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4138发布日期:2019-04-17 03:53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管道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管道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管道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是一种城市公共设施,指建筑物排除污水和雨水的管道。排水管道流入的常见来源是:屋顶落水管、泄漏的检查井、地下室排水、破损的连接、污水泵、废弃的污水管道、排水渠、未连接的污水管道、交叉连接的卫生和暴雨污水管道。当排水管道存在结构性缺陷,如裂缝、连接不紧密等,管道中会有污水溢流,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采用的管道检测方法包括管道潜望镜检测、管道闭路电视检测和声纳检测等方法,但是这些检测方法通用性较低,对检测环境的要求较为苛刻,比如:不能有水、管道必须是直的、必须打开所有的井盖等。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道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旨在解决目前管道检测方法通用性较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管道检测方法,所述管道检测装置包括烟雾发生器,所述管道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烟雾发生器向目标管道内通入烟雾;

检测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地面区域是否存在烟雾;

在检测到所述地面区域存在烟雾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存在泄漏点。

优选地,所述控制烟雾发生器向目标管道内通入烟雾包括:

开启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检查井,其中,所述检查井至少有两个;

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的出烟口连通至所述检查井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所述检查井数量小于处于开启状态的所述检查井数量;

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产生烟雾,以使烟雾通入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所述检查井内。

优选地,所述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产生烟雾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容积确定所述烟雾发生器的制烟量;

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以所述制烟量运行。

优选地,所述出烟口连通至处于所述检查井中处于中心位置的至少一个。

优选地,所述管道检测装置还包括密封装置,所述控制烟雾发生器向目标管道内通入烟雾之前还包括:

采用所述密封装置封堵所述目标管道的上游管口和下游管口。

优选地,所述采用所述密封装置封堵所述目标管道的上游管口和下游管口的步骤包括:

采用所述密封装置封堵所述上游管口;

在封堵所述上游管口预设时间后,采用所述密封装置封堵所述下游管口。

优选地,所述控制烟雾发生器向目标管道内通入烟雾之后还包括:

检测所述烟雾发生器连通的所述检查井是否存在烟雾倒流;

在检测到所述检查井存在烟雾倒流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堵塞。

优选地,所述管道检测方法包括:

在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堵塞时,控制所述管道检测装置发出对所述目标管道进行清理的提示信息。

优选地,所述管道检测方法还包括:

在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存在泄漏点时,根据烟雾位置确定所述泄漏点的位置。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管道检测装置,所述管道检测装置包括烟雾发生器和密封装置、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管道检测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烟雾发生器信号连接,所述管道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管道检测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管道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控制烟雾发生器向目标管道内通入烟雾,检测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地面区域是否存在烟雾,在检测到所述地面区域存在烟雾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存在泄漏点,通过向目标管道内通入烟雾,根据烟雾是否泄露来判断目标管道是否存在泄漏点,实现一种通用性较高的管道检测方法,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对管道进行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管道检测方法涉及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管道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管道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管道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解决方案是:

控制烟雾发生器向目标管道内通入烟雾;

检测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地面区域是否存在烟雾;

在检测到所述地面区域存在烟雾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存在泄漏点。

由于现有技术中,管道检测方法包括管道潜望镜检测、管道闭路电视检测和声纳检测等方法,但是这些检测方法对检测的环境要求比较高,比如:不能有水、管道必须是直的、必须打开所有的井盖等。

本发明提供一种解决方案,通过控制烟雾发生器向目标管道内通入烟雾,再检测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地面区域是否存在烟雾,然后在检测到所述地面区域存在烟雾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存在泄漏点,实现一种通用性较高的管道检测方法,在不同环境下都能对管道进行检测。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为包括烟雾发生器和密封装置的管道检测装置。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网络接口1004,用户接口1003,存储器1005,通信总线1002。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管道检测程序。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用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管道检测程序,并执行以下操作:

控制烟雾发生器向目标管道内通入烟雾;

检测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地面区域是否存在烟雾;

在检测到所述地面区域存在烟雾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存在泄漏点。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管道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开启所述目标管道对应的检查井,其中,所述检查井至少有两个;

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的出烟口连通至所述检查井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所述检查井数量小于处于开启状态的所述检查井数量;

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产生烟雾,以使烟雾通入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所述检查井内。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管道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根据所述目标管道的容积确定所述烟雾发生器的制烟量;

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以所述制烟量运行。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管道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所述出烟口连通至处于所述检查井中处于中心位置的至少一个。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管道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采用所述密封装置封堵所述目标管道的上游管口和下游管口。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管道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采用所述密封装置封堵所述上游管口;

在封堵所述上游管口预设时间后,采用所述密封装置封堵所述下游管口。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管道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检测所述烟雾发生器连通的所述检查井是否存在烟雾倒流;

