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35654发布日期:2019-11-05 22:2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线束作为汽车动力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不同类型和不同型号的线束的长度都有所不同,目前普遍使用的线束在10米以内,线束的长度尺寸是线束质量的关键指标,决定线束质量是否合格。

同时,大部分线束还包含多个支路端子(即支路线束),最多有十几个支路端子,对每条主路线束和支路线束的长度进行测量是常规的检验工作。

但是,目前为了测量线束的长度,还是依靠人工测量完成,具体为:靠两名检验员配合完成,先由一名员工在工作台上捋直线束,然后由另一名员工用钢卷尺测量并记录测量的数据。因此,不仅测量效率低下,而且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其能够方便、可靠地对线束的长度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效率,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包括纵向分布的基座,所述基座的顶部中部具有纵向前后贯通的线束卡槽;

所述线束卡槽的顶部开口;

所述线束卡槽内用于纵向放置需要测量长度的线束;

所述基座的顶部右侧,与多个压杆相铰接;

所述线束卡槽顶部具有的开口的横向宽度,大于线束的直径。

其中,多个压杆在纵向方向上等间隔分布在所述基座的顶部右侧;

多个压杆位于所述线束卡槽的右边。

其中,所述基座的顶部右侧在纵向方向上等间隔分布有多个压杆容纳槽;

每个压杆容纳槽横向分布,并且其左右两侧和顶部开口;

每个压杆容纳槽内部右端通过一个第二铰接轴与压杆相铰接;

第二铰接轴纵向贯穿压杆的下端。

其中,每个压杆的末端右侧通过一个第一拉簧与所述基座的右侧内壁相连接。

其中,每个压杆容纳槽的内部左端,铰接有一个翘杆;

所述翘杆的右端下方对应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挡杆。

其中,所述翘杆的左端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一铰接轴;

所述翘杆通过第一铰接轴与每个压杆容纳槽的内部左端相铰接。

其中,所述翘杆的右端底面通过第二拉簧与所述基座的右端底面内侧相连接。

其中,挡杆位于第一铰接轴的右边;

所述翘杆的右端底面与第二拉簧的连接位置,位于挡杆的右边。

由以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见,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其能够方便、可靠地对线束的长度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效率,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在对一种线束进行测量时的工作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在对一种线束进行测量前、处于非工作状态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在对一种线束进行测量时、处于工作状态下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基座,21为第一拉簧,22为第二拉簧,3为翘杆,4为挡杆,5为压杆,50为压杆容纳槽;

6为第一铰接轴,7为第二铰接轴,8为线束卡槽,9为刻度尺,10为线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包括纵向分布的基座1,所述基座1的顶部中部具有纵向前后贯通的线束卡槽8;

所述线束卡槽8的顶部开口;

所述线束卡槽8内用于纵向放置需要测量长度的线束10;

所述基座1的顶部右侧,与多个压杆5相铰接;

所述线束卡槽8顶部具有的开口的横向宽度,大于线束10的直径。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多个压杆5在纵向方向(即基座1的长边方向)上等间隔分布在所述基座1的顶部右侧;

多个压杆5位于所述线束卡槽8的右边。

具体实现上,所述基座1的顶部右侧在纵向方向上等间隔分布有多个压杆容纳槽50;

每个压杆容纳槽50横向分布,并且其左右两侧和顶部开口;

每个压杆容纳槽50内部右端通过一个第二铰接轴7与压杆5相铰接;

第二铰接轴7纵向贯穿压杆5的下端。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铰接轴7与压杆容纳槽50之间为活动连接,可以沿着压杆容纳槽50的侧壁进行旋转。

具体实现上,每个压杆5的末端右侧通过一个第一拉簧21与所述基座1的右侧内壁相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每个压杆容纳槽50的内部左端(即位于所述线束卡槽8的右侧下部的位置),铰接有一个翘杆3;

所述翘杆3的右端下方对应设置有一个纵向分布的挡杆4。

具体实现上,所述翘杆3的左端纵向贯穿设置有第一铰接轴6;

所述翘杆3通过第一铰接轴6与每个压杆容纳槽50的内部左端相铰接。

具体实现上,每个翘杆3的右端底面通过第二拉簧22与所述基座1的右端底面内侧相连接。

具体实现上,挡杆4位于第一铰接轴6的右边;

所述翘杆3的右端底面与第二拉簧22的连接位置,位于挡杆4的右边。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基座1为内部中空的基座,具体为:所述基座1在翘杆3下方和压杆5末端下方的空间为中空的空间(即中空的内腔室),以方便安装第一拉簧21和第二拉簧22,让第一拉簧21和第二拉簧22可以在外力作用下伸缩,以及让翘杆3以及压杆5可以相对旋转转动。

在本实用新型中,具体实现上,所述基座1的顶部左侧还具有纵向分布的刻度尺9;

所述刻度尺9位于线束卡槽8的左边。

为了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就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参见图3、图4所示,在对线束进行长度测量前,压杆5为旋转打开的状态,翘杆3为自然放置,当需要测量长度的线束10放入线束卡槽8后,将向下挤压翘杆3的左端,翘杆3的右端相对转动翘起,从而可以对线束10的右侧形成挤压力,从而和线束卡槽8的左侧壁一起配合,能够对线束10在横向方向进行有效的挤压限位固定;接着,员工可以继续将多个压杆5向左旋转压下,使得可以方便地捋直线束,同时对线束在垂直方向进行可靠地限位固定,然后,员工可以借助刻度尺9,方便可靠地对线束的长度进行测量。

对于本实用新型,其简单易上手,对于即使没有测量经验的新人也没有任何难度。对于具有主路线束和多个支路线束的线束进行长度测量时,首先,将需要测量的主路线束沿着线束的长度方向顺序卡入线束卡槽加以固定,然后,对照本实用新型上的刻度尺上的刻度,直接读取长度数据,并进行记录。接着,将其他需要测量的支路线束,按上面同样的方式依次测完,以完成整个线束的测量工作。

因此,对于本实用新型,整个测量过程只需一人操作完成,而且不需要手持测量工具或线束,这样解放了操作人员的双手,使一名测试员简单快捷的完成卡线、读数、计数三步工作。经过试验统计,原先测量线束长度平均至少需要20分钟,如使用本装置后,有5分钟就可以测量完毕,大大的提高了测试效率,而且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固定和捋直线束的结构,便于一人进行操作、测量和记录数据,极大地节省了人力成本并提高了测试准确度,达到了预期目的。

基于以上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1、可以实现快速的进行测量,提高检验效率;

2、由于采用的压杆、挡杆、翘杆互相配合的结构,可以用于不同直径粗细的、不同长度的各类线束;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总长度可以为10米,适用于当前所有长度规格的线束;

3、本实用新型采用压杆和弹簧的组合结构,使得当放入线束后,推动压杆闭合封住线束卡槽;线束卡槽提供线束放置的空间,与压杆配合卡住固定线束,能够适用不同直径的线束;同时,通过线束卡槽,可以很好的捋直线束,提高测量的准确度;

4、本实用新型具有刻度尺,可以直观地对线束的长度进行读数,大大提高了测量效率;

5、本实用新型的成本适宜,操作简便,减少一名操作人员,节约测量时间,实用性强。

综上所述,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用于测试线束长度的装置,其能够方便、可靠地对线束的长度进行测量,具有较高的测量效率,能够保证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具有重大的生产实践意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