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92595发布日期:2018-09-21 20:55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检测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屏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液晶屏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存在屏幕划伤、黑边不准确等质量问题,为了避免这些问题,对液晶屏的进行检测非常必要,传统的检测方式大多为人工检测,操作人员需要拿起液晶屏在灯光下仔细检测屏幕上是否有划痕,并且仔细对比屏幕黑边的宽度是否在标准范围以内,这样的检测方式会给操作人员的眼睛带来极大的伤害,而且无法保证每个屏幕的检测都能够完全符合标准,如果有不符合标准的液晶屏流入生产线就会造成后期的一系列问题,有鉴于此,所以继续设计一款能够检测液晶屏外观的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出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

上端面检测组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架上端,所述上端面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液晶屏上端面;

下端面检测组件,其位于所述上端面检测组件下方且与所述固定架连接,所述下端面检测组件用于检测液晶屏下端面;

机械手组件,其设于所述固定架一端,所述机械手组件用于带动液晶屏移动。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中,所述上端面检测组件包括:

第一连接板,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端;

第一发光单元,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第一影像单元,其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影像单元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内,第一影像单元用于收集液晶屏上端面的外观信息并于预设液晶屏上端面的外观信息相比对。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中,所述下端面检测组件包括:

第二连接板,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下端;

第二发光单元,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

第二影像单元,其一端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二影像单元另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内,第二影像单元用于收集液晶屏下端面的外观信息并于预设液晶屏下端面的外观信息相比对。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椭圆形通孔以及若干个第二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一椭圆形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上端,所述第一影像单元活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椭圆形通孔。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二连接板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三椭圆形通孔以及若干个第四椭圆形通孔,所述第三椭圆形通孔通过螺栓连接于所述固定架下端,所述第二影像单元活动连接于所述第四椭圆形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能够对液晶屏的外观信息进行收集并与预设信息进行比对,从而能够全方位的检测液晶屏的外观信息,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检测精度,避免不良品流入生产线,机械手组件能够自动取放液晶屏并带动液晶屏移动,避免检测时的意外刮伤会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的上侧位视图;

图3是图1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的左侧位视图。

图中,固定架1、上端面检测组件2、下端面检测组件3、机械手组件4、第一连接板5、第一发光单元6、第一影像单元7、第二连接板8、第二发光单元9、第二影像单元10、第一椭圆形通孔11、第二椭圆形通孔12、第三椭圆形通孔13、第四椭圆形通孔1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图3所示,本用于液晶屏的外观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架1;上端面检测组件2,其设于固定架1上端,上端面检测组件2用于检测液晶屏上端面;下端面检测组件3,其位于上端面检测组件2下方且与固定架1连接,下端面检测组件3用于检测液晶屏下端面;机械手组件4,其设于固定架1一端,机械手组件4用于带动液晶屏移动。

上端面检测组件2能够收集液晶屏上端面的外观信息(包括外观划痕以及屏幕黑边等),液晶屏上端面的外观信息收集完成后即将其发送至检测系统并与预设的液晶屏上端面外观信息进行比对,下端面检测组件3与上端面检测组件2的工作原理相同,如果两者信息对比一致即相当于液晶屏上下端面外观合格,如不一致,机械手就能够带动液晶屏移动至废料区并放下液晶屏,避免不良液晶屏流入后面的工作线,这样的检测方式能够极大程度的减少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能够保证液晶屏的检测精准无误。

机械手组件4能够带动液晶屏移动,下端面检测组件3位于上端面检测组件2下端,所以机械手组件4能够带动液晶屏移动至下端面检测组件3与上端面检测组件2之间,这样上端面检测组件2与下端面检测组件3就能够同时对液晶屏的上下两端面进行检测,节省工作时间,增加检测效率。

上端面检测组件2包括:第一连接板5,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架1上端;第一发光单元6,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第一影像单元7,其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第一影像单元7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发光单元6内,第一影像单元7用于收集液晶屏上端面的外观信息。

下端面检测组件3包括:第二连接板8,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固定架1下端;第二发光单元9,其一端可拆卸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第二影像单元10,其一端活动连接于第一连接板5,第二影像单元10另一端插设于第一发光单元6内,第二影像单元10用于收集液晶屏下端面的外观信息。

第一发光单元6和第二发光单元9分别用于照亮液晶屏的上下两端面,方便第一影像单元7和第二影像单元10收集液晶屏的上下端面的外观信息。

本申请中第一影像单元7以及第二影像单元10均采用摄影机,但第一影像单元7以及第二影像单元10并不局限于摄影机,摄影机能够采集液晶屏的外观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检测系统与预设液晶屏外观信息进行对比,当两者信息一致时即代表液晶屏的外观符合要求,如不一致,机械手组件4就带动液晶屏移至液晶屏废料区,即完成检测。

第一连接板5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一椭圆形通孔11以及若干个第二椭圆形通孔12,第一椭圆形通孔11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架1上端,第一影像单元7活动连接于第二椭圆形通孔12。

第二连接板8上开设有若干组第三椭圆形通孔13以及若干个第四椭圆形通孔14,第三椭圆形通孔13通过螺栓连接于固定架1下端,第二影像单元10活动连接于第四椭圆形通孔14。

第一影像单元7活动连接于第二椭圆形通孔12,调节第一影像单元7与第二椭圆形通孔12的相对连接位置即能够改变第一影像单元7的检测位置,这样就能够使得第一影像单元7适用于不同型号的液晶屏,增加本装置的通用性,第二影像单元10活动连接于第四椭圆形通孔14,其工作调节位置的原理与第一影像单元7相同。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