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线束密封件防水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5389发布日期:2018-12-11 20:28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线束密封件防水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汽车线束密封件防水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连接器)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当线束穿过汽车的防火墙和车门处的钣金时,需要使用密封件进行过孔。线束密封件的主要作用是防止线束被钣金割破或者磨破,同时兼具防水防尘的效果,故在装配之前,需对其进行防水试验。

现有技术中的防水测试包括静态泡水测试、加压气密性测试和水管压力水冲水测试。汽车线束密封件主要遭受的是雨水或汽车清洗期间的水压负荷,所以只需要进行水管压力水冲水试验。

现有的汽车线束密封件防水试验装置有两种,其主要区别在于固定方式不同。第一种防水试验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钣金2、箱体3,、快速肘夹9和快速接头6,密封件5安装在钣金2上,钣金2通过快速肘夹9安装在箱体3上,通过快速接头6将箱体3抽真空后即可进行淋水试验,通过观察透明箱体判断密封件5是否漏水。该防水试验装置中的快速肘夹9是用螺丝固定在箱体3上,因为箱体3是亚克力(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即PMMA)普通硬质塑料,所以快速肘夹9锁紧受力时螺丝孔会出现滑牙、开裂等问题,无法保证该防水试验装置的密封性和使用寿命。

第二种防水试验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钣金2、箱体3、快速接头6和螺丝11,密封件5安装在钣金2上,钣金2通过螺丝11固定在箱体3上,固定螺丝11之间间距与该防水试验装置的密封性能成正比,所以装置在安装固定螺丝的时候费时费力,非常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线束密封件防水试验装置,即能满足较高标准的密封要求,也能够具有更高的锁紧力及循环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汽车线束密封件防水试验装置,依次包括回型盖板、钣金、箱体和底座,盖板压着钣金盖在箱体上,箱体安装在底座上。钣金中间设有安装孔,用于安装线束密封件并模拟车身安装环境。箱体和底座之间设有固定支撑柱,固定支撑柱和盖板之间通过快速肘夹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钣金外沿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箱体材质为透明亚克力材质。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箱体上设置有快速接头。

进一步地,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底座上设置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设计基础上增加了面板与固定支撑柱,保证了安装钣金与箱体的橡胶密封圈各个接触点锁紧力的平衡,可以达到高标准的密封要求。快速肘夹的U型勾与法兰座都是固定在面板上与固定支撑柱上,也保证了本实用新型能满足更高的锁紧力及循环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方案一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方案二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快速肘夹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密封圈示意图。

附图中

1、盖板 2、钣金 3、箱体

4、底座 5、密封件 6、快速接头

7、固定支撑柱 8、把手 9、快速肘夹

91、法兰座 92、U型勾 93、扣拉板

10、密封圈 11、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线束密封件防水试验装置,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回型盖板1、钣金2、箱体3和底座4,其中:盖板1压着钣金2盖在箱体3上,钣金2中间设有安装孔,安装孔上安装有需要进行防水试验的线束密封件5;箱体3侧面设置有一个快速接头6;在箱体3和底座之间设有8个固定支撑柱7,绕箱体3均匀分布;在底座侧面安装有便于搬运的把手8。

如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支撑柱7和盖板1之间通过快速肘夹9连接。固定支撑柱7上安装有法兰座91和U型勾92,盖板1侧面安装有扣拉板93,U型勾92扣在扣拉板93上即可实现快速链接。

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钣金2外沿设置有密封圈10。

在本实用新型中,箱体材质为透明亚克力材质。

使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防水试验的步骤是:首先将密封件5安装在钣金2上,并且清洁箱体3;然后将钣金2安装在箱体3上,盖上盖板1,扣上U型勾92将盖板1固定;最后通过快速接头6将箱体3抽真空,即可开始进行喷淋试验,通过透明的亚克力箱体3观察并判定密封件5是否渗漏水。

尽管上面对本实用新型说明性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只要各种变化只要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内,一切利用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实用新型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