内系统水的位置。

通过第二液体供给处理,浸渍于液体容器218内系统水的吸引喷嘴201补充因从大气开放部214等的蒸发而损失的流路中的液体,从而能够将流路内始终被水注满。此外,本实施例中,工作台旋转机构301及工作台上下机构302使液体容器218及清洗槽221移动至吸引喷嘴201,但是,也可以在吸引喷嘴201侧添加旋转驱动机构、上下驱动机构以及上下位置保持机构。

符号说明

100—分析装置,101—架,102—样品容器,103—样品分注喷嘴,104—恒温器盘,105—反应容器,106—反应容器搬送机构,107—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保持部件,108—反应容器搅拌机构,109—样品分注片及反应容器废弃孔,110—样品分注片安装位置,111—试剂盘,112—试剂盘罩,113—试剂盘罩开口部,114—试剂分注喷嘴,115—反应容器搬送机构,116—检测单元,117—架搬送线,120—架搬送部,121—电源接通指示部,122—电源切断指示部,123—控制计算机,201—吸引喷嘴,202—流动池检测器,203—注射器,204—系统水供给泵,205—排水管流路,206—排水罐,207—入口连接部,208—第一流路,209—出口连接部,210—第一阀,211—分支部,212—第二流路,213—第三流路,214—第二阀,216—第四流路,217—大气开放部,218—液体容器,219—流路,220—流路,221—清洗槽,222—工作台,223—反应容器设置部,224—工作台驱动机构,230—储液槽单元,301—工作台旋转机构,302—工作台上下机构,304—配重,305—上下驱动带,306—弹簧,307—弹簧保持部,308—弹簧保持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