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06679发布日期:2019-09-06 19:42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模拟电驱动系统实际负载工况,并消除测试系统中其它设备噪声对被测对象本体噪声影响的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在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车内噪声和振动是评价车辆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车内噪声和振动往往是由多个激励通过不同的传递路径抵达目标位置后叠加而成的,为更好地优化整车的振动噪声性能,往往需要研究各个激励源的特征和贡献量,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电驱动系统是为车辆提供动力的核心部件,同时也是车辆振动和噪声的主要激励源之一,电驱动系统主要包括电机和变速箱两部分,这两部分的振动噪声特征又有所不同,为了准确识别出各部分的振动噪声特征、水平及其贡献量,在模拟实际负载工况下,除了对电驱动系统整体振动噪声进行测试之外,还需要分别对电机单体和变速箱单体进行相应测试,因此,迫切需要提出一种多功能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其特点在于,包括左测功机、左测功机房、左传动轴、半消声室、左半轴、右半轴、右传动轴、右测功机、右测功机房、冷却系统、冷却水管、中间测功机、隔声罩、电机和变速箱。

该左测功机螺栓固定于该左测功机房内,该左测功机与该左传动轴的一端螺栓连接,该左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该左半轴输出端花键连接。

该右测功机螺栓固定于该右测功机房内,该右测功机与该右传动轴7的一端螺栓连接,该右传动轴的另一端与该右半轴输出端花键连接。

该左半轴和该右半轴的输入端均与该变速箱的减速器花键连接,该电机与该变速箱齿轮连接,该左传动轴、该右传动轴、该左半轴、该右半轴、该变速箱和该电机均放置于该半消声室内,该冷却系统放置于该右测功机房内,通过该冷却水管为该电机进行冷却,该中间测功机放置于该半消声室内,其外被该隔声罩包裹,且与该变速箱输入轴花键连接。

较佳地,该左传动轴和该右传动轴均为低噪声穿墙轴,该左传动轴和该右传动轴分别穿过该左测功机房、该右测功机房和该半消声室之间的墙壁,且在穿墙处进行消声处理。

较佳地,该中间测功机和该隔声罩为非固定形式,在不使用该中间测功机时可将其和该隔声罩一同移至该半消声室其他位置。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具备多种功能,可以分别测试新能源汽车的电驱动系统、电机单体和变速箱单体的振动噪声特征及其水平,能够保证被测对象按照实际工况的负载运行,并隔绝背景噪声和其他设备噪声对被测对象的影响,可以用来识别电驱动系统整体振动噪声水平及其中电机和变速箱的各自贡献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电机振动噪声测试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变速箱振动噪声测试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功能新能源汽车电驱动系统振动噪声测试系统,包括左测功机1、左测功机房2、左传动轴3、半消声室4、左半轴5、右半轴6、右传动轴7、右测功机8、右测功机房9、冷却系统10、冷却水管11、中间测功机12、隔声罩13、电机14和变速箱15。

该左测功机1螺栓固定于该左测功机房2内,该左测功机1与该左传动轴3的一端螺栓连接,该左传动轴3的另一端与该左半轴5输出端花键连接。

该右测功机8螺栓固定于该右测功机房9内,该右测功机8与该右传动轴7的一端螺栓连接,该右传动轴7的另一端与该右半轴6输出端花键连接。

该左半轴5和该右半轴6的输入端均与该变速箱15的减速器花键连接,该电机14与该变速箱15齿轮连接,该左传动轴3、该右传动轴7、该左半轴5、该右半轴6、该变速箱15和该电机14均放置于该半消声室4内,该冷却系统10放置于该右测功机房9内,通过该冷却水管11为该电机14进行冷却,该中间测功机12放置于该半消声室4内,其外被该隔声罩13包裹,且与该变速箱15输入轴花键连接。

该左传动轴5和该右传动轴6均为低噪声穿墙轴,该左传动轴5和该右传动轴6分别穿过该左测功机房2、该右测功机房9和该半消声室之间的墙壁,且在穿墙处进行消声处理,该中间测功机12和该隔声罩13为非固定形式,在不使用该中间测功机12时可将其和该隔声罩13一同移至该半消声室4其他位置。

在模拟电驱动系统整体振动噪声测试方案中,电机14和变速箱15作为一个整体,半消声室4中背景噪声很低,为被测对象提供消声环境,左测功机1和右测功机8用来模拟两个车轮为电驱动系统提供实际工况的负载,冷却水管11在穿过右测功机房9和半消声室4处进行消声处理,在电驱动系统整体测试方案中,不使用中间测功机,所以将其和隔声罩移到距离较远处,在此方案下,测功机和冷却系统10的噪声被隔绝在左右测功机房中,通过控制系统使半消声4中的电驱动系统正常运行,两个测功机为被测对象提供实际工况下的负载,采用振动和噪声传感器可以测试电驱动系统整体在各个工况下的振动噪声特征及水平。

在模拟实际负载的电机单体振动噪声测试方方案中,将中间测功机12和隔声罩13一起移动到半消声室4的中间位置,将被测电机14与中间测功机12连接,冷却水管11连接右测功机房9中的冷却系统10对被测电机进行冷却,冷却水管11穿墙处进行消声处理,在此方案下,冷却系统的噪声被隔绝在右测功机房9中,测功机的噪声被隔绝在隔声13中,通过控制系统使半消声室4中的电机14正常运行,中间测功机12为被测电机14提供实际工况下的负载,采用振动和噪声传感器可以测试电机14单体在各个工况下的振动噪声特征及水平。

在模拟实际负载的变速箱单体振动噪声测试方案中,将中间测功机12和隔声罩13一起移动到半消声室4的中间位置,将被测变速箱15的输入端与中间测功机12连接,变速15的输出端通过左半轴5、左传动轴3、右半轴6、右传动轴7分别和左测功机房2、右测功机房9中的左测功机1和右测功机8连接,在此方案下,冷却系统的噪声被隔绝在右测功机房9中,测功机的噪声被隔绝在隔声罩13中,中间测功机12为被测变速箱15提供动力输入,带动变速箱15以实际工况正常运行,左右测功机提供相应工况下的负载,采用振动和噪声传感器可以测试变速15单体在各个工况下的振动噪声特征及水平。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