在检测到所述检查井存在烟雾倒流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堵塞。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管道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堵塞时,控制所述管道检测装置发出对所述目标管道进行清理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处理器1001可以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管道检测程序,还执行以下操作:

在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存在泄漏点时,根据烟雾位置确定所述泄漏点的位置。

如图2所示,图2是本发明管道检测方法涉及的原理示意图;

在图2中,第一密封装置104和第二密封装置105分别封堵目标管道106的上游管道和下游管道,第一密封装置104和第二密封装置105之间的管道为目标管道106,制烟机101的出烟口连通至目标管道106对应的第一检查井102,在对目标管道106进行检测时,制烟机101产生的烟雾经过第一检查井102进入目标管道106中,由于不断有烟雾通入目标管道106中,目标管道内会逐渐充满烟雾,多余的烟雾则会从未与制烟机相连的第二检查井103中排出。

在目标管道106存在缝隙结构性缺陷,如裂缝、连接不紧密等,污水会通过目标管道106的泄漏点107溢流进入目标管道106,在对目标管道106进行检测时,多余的烟雾也会通过泄漏点107排出至地面。因此,检测人员则可根据目标管道106对应的地面区域是否出现烟雾来判断目标管道106是否存在泄漏点107。进一步地,检测人员也可根据烟雾在地面区域出现的位置来判断泄漏点107的大致位置。

此外,制烟机101、第一检查井102、第二检查井103、第一密封装置104和第二密封装置105可有多个,且制烟机101可直接连接在第一检查井102上方,或是通过其他连接装置与第一检查井102间接相连。

如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管道检测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出管道检测方法,所述管道检测方法包括步骤:

步骤s10,控制烟雾发生器101向目标管道106内通入烟雾;

在本实施例中,烟雾发生器101为消防演习专用的烟雾弹,也可用来制造舞台烟雾效果、检测锅炉等密封容器的泄漏与否和空气是否流通,还能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如海上遇险求救、航空飞行表演、野战游戏对抗等。另外在洁净厂里,通过烟雾发生器101发出的烟来验证房间气流走向,现在也在被广泛使用。在检测目标管道106时,打开目标管道106连通的至少两个检查井,将烟雾发生器101与目标管道106上方的第一检查井102连接,以使在烟雾发生器101产生烟雾时,可通过第一检查井102将烟雾排入目标管道106中,其中,烟雾发生器101与第一检查井102均可同时存在多个,且多个烟雾发生器102可同时产生烟雾。烟雾发生器102的烟雾产生速率可根据目标管道106的具体容积确定,一般以可实现单位时间内烟雾产生量略大于或等于烟雾排出量为合适。烟雾发生器101的运行时间、管道检测时间和目标管道106的检测区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在产生的烟雾逐渐充满目标管道106内时,目标管道106中可能存在的易燃气体从第二检查井103被安全排放,从而避免了发生易燃易爆事故发生的可能。至少有一个检查井与烟雾发生器相连,以用于排入烟雾,同时,至少有一个检查井不与烟雾发生器101相连,以用于排除烟雾,形成烟雾的流动环境。为了使烟雾能更快更完全地充满整个目标管道106,烟雾发生器101应与目标管道106对应的所有检查井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一个或多个检查井,这样,在向检查井中排入烟雾时,烟雾可以向目标管道106内的四周扩散,使检测管道的方法更加有效。

此外,在控制烟雾发生器101向目标管道106内通入烟雾之前,可采用密封装置104和密封装置105封堵目标管道106的上游管口和下游管口,避免后续通入目标管道106的烟雾进入非目标管道106的区域,影响根据烟雾检测目标管道106时的效果。进一步地,可优先使用密封装置104封堵目标管道106的上游管口,这样,目标管道106内的积水可从下游管口流出目标管道106,以避免目标管道106内积水对烟雾的影响。在封堵上游管口预设时间后,再使用密封装置105封堵下游管口,其中,预设时间可根据管道内积水的量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上游管口和下游管口可以有多个,因此密封装置104和密封装置105也可以有多个,密封装置104和密封装置105可以是密封气囊,或是其他可封堵管道的装置。

步骤s20,检测所述目标管道106对应的地面区域是否存在烟雾;

步骤s30,在检测到所述地面区域存在烟雾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106存在泄漏点。

