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24429发布日期:2019-06-26 01:41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门襟机的针位信号传感器设置电机安装块内,电机安装块通过电机安装块螺钉固定在机壳上,电机通过电机安装螺钉固定在电机安装块上,手轮固定在电机轴上,电机与上轴通过联轴器连接,在联轴器上设置有一感应螺钉,该螺钉通过设置在联轴器上的孔固定在联轴器上,联轴器穿入电机安装块内,且通过转动感应螺钉能够与针位信号传感器正对形成感应。具体的工作过程为:电机带动联轴器转动,当感应螺钉转动到与针位信号传感器正对时,针位信号传感器检测到感应螺钉后传递信号给电控,通过电控输出信号给压脚部件电机,从而实现缝纫与压脚送料的同步动作。

但是,由于感应螺钉固定在联轴器上,当联轴器孔加工偏移或者上轴等零件加工偏差或装配偏差时,导致感应的时间存在偏差,会造成缝纫与压脚送布的不同步,造成针孔拉长,从而造成断线频率上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保证缝纫与压脚送布的同步性,保证形成合格的针孔。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块、上轴和固定在安装块上的电机,所述电机与上轴通过联轴器连接,本针位信号检测机构还包括针位信号传感器,所述针位信号传感器固定在安装块内,其特征在于,本针位信号检测机构还包括感应片,所述感应片上开设有条形的安装孔,所述联轴器上开设有固定孔,所述感应片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后穿入固定孔内固连在联轴器上,所述联轴器伸入安装块内且所述感应片能够与所述针位信号传感器形成感应。

本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通过改进设计,将联轴器上与针位信号传感器形成感应的部件设计为片状的感应片,当联轴器上的固定孔加工偏差或者上轴等其他零件加工或装配偏差时,可通过条形的安装孔来调节感应片在联轴器上的位置,从而改变传感器获取信号的时间,保证缝纫与压脚送布的同步性,最终获得合格的针孔形状。

在上述的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中,所述感应片上具有向上弯折形成的感应勾,所述感应勾通过转动能够与针位信号传感器正对形成感应。感应片的感应勾为凸起结构,当电机带动联轴器转动时,可灵活的被针位信号传感器检测到,从而保证缝纫与压脚送布的同步性,最终获得合格的针孔形状。

在上述的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中,所述感应片呈弧形,所述感应片贴靠在所述联轴器的外侧壁上且通过紧固件固定。感应片呈弧形设置,安装贴靠在联轴器外圆上,从而避免被针位信号传感器感应到,保证只有感应勾能够被针位信号传感器检测到。

在上述的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中,所述安装孔为腰型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具有以下优点:

1、当联轴器上的固定孔加工偏差或者上轴等其他零件加工或装配偏差时,可通过条形的安装孔来调节感应片在联轴器上的位置,从而改变传感器获取信号的时间,保证缝纫与压脚送布的同步性,最终获得合格的针孔形状。

2、感应片的感应勾为凸起结构,当电机带动联轴器转动时,可灵活的被针位信号传感器检测到。

3、感应片呈弧形设置,安装贴靠在联轴器外圆上,从而避免被针位信号传感器感应到,保证只有感应勾能够被针位信号传感器检测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门襟机的针位信号检测机构的结构图。

图2是感应片的结构图。

图中,1、手轮;2、上轴;3、电机;4、联轴器;5、针位信号传感器;6、感应片;6a、安装孔;6b、感应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和2所示,本针位信号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块、上轴2和固定在安装块上的电机3,电机3与上轴2通过联轴器4连接。电机上还连接有手轮1。

本针位信号检测机构还包括针位信号传感器5和感应片6,针位信号传感器5固定在安装块内。感应片6呈弧形,感应片6上开设有条形的安装孔6a,联轴器4上开设有固定孔,感应片6贴靠在联轴器4的外侧壁上,且感应片6通过紧固件穿过安装孔6a后穿入固定孔内固连在联轴器4上,感应片6上具有向上弯折形成的感应勾6b,联轴器4伸入安装块内,且感应勾6b通过转动能够与针位信号传感器5正对形成感应。当联轴器4上的固定孔加工偏差或者上轴2等其他零件加工或装配偏差时,可通过条形的安装孔6a来调节感应片6在联轴器4上的位置,从而改变传感器获取信号的时间,保证缝纫与压脚送布的同步性,最终获得合格的针孔形状。本实施例中,安装孔6a为腰型孔。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