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7020发布日期:2018-09-14 22:19阅读:32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构件的性能检测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雾灯安装位置较低,经常会遇到粉尘、泥浆、涉水的情况,所以雾灯的结构和工艺跟汽车大灯不一样,一般来说雾灯的密封性更好,加上雾灯的体积较小,散热性能较差,长时间使用雾灯会比大灯更容易损耗,某些雾灯采用全密封设计,烧了灯泡不能单独更换灯泡,只能整组雾灯更换。因此,对雾灯进行气密性检测是非常重要的。

现有技术缺乏对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检测装置,少量的几种检测方法如申请号为CN201611003761.8的发明专利“一种前雾灯用密封性测试装置”采用的利用水排空气法来检测气密性,其方法虽然简单易操作,但是测量精度却严重不足,因为当漏气量很小时,排出的起泡无法被肉眼直接观测到;而普通的采用空气检漏仪检验汽车前雾灯气密性的方法又过于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检测装置,用以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快速简单地对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提供一种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机架、气缸、推板、转接头、治具板以及空气检漏仪;

所述机架包括通过连接杆固连的上机架和下机架,所述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机架的下端面,所述气缸的活塞杆固连所述推板,所述转接头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板的下端面,所述空气检漏仪设置在所述机架右方,并且通过气管连接所述转接头,所述治具板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机架上,所述治具板正对所述转接头;

所述转接头包括橡胶塞,所述转接头为伞状结构,中心有长条状的中心杆,所述转接头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空气检漏仪,所述中心杆下端面开设有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所述出气口内部贯通;所述橡胶塞套在所述中心杆下端;所述转接头的下端面对称设有两根导柱;

所述治具板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治具板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导孔,转接头的所述导柱插接于所述导孔内;

所述治具板内部设置有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包括主动杆、主动链轮、从动链轮、转轴、涡轮、蜗杆、顶杆以及夹持头;所述主动杆从治具板的正面插入所述治具板,插入端固连有所述主动链轮,两个从动链轮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链轮的左右两边,并由所述转轴承接,所述主动链轮以及两个所述从动链轮之间通过链条传动,两个转轴的中部均安装有所述涡轮,两个所述涡轮的旋向相反,两个所述涡轮的下方均横向设有所述蜗杆,所述涡轮与所述蜗杆啮合,两根所述蜗杆靠近治具板中心线的一端均固连所述顶杆,所述顶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并且固连所述夹持头,所述夹持头位于所述定位槽的上方。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旋钮,所述主动杆显露在所述治具板外部的一端固连所述旋钮。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旋钮的侧面设置有防滑槽。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柱插入所述导孔的一端设置有柱塞。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张紧链轮,所述张紧链轮设置在所述主动链轮与其中一个所述从动链轮的链条回路之间,所述张紧链轮与链条的啮合点的竖直位置位于所述主动链轮与链条的上下啮合点之间。

本技术方案中,前雾灯置放于定位槽上,并由夹紧装置实现夹紧,通过气缸升降转接头的出气口插入前雾灯中,实现了空气检漏仪与汽车前雾灯的密封连接,打开空气检漏仪工作,往前雾灯的密闭容腔中输入定量的压缩空气,静置一段时间,通过对比静置前后的空气压力即可精确检测前雾灯的气密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保证检测精度的前提下,快速简单地对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性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检测装置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转接头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治具板的内部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治具板的A-A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一种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检测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张紧链轮的安装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气缸,3-推板,4-转接头,5-治具板,6-空气检漏仪,7- 前雾灯,11-上机架,12-下机架,41-进气口,42-出气口,43-橡胶塞,44-导柱,45-中心杆,51-凹槽,52-定位槽,53-导孔,54-夹紧装置,55-张紧链轮,441- 柱塞,541-主动杆,542-主动链轮,543-从动链轮,544-转轴,545-涡轮,546- 蜗杆,547-顶杆,648-夹持头,549-旋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汽车前雾灯的气密检测装置,包括机架1、气缸2、推板3、转接头4、治具板5以及空气检漏仪6;

所述机架1包括通过连接杆固连的上机架11和下机架12,所述气缸2固定安装在所述上机架111的下端面,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固连所述推板3,所述转接头4固定安装在所述推板3的下端面,所述空气检漏仪6设置在所述机架1 右方,并且通过气管连接所述转接头4,所述治具板5固定安装在所述下机架 12上,所述治具板5正对所述转接头4;

所述转接头4包括橡胶塞43,所述转接头4为伞状结构,中心有长条状的中心杆45,所述转接头4的侧面开设有进气口41,所述进气口41通过气管连接所述空气检漏仪6,所述中心杆45下端面开设有出气口42,所述进气口41 与所述出气口42内部贯通;所述橡胶塞43套在所述中心杆45下端;所述转接头4的下端面对称设有两根导柱44;

所述治具板5的上端面开设有凹槽51,所述凹槽51底部开设有定位槽52,所述治具板5上端面开设有两个导孔53,转接头4的所述导柱44插接于所述导孔53内;

所述治具板5内部设置有夹紧装置54,所述夹紧装置54包括主动杆541、主动链轮542、从动链轮543、转轴544、涡轮545、蜗杆546、顶杆547以及夹持头548;所述主动杆541从治具板5板的正面插入所述治具板5,插入端固连有所述主动链轮542,两个从动链轮543对称设置在所述主动链轮542的左右两边,并由所述转轴544承接,所述主动链轮542以及两个所述从动链轮543之间通过链条传动,两个转轴544的中部均安装有所述涡轮545,两个所述涡轮 545的旋向相反,两个所述涡轮545的下方均横向设有所述蜗杆546,所述涡轮 545与所述蜗杆546啮合,两根所述蜗杆546靠近治具板中心线的一端均固连所述顶杆547,所述顶杆547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凹槽51,并且固连所述夹持头548,所述夹持头548位于所述定位槽52的上方。

前雾灯7置放于定位槽52上,由于两涡轮545的旋向相反,旋转主动杆541 使得两根蜗杆546向定位槽52中心移动,并带动夹持头548夹紧前雾灯7,通过气缸2升降转接头4的出气口42插入前雾灯7中,实现了空气检漏仪6与汽车前雾灯7的密封连接,打开空气检漏仪6工作,往前雾灯7的密闭容腔中输入定量的压缩空气,静置一段时间,通过对比静置前后的空气压力即可精确检测前雾灯7的气密性。

进一步地,还包括有旋钮549,所述主动杆541显露在所述治具板5外部的一端固连所述旋钮549。

为了使主动杆541更好地受力转动,设置旋钮549方便操作人员转动主动杆541.

进一步地,所述旋钮549的侧面设置有防滑槽。

为了进一步实现方便受力,在旋钮549的侧面设置有防滑槽防止打滑。

进一步地,所述导柱44插入所述导孔53的一端设置有柱塞441。

导柱44在导孔53中上下移动,设置柱塞增加一定的缓冲能力。

进一步地,还包括张紧链轮55,所述张紧链轮55设置在所述主动链轮542 与其中一个所述从动链轮543的链条回路之间,所述张紧链轮55与链条的啮合点的竖直位置位于所述主动链轮542与链条的上下啮合点之间。

为进一步保证主动链轮542能够带动两个从动链轮543,设置张紧链轮55 使得主动链轮542与链条的啮合部分增大。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