在本实施例中,在烟雾发生器101持续地向目标管道106内排入烟雾,同时烟雾从其他空闲的检查井排出的过程中,管道内的气压会略大于或等于标准大气压,若目标管道106由于裂缝、连接不紧密等原因而存在泄漏点107,泄漏点107处的大气压小于或等于管道内其他充满烟雾的地方的气压,因此烟雾会从泄漏点107向管外扩散。由于生活污水等地表水在通过泄漏点107流向目标管道106内时,会通过土壤层不断向下渗透至泄漏点107,长期渗透后甚至会形成一条细小的通道。烟雾从泄漏点107向目标管道106外扩散时,会优先沿着地表水渗透的路线排放至地面上。在没有生活污水等地表水通过泄漏点107流向目标管道106内时,烟雾则会经过泄漏点107从土壤缝隙中逐渐渗透至地面上。因此,除了从检查井排出的烟雾,从其他任何地表排除的烟雾都表明可能存在地表水从烟雾排出点进入目标管道106的可能。在检测人员通过肉眼或其他烟雾检测装置检测到地面上有烟雾排出时,则说明可能存在泄漏点107。进一步地,检测人员还可根据地面上的烟雾排出位置确定目标管道106中泄漏点107的大致位置,从而对泄漏点107附近对应区域进行细致检查以及管道维修。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烟雾发生器101向目标管道106内通入烟雾,然后检测所述目标管道106对应的地面区域是否存在烟雾,在检测到所述地面区域存在烟雾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106中存在泄漏点107,根据管道内的烟雾是否发生泄漏来判断管道存在裂缝等结构性缺陷,检测方法通用性更高,可在多种不同的检测环境中进行。

如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管道检测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以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为基础,步骤s10包括:

步骤s11,开启所述目标管道106对应的检查井,其中,所述检查井至少有两个;

步骤s12,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101的出烟口连通至所述检查井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所述检查井数量小于处于开启状态的所述检查井数量;

在本实施例中,目标管道106的区域大小可由检测人员预先设定,其中,与目标管道106连通的检查井至少有两个,以方便烟雾从一检查井排入,再从另一检查井排出,从而形成流动环境。同时,在向目标管道106内通入烟雾的过程中,管道内可能存在易燃易爆气体也被排出,使目标管道106内的环境更加安全。在检测管道时,开启目标管道106连通的至少两个检查井,再将所述烟雾发生器101的出烟口连通至所述检查井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所述检查井数量小于处于开启状态的所述检查井数量,烟雾发生器101与第一检查井102均可同时存在多个。为了使烟雾能更快更完全地充满整个目标管道106,烟雾发生器101应与目标管道106对应的所有检查井中处于中心位置的一个或多个检查井,这样,在向检查井中排入烟雾时,烟雾可以向目标管道106内的四周扩散,使检测管道106的方法更加有效。

步骤s13,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101产生烟雾,以使烟雾通入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所述检查井内。

在本实施例中,烟雾发生器101可有多个,且可同时产生烟雾。烟雾发生器101的烟雾产生速率可根据目标管道106的具体容积确定,一般以可实现单位时间内烟雾产生量略大于或等于烟雾排出量对烟雾发生器101为合适。此外,烟雾发生器101的运行时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开启所述目标管道106对应的检查井,然后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101的出烟口连通至所述检查井中的至少一个,再控制所述烟雾发生器101产生烟雾,以使烟雾通入与所述出烟口连通的所述检查井内,从而实现向目标管道106内排入和排出烟雾以形成流动环境的目的。

如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管道检测方法第三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以图3所示第一实施例为基础,步骤s10之后还包括:

步骤s40,检测所述烟雾发生器101连通的所述检查井是否存在烟雾倒流;

步骤s50,在检测到所述检查井存在烟雾倒流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106堵塞;

在本实施例中,在以通入烟雾的方法判断管道是否有泄漏点107时,若目标管道106内某一段累积了过多杂物垃圾,则会堵塞管道,烟雾无法在管道中流通,因此,在向目标管道106内通入烟雾后,可在烟雾发生器101连通的第一检查井102处检查是否存在烟雾倒流的现象。在无倒流时烟雾一般是向与烟雾发生器连通的第一检查井102内流动,而在存在烟雾倒流时,则是向第一检查井102外溢出,且目标管道106内的气压一般是大于标准气压的。因此通过检测人员人眼或是压力检测装置判断是否存在烟雾倒流以及目标管道106是否堵塞。

步骤s60,在判定所述目标管道堵塞时,控制所述管道检测装置发出对所述目标管道106进行清理的提示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在检测到第一检查井102存在烟雾倒流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106堵塞,须立即停止管道检测,并提示检测人员对目标管道106进行清理,提示方式可以是蜂鸣器等语音提示、显示屏提示或是灯光提示。在检测人员进入到目标管道106内进行清理后,即可重新开始对于目标管道106的检测。

在本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检测所述烟雾发生器101连通的所述检查井是否存在烟雾倒流,其中,在检测到所述检查井存在烟雾倒流时,判定所述目标管道106堵塞,并控制所述管道检测装置发出对所述目标管道106进行清理的提示信息,实现在管道堵塞时对管道进行清理,以避免因管道堵塞造成的无法检测的情况。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管道检测装置,所述管道检测装置包括烟雾发生器101和密封装置,、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管道检测程序,所述处理器与所述烟雾发生器信号连接,所述管道检测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实施例所述的管道检测方法的步骤。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