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焊接探伤用探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78931发布日期:2019-09-29 16:07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钢管焊接探伤用探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管焊接探伤用探头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对于建筑材料及金属管道来说,长时间的在特殊环境或条件下使用后容易出现材料内部的损伤。另一方面,金属对接焊缝的焊道内会出现多种缺陷,比如未焊缝、未熔合、气孔、夹杂和各种热熔时产生的裂纹,有体积状缺陷,也有纵向、横向和斜向各种不同方向的线状缺陷。

目前,对于管材内部的探伤(损伤)检测是通过超声波来实现的,较常见的是由超声波探头和显示设备组成,二者之间通过同轴电缆传递信号。然而,现有的探头不能适配贴附于钢管管壁,且只能用一种固定角度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钢管焊接探伤用探头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钢管焊接探伤用探头装置,包括壳体和楔块,所述壳体内设有压电晶片,所述压电晶片上设有阻尼块并连接有电缆线,所述压电晶片设于所述楔块上并随所述楔块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探测角度。

优选地,所述楔块设于所述壳体的内部,所述压电晶片设于所述楔块的斜坡面上,所述斜坡面的倾斜角度可变。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接触底层,所述接触底层的下表面呈圆拱形。

优选地,所述楔块包括第一斜面、第二斜面以及顶面,所述压电晶片设于所述第一斜面上,所述第二斜面及所述顶面上设有齿形结构。

优选地,所述壳体内部填充有吸声材料。

优选地,所述楔块设于所述壳体的外部且所述壳体设于所述楔块上。

优选地,所述楔块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壳体通过螺丝可拆卸设于所述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壳体与所述楔块之间通过机油耦合。

优选地,所述楔块呈斜坡状或平坡状,所述壳体设于所述楔块的斜坡面或平坡面进而改变所述压电晶片的探测角度。

优选地,所述壳体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电缆线为低阻抗射频同轴电缆。

本实用新型钢管焊接探伤用探头装置的有益效果包括:

1)通过将压电晶片(或壳体)设于不同形状的楔块上从而改变整个探头的探测角度;

2)通过在楔块上形成的齿形结构,使返回声波作多向折射,以尽可能扩散不利的返回声波,同时,壳体内所填充的吸声材料可使探头检测时能够清晰分辨缺陷,达到较高的信噪比;

3)壳体与楔块之间通过机油耦合,以形成良好的声速条件,同时,壳体通过螺丝方便拆装于楔块上;

4)壳体为不锈钢材质,电缆线为低阻抗射频同轴电缆,以减轻声能的损耗并起到良好的屏蔽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钢管焊接探伤用探头装置中第一实施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应图1中接触底面的侧向(如图1箭头所示视角)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钢管焊接探伤用探头装置中第二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对应图3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于薄壁钢管焊接探伤的超声波探头装置,包括壳体1和楔块3,所述壳体1内设有压电晶片2,所述压电晶片2上设有阻尼块4并连接有电缆线5,所述压电晶片2设于所述楔块3上并随所述楔块3形状的改变而改变探测角度。

较为优选地,所述壳体1为不锈钢材质,所述电缆线5为低阻抗射频同轴电缆,所述壳体1内部填充有吸声材料。

具体地,所述楔块3设于所述壳体1的内部,所述压电晶片2设于所述楔块3的斜坡面上,所述斜坡面的倾斜角度可变,所述斜坡面的倾斜角度范围为0°至90°。

结合图2所示,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接触底层6,所述接触底层6的下表面60呈圆拱形,通过圆拱形的接触底层6使得探头更适配紧贴于圆钢管的表面,从现有的线接触改进为弧面接触,使得检测更加精确。

进一步地,细看图1,所述楔块3包括第一斜面30、第二斜面32以及顶面34,所述压电晶片2设于所述第一斜面30上,所述第二斜面32及所述顶面34上设有齿形结构7。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做出了进一步的改进,与实施例一的不同点在于,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1a内部不再设有楔块3a,压电晶片2a可直接简单地设于壳体1a的底部,而所述楔块3a则设于所述壳体1a的外部且所述壳体1a设于所述楔块3a上,电缆线5a连接于壳体的顶面上。

具体地,所述楔块3a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壳体1a通过螺丝8可拆卸设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壳体1a与所述楔块3a之间通过机油耦合。

较为优选地,所述楔块3a呈斜坡状或平坡状,所述壳体1a设于所述楔块3a的斜坡面或平坡面进而改变所述压电晶片2a的探测角度。

其他结构基本与实施例一相同,便不再此多加赘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钢管焊接探伤用探头装置,其结构简单明了,通过改变楔块的形状来改变整个探头的探测角度。

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