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连杆机械性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7748发布日期:2019-05-07 21:5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连杆机械性能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连杆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检测连杆机械性能的装置。



背景技术:

连杆是用于机械装置传动的常用零部件,连杆有大头、小头,大小头之间联接部分组成,连杆的弯曲扰度是连杆理论中心平面与联接部分实际中心平面的最大差值,弯曲扰度的方向有上弯、下弯两个方向,加工时,连杆联接部分可能出现弯曲,这种不合格的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会影响传动效果,所以产品啊出厂前需要对连杆的弯曲扰度进行检测,最早的检测方法是人工使用卡尺进行检测。

国内现有的设备普遍存在体积大、通用性差、适用范围窄和自动化程度低的特点,影响结果的准确度,往往只能单一检测对连杆的机械性能,工作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通用性差、适用范围差、检测设备体积大、检测单一往往不能同时对连杆进行机械性能检测的问题,提供一种检测连杆机械性能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检测连杆机械性能的装置,包括基板、立板、夹持组件、固定组件和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对称设置在基板两端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对称设置在基板两端的左固定板和右固定板连接的夹持部件,所述基板中部设置有立板,所述立板的两端均连接有夹持部件,所述立板下端设置有移动组件,所述立板的前端和后端与驱动组件连接,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立板在基板上进行往复移动,从而使得连杆在立板的一侧受拉,在立板的另一侧受压,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同时检测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拉杆、第一连接套、力传感器、第二连接套、拉头,通过多组夹持部件的拉头对连杆的两端进行固定,进行对连杆的拉力和压力的检测试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滑轨和滑轮,所述滑轮设置在立板的下端,所述滑轮与立板之间连接有连接架,所述立板上设置有与滑轮相适配的滑轨,在立板下部设置滑轮和移动的配合,减小立板与基板之间的摩擦,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丝杆、丝杆螺母和伺服电机,所述丝杆与立板活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固定设置在基板上,所述丝杆与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与基板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伺服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的特点,相对于今天的社会状况,更能实现对该装置的智能化控制,且控制精度较高,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适合检测装置低速平稳的运行。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减震组件包括阻尼片、阻尼片下方的碟簧和设置在碟簧下端的减震板,所述减震组件能够减缓伺服电机运动时对基板的振动和晃动,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提高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伺服电机与丝杆螺母之间设置有限位块,限位块可以防止伺服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与丝杆螺母的碰撞,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力传感器电连接有单片机,通过单片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实验数据。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连杆放入到该装置内,通过拉头对连杆的两端进行固定,通过伺服电机的正转和反转驱动丝杆的旋转,使得丝杆在丝杆螺母上进行左移或右移,从而驱动立板在滑轨上进行往复运动,使得一个连杆受拉,另一个连杆受压,同时对两个连杆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同时检测的目的。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驱动立板在基板作往复运动,使得一个连杆受拉,另一个连杆受压,并且对两个连杆进行检测,相比于现有的技术,达到同时检测的目的,提高检测效率。

2.所述夹持部件包括依次相连的拉杆、第一连接套、力传感器、第二连接套、拉头,通过力传感器对连杆进行压力和拉力的检测,通过多组夹持部件的拉头对连杆的两端进行固定,同时进行对连杆的拉力和压力的检测实验,提高检测效率。

3.立板与基板之间存在较大的摩擦力,会实验数据产生较大的影响,并且如果立板悬空,会造成整个装置的不稳定性,很难保证两个连杆的中心点处于一条直线上,实验数据带来很大的误差,在立板下部设置滑轮和移动的组合,减小立板与基板之间的摩擦,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4.伺服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的特点,相对于今天的社会状况,更能实现对该装置的智能化控制,且控制精度较高,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适合检测装置低速平稳的运行。

5.伺服电机在运行时,会产生较大的噪声和振动,设置阻尼片可以减小摩擦和噪声,同时碟簧又提供很好的减震性,使得所述减震组件能够减缓伺服电机运动时对基板的振动和晃动,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提高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6.伺服电机与丝杆螺母之间设置限位块,伺服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容易与丝杆螺母发生碰撞,损坏伺服电机和丝杆,而限位块可以防止伺服电机在运行过程中与丝杆螺母的碰撞,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

7.单片机可以对力传感器传递来的电信号进行分析,从而得连杆的实验数据。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夹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驱动组件,110-伺服电机,120-丝杆,130-丝杆螺母,2-减震组件,210- 减震板,220-碟簧,230-阻尼片,3-移动组件,310-滑轮,320-连接架,330-滑轨,4-固定组件,410-左固定板,420-右固定板,5-夹持部件,510-拉杆,520-第一连接套,530- 力传感器,540-第二连接套,540-拉头,6-基板,7-立板,8-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下面结合图1-3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实施案例一:一种检测连杆机械性能的装置,包括基板6、立板7、夹持组件、固定组件4和驱动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组件4包括对称设置在基板6两端的左固定板 410和右固定板420,所述夹持组件包括与对称设置在基板6两端的左固定板410和右固定板420连接的夹持部件5,所述立板7中部设置有立板7,所述立板7的两端均连接有夹持部件5,所述立板7下端设置有移动组件3,所述立板7的前端和后端与驱动组件1连接,通过驱动组件1驱动立板7在基板6上进行往复移动,从而使得连杆在立板7的一侧受拉,在立板7的另一侧受压,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同时检测的目的。

实施案例二:如图3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夹持部件5包括依次相连的拉杆 510、第一连接套520、力传感器530、第二连接套540、拉头540,通过多组夹持部件5的拉头540对连杆的两端进行固定,进行对连杆的拉力和压力的检测试验。

实施案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滑轨330和滑轮 310,所述滑轮310设置在立板7的下端,所述滑轮310与立板7之间连接有连接架320,所述立板7上设置有与滑轮310相适配的滑轨330,在立板7下部设置滑轮310和移动的配合,减小立板7与基板6之间的摩擦,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实施案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驱动组件1包括丝杆120、丝杆螺母130和伺服电机110,所述丝杆120与立板7活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130固定设置在基板6上,所述丝杆120与伺服电机110的输出端传动连接,所述丝杆螺母130与基板6之间设置有减震组件2,伺服电机110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出力大,响应快,速度高,惯量小,转动平滑,力矩稳定的特点,相对于今天的社会状况,更能实现对该装置的智能化控制,且控制精度较高,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适合检测装置低速平稳的运行。

实施案例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是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本实施例重点阐述与实施例1相比的改进之处,相同之处不再赘述,所述减震组件2包括阻尼片230、阻尼片230下方的碟簧220和设置在碟簧220下端的减震板210,所述减震组件2能够减缓伺服电机110运动时对基板6的振动和晃动,减小外界因素对实验数据的影响,提高实验数据的真实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伺服电机110与丝杆120螺母之间设置有限位块8,限位块8可以防止伺服电机110在运行过程中与丝杆螺母130的碰撞,提高该装置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力传感器530电连接有单片机,通过单片机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实验数据。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将两个连杆放入到该装置内,通过拉头540对连杆的两端进行固定,通过伺服电机110的正转和反转驱动丝杆120的旋转,使得丝杆120在丝杆螺母 130上进行左移或右移,从而驱动立板7在滑轨330上进行往复运动,使得一个连杆手拉,另一个连杆受压,同时对两个连杆进行检测,提高检测效率,达到同时检测的目的。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