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及其光路切换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2336发布日期:2019-03-19 23:33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及其光路切换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图像识别设计,尤其涉及一种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及其光路切换装置,具体适用于兼具识别结果与识别成本,提高性价比。



背景技术:

目前,但凡自身温度高于绝对零度,该物体就能产生红外辐射,辐射出红外光。同时,根据物体辐射出的红外光能获得红外光谱,该红外光谱具有唯一性。现有技术常用该唯一性的特点对物体进行图像识别,并开发出多种识别方式,但在实际应用中,由于需求不同,如对识别率的要求不同,若一律都采用红外光谱的方式进行识别,不仅增加了识别成本,而且需要花费较长的识别时间,性价比不高。

公开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申请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性价比不高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及其光路切换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所述探测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像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一识别结果,若第一识别结果能达到期望识别率,则结束操作,若第一识别结果不能达到期望识别率,则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并将该第二识别结果作为最终识别结果,同时,结束操作。

所述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像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一识别结果是指:先通过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以获取第一红外图像,再在第一红外图像上提取第一感兴趣区,然后利用形状、灰度对第一感兴趣区进行识别,以获得第一识别结果。

所述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是指:先将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一分为二为甲束光、乙束光,再用甲束光以获得甲红外图像,然后在甲红外图像上提取甲感兴趣区,再将甲感兴趣区锁定至视场中心,然后用乙束光来测量锁定后的甲感兴趣区的红外光谱以获取红外光谱信息,再从红外光谱信息中提取光谱特征,然后对光谱特征进行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

所述将甲感兴趣区锁定至视场中心是指:利用目标跟踪与运动控制技术,将甲感兴趣区锁定在视场中心。

所述利用目标跟踪与运动控制技术是指:控制和调整扫描转镜的角度。

所述从红外光谱信息中提取光谱特征是指:通过光谱数据处理从红外光谱信息中提取波峰、波谷以得到光谱特征。

所述对光谱特征进行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是指:将获取的光谱特征与谱指纹库中的光谱特征进行一一比对,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

一种上述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所用的光路切换装置,所述光路切换装置包括透光槽与分光镜,该分光镜在透光槽内进行相对滑动,所述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入射至分光镜后,被分为相互分隔的甲束光、乙束光。

所述分光镜的周边嵌入平移框内,该平移框的底部与平移滑轨进行滑动配合,且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从平移框的旁侧穿经而过。

所述分光镜的周边嵌入旋转扇叶的顶部,该旋转扇叶的底部与驱动轴相连接,且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从旋转扇叶的旁侧穿经而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一种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及其光路切换装置中,包括依次进行的两种识别方法,即红外图像目标识别、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其中,红外图像目标识别优先使用,并以其识别结果来决定是否进行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只采用单一识别方法的缺陷,既能确保识别结果能够满足需求,又能避免浪费识别成本,延长识别时间,性价比大大提高。因此,本发明能兼具识别结果与识别成本,性价比较高。

2、本发明一种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及其光路切换装置中,所用的光路切换装置包括透光槽与分光镜,该分光镜在透光槽内进行相对滑动,应用时,若只需采用红外图像目标识别,则分光镜不运动,不与入射光接触,入射光为直通光路,若需要采用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则分光镜相对透光槽运动,并与入射光接触,以将入射光分为两个光束,直通光路变为分光光路。因此,本发明不仅能够在红外图像目标识别、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中进行切换,而且操作简易。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中分光镜的运行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分光镜与平移框的运行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的分光镜与旋转扇叶的运行示意图。

图中:透光槽1、分光镜2、平移框3、平移滑轨31、旋转扇叶4、驱动轴4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4,一种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所述探测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像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一识别结果,若第一识别结果能达到期望识别率,则结束操作,若第一识别结果不能达到期望识别率,则进入第二步;

第二步: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并将该第二识别结果作为最终识别结果,同时,结束操作。

所述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像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一识别结果是指:先通过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以获取第一红外图像,再在第一红外图像上提取第一感兴趣区,然后利用形状、灰度对第一感兴趣区进行识别,以获得第一识别结果。

所述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是指:先将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一分为二为甲束光、乙束光,再用甲束光以获得甲红外图像,然后在甲红外图像上提取甲感兴趣区,再将甲感兴趣区锁定至视场中心,然后用乙束光来测量锁定后的甲感兴趣区的红外光谱以获取红外光谱信息,再从红外光谱信息中提取光谱特征,然后对光谱特征进行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

所述将甲感兴趣区锁定至视场中心是指:利用目标跟踪与运动控制技术,将甲感兴趣区锁定在视场中心。

所述利用目标跟踪与运动控制技术是指:控制和调整扫描转镜的角度。

所述从红外光谱信息中提取光谱特征是指:通过光谱数据处理从红外光谱信息中提取波峰、波谷以得到光谱特征。

所述对光谱特征进行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是指:将获取的光谱特征与谱指纹库中的光谱特征进行一一比对,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

一种上述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所用的光路切换装置,所述光路切换装置包括透光槽1与分光镜2,该分光镜2在透光槽1内进行相对滑动,所述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入射至分光镜2后,被分为相互分隔的甲束光、乙束光。

所述分光镜2的周边嵌入平移框3内,该平移框3的底部与平移滑轨31进行滑动配合,且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从平移框3的旁侧穿经而过。

所述分光镜2的周边嵌入旋转扇叶4的顶部,该旋转扇叶4的底部与驱动轴41相连接,且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从旋转扇叶4的旁侧穿经而过。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一种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所述探测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

第一步: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像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一识别结果,若第一识别结果能达到期望识别率,则结束操作,若第一识别结果不能达到期望识别率,则进入第二步;所述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像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一识别结果是指:先通过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以获取第一红外图像,再在第一红外图像上提取第一感兴趣区,然后利用形状、灰度对第一感兴趣区进行识别,以获得第一识别结果;

第二步: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并将该第二识别结果作为最终识别结果,同时,结束操作;所述对待识别目标进行红外图谱关联目标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是指:先将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一分为二为甲束光、乙束光,再用甲束光以获得甲红外图像,然后在甲红外图像上提取甲感兴趣区,再将甲感兴趣区锁定至视场中心,然后用乙束光来测量锁定后的甲感兴趣区的红外光谱以获取红外光谱信息,再从红外光谱信息中提取光谱特征,然后对光谱特征进行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

实施例2: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将甲感兴趣区锁定至视场中心是指:利用目标跟踪与运动控制技术,将甲感兴趣区锁定在视场中心。所述利用目标跟踪与运动控制技术是指:控制和调整扫描转镜的角度。

实施例3: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所述从红外光谱信息中提取光谱特征是指:通过光谱数据处理从红外光谱信息中提取波峰、波谷以得到光谱特征。所述对光谱特征进行识别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是指:将获取的光谱特征与谱指纹库中的光谱特征进行一一比对,以获得第二识别结果。

实施例4:

基本内容同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

一种上述图谱融合智能目标探测方法所用的光路切换装置,所述光路切换装置包括透光槽1与分光镜2,该分光镜2在透光槽1内进行相对滑动,所述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入射至分光镜2后,被分为相互分隔的甲束光、乙束光。其中,分光镜2滑动时的驱动机构为以下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种:所述分光镜2的周边嵌入平移框3内,该平移框3的底部与平移滑轨31进行滑动配合,且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从平移框3的旁侧穿经而过。

第二种:所述分光镜2的周边嵌入旋转扇叶4的顶部,该旋转扇叶4的底部与驱动轴41相连接,且待识别目标所辐射的红外光从旋转扇叶4的旁侧穿经而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