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白车身自动焊接设备中工件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56226发布日期:2020-08-25 18:29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白车身自动焊接设备中工件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白车身自动焊接设备中工件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汽车需求的增长及多样化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厂家更多地希望在一条生产线上实现多个车型共线生产,从而提高汽车生产效率,因此,实现装配工具的多功能化成为一种途径。

现有技术的检测,使用单一检测进行差异识别,浪费了生产节拍,增加了产品部件的加工成本,降低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白车身自动焊接设备中工件检测系统,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白车身自动焊接设备中工件检测系统,包括调节支架、发射器、接收器、视觉组件、机器人、接近开关、抓手和plc控制器,视觉组件和抓手均设置在机器人上,抓手上设有接近开关,抓手的两侧均布置有调节支架,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在抓手两侧的调节支架上,接近开关、接收器和视觉组件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接近开关、视觉组件以及由发射器和接收器共同构成的对射光电开关同时进行检测,可自动进行多种车型白车身的识别,并且加速检测识别速度,确保检测方便可靠,提高了检测效率;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功能齐全,实现一机多用,提高了装配效率。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在上述方案中,还包括调节组件,调节组件与机器人第六轴和换向盘之间的法兰盘相连接,视觉组件设置在调节组件上,并通过调节组件调整采集角度。

在上述方案中,调节组件包括第一圆管、圆管支座、第二圆管、连接块和第一安装架,第一圆管通过圆管支座与法兰盘相连接,第二圆管通过连接块与第一圆管相连接,第一安装架与第二圆管相连接;视觉组件包括相机,相机设置在第一安装架上,相机可调,使用圆管构造的结构,调整简单高效。

在上述方案中,调节组件还包括第二安装架,第二安装架与第二圆管相连接;视觉组件还包括光源,光源设置在第二安装架上,且位于相机旁,为相机拍摄时进行补光,光源可调,使用圆管构造的结构,调整简单高效,同时光源的加入可以确保图像采集的清晰度。

在上述方案中,视觉组件还包括罩着相机的保护罩,可有效避免相机受损,确保相机的使用寿命。

在上述方案中,调节支架包括锚定板、第一型材、过渡连接板、第二型材和过渡板,第一型材竖直布置,锚定板设置在第一型材的下端,过渡连接板可竖直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型材上,第二型材水平布置,且第二型材与过渡连接板相连接,过渡板可水平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型材上,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设置在抓手两侧的调节支架中的过渡板上,发射器和接收器安装于调节支架上,在车型总数量不变的情况下,除人工成本外,对应新车型零成本,使该系统适应新车型进行简单的调节即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白车身自动焊接设备中工件检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视觉组件与调节组件的配合结构图;

图3为调节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处放大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调节支架,110、锚定板,120、第一型材,130、过渡连接板,140、第二型材,150、过渡板,2、发射器,3、接收器,4、视觉组件,410、相机,420、光源,5、机器人,510、法兰盘,6、接近开关,7、抓手,8、调节组件,810、第一圆管,820、圆管支座,830、第二圆管,840、连接块,850、第一安装架,860、第二安装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白车身自动焊接设备中工件检测系统,包括调节支架1、发射器2、接收器3、视觉组件4、机器人5、接近开关6、抓手7和plc控制器,机器人5通常固定在地面上,视觉组件4设置在机器人5上,抓手7设置在机器人5上,抓手7上设有接近开关6,抓手7的两侧均布置有调节支架1,发射器2和接收器3分别设置在抓手7两侧的调节支架1上,发射器2和接收器3共同构成对射光电开关,另外,通常情况下,优选在抓手7的两侧各布置两个调节支架1,此时可以布置两组对射光电开关,接近开关6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接收器3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视觉组件4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白车身自动焊接设备中工件检测系统还包括调节组件8,调节组件8与机器人5第六轴和换向盘之间的法兰盘510相连接,视觉组件4设置在调节组件8上,并通过调节组件8调整采集角度。

调节组件8包括第一圆管810、圆管支座820、第二圆管830、连接块840和第一安装架850,圆管支座820通过螺栓与法兰盘510相连接,第一圆管810通过圆管支座820夹紧,通常情况下,圆管支座820夹着第一圆管810的中部,第一圆管810可围绕圆管支座820进行y向旋转,第二圆管830通过连接块840与第一圆管810相连接,第二圆管830与第一圆管810相垂直,第一安装架850与第二圆管830相连接;视觉组件4包括相机410,相机410设置在第一安装架850上,第二圆管830可以以连接块840为中心,进行x向旋转,以此来进行相机410位置的调整,相机410的信号输出端与plc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调节组件8还包括第二安装架860,第二安装架860与第二圆管830相连接;视觉组件4还包括光源420,光源420设置在第二安装架860上,且位于相机410旁,为相机410拍摄时进行补光,光源420可通过第二安装架860进行z向转轴,以此来进行光源420的调整,视觉组件4还包括罩着相机410的保护罩,调节组件8上所设视觉组件4的数量优选为两个。

调节支架1包括锚定板110、第一型材120、过渡连接板130、第二型材140和过渡板150,锚定板110通过膨胀螺栓与地面相固定,第一型材120竖直布置,且第一型材120的下端与锚定板110相连接,过渡连接板130可竖直移动地设置在第一型材120上,实现可移动的方式可以如下:第一型材120上沿竖直方向设有滑槽,在滑槽内设有螺杆,且螺杆的螺帽处在滑槽内,而螺杆的杆部穿出滑槽并经由过渡连接板130上的过孔后与螺母相旋合,从而以此实现让过渡连接板130固定在第一型材120上的任意位置,第二型材140水平布置,且第二型材140与过渡连接板130相连接,过渡板150可水平移动地设置在第二型材140上,过渡板150在第二型材140上实现可移动的方式与过渡连接板130在第一型材120上实现可移动的方式相同,发射器2或接收器3设置在过渡板150上。

在抓手7的下方设置有多车型输送料车,多车型输送料车用于输送白车身。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