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压板的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04762发布日期:2020-12-25 08:0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增压板的检测治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倍力缸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增压板的检测治具。



背景技术:

倍力缸因其出力为同气缸的数倍,具有出力大的优点,其动力来源于气源,适合短行程高出力的无油操作场合,能够广泛应用于机床等设备。

增压板作为倍力缸的核心部件,其在倍力缸工作过程中承受非常大的工作压力,因此对于增压缸的气密性测试显得较为重要,现有技术中心,采用传统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在常压下检测并不能准确反映其气密性数据,因此需要将倍力缸组装完成后再进行测试,由此带来的弊端在于,当增压板出现气密性问题时,需要将倍力缸拆卸后,再重新更换增压板进行检测,造成检测效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增压板的检测治具,将增压板放置在该治具上,通过模仿高压环境进行在线检测,改变了现有技术中组装完成后进行成品测试的方式,提升了检测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增压板的检测治具,增压板具有内部通道,在端面上开设有与通道相通的孔,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于所述增压板相接触,在所述支架上具有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从水平方向对所述增压板提供压力,所述第二气缸从垂直方向对所述增压板提供压力;在所述孔上通过气管上连接电磁阀;增压板、支架、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位于水槽内,通过利用支架和气缸的配合模拟实际工况,并将支架、增压板、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置于水槽内,通过电磁阀控制,对增压板的不同部位进行检测。

优选地,所述支架包括左框、右框和支撑杆,所述支撑杆将所述左框和所述右框连接,所述增压板与所述左框相接触,所述右框与所述第一气缸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所述增压板相接触,在所述调节板上安装有连接套;包括手柄,手柄上连接有丝杆,在左框的左侧连接有定位框,丝杆穿过所述定位框,与所述连接套相配合,通过利用手柄推动调节板,能够降低左框的承压强度,使第一气缸和调节板相反的推力能够实现平衡,增压板保持稳定且承受高压力。

优选地,所述增压板具有两个以上的内部通道,每个通道相独立,电磁阀与孔之间相接的气管上安装有旋塞。

优选地,电磁阀为两位三通阀。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阀具有气源进气端、气源排气端和气源出气端,气源排气端通过并联的方式形成回路,气源进气端通过并联后与空气接通,气源出气端与孔通过气管相接。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所述第一气缸和所述第二气缸,从不同的方向对增压板形成压力,模拟其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受到的高压,也就是说,增压板在高压的环境下进行检测,能够更加准确的检测其气密性,通过利用电磁阀通入气体至通道内,如果出现气密性不足的问题,则水槽内会冒出水泡,本实用新型通过设计一种用于增压板的检测治具,避免了现有技术中需要将倍力缸制成成品后才能对零部件进行检测,极大的提升了检测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用于增压板的检测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电磁阀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

1、左框;2、右框;3、支撑杆;4、第一气缸;5、压块;6、连接套;7、丝杆;8、手柄;9、定位框;10、第二气缸;11、第一电磁阀;12、第二电磁阀;13、第三电磁阀;14、第一旋塞;15、第二旋塞;16、第三旋塞;17、增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一种用于增压板的检测治具,请结合图1至图2,增压板17,增压板17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属于现有技术,通常其内部具有通道,在端面具有孔,与通道相接通,在此不做赘述。所述支架包括左框1、与左框1位置相对的右框2,所述左框1与所述右框2通过支撑杆3相连接,使所述左框1与所述右框2处于同一水平线,并且同心布置。

增压板17定位于所述左框1,左框1的边框将所述增压板17定位,在所述右框2上连接有第一气缸4,第一气缸4的头部具有压块5,所述第一气缸4伸长时,压块5能够向增压板17接近,当压块5与所述增压板17相接触时,能够对增压板17进行挤压,使其位置固定。

在增压板17的左侧与调节板相接触,所述调节板上具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具有内螺纹,还包括手柄8,手柄8上连接有丝杆7,丝杆7与所述连接套旋拧配合。

请参照图1,在左框1的左侧连接有定位框9,丝杆7穿过所述定位框9,手柄8通过旋转带动丝杆7转动,推进调节板移动,这样能够使增压板17的左右两侧均受到压力,能够模拟其实际工况中受压情形,并且通过第一气缸4和调压板,能够使增压板17稳定的定位于左框1中。

由此可见,所述第一气缸4通过所述右框2的定位,第一气缸4在伸缩过程中沿着支架的轴心方向进行运动,也就是说,支架能够对第一气缸4进行定位,并为第一气缸4提供了运动空间。

在左框1的上方连接有第二气缸10,所述第二气缸10通过伸缩运动,与增压板17能够接触或者分开。

通过所述第一气缸4、调压板和第二气缸10,能够使所述增压板17受到持续压力,模拟实际工作环境中的受压状况,并且利用第一气缸4、调压板和第二气缸10,能够使增压板17定位于左框1,防止出现位移。

下面针对实际过程中对于增压板17的测试进行进一步阐述,请参照图2,不同的部位开设有气孔,以增压板17的气孔分布在左侧、右侧和顶部为例,将左侧的气孔定义为左气孔,右侧的气孔定义为右气孔,顶部的气孔定义为上气孔,将左气孔通过第一气管与第一电磁阀11相接,右气孔通过第二气管与第二电磁阀12相接,上气孔通过第三气管与第三电磁阀13相接,在所述第一气管上布置有第一旋塞14,通过第一旋塞14控制第一电磁阀11与左气孔的通断;在所述第二气管上布置有第二旋塞15,通过第二旋塞15控制第二电磁阀12与右气孔的通断,在第三气管上布置有第三旋塞16,通过第三旋塞16控制第三电磁阀13与上气孔的通断。

所述第一电磁阀11、所述第二电磁阀12和所述第三电磁阀13采用相同的电磁阀,在本实施例中,电磁阀选用两位三通阀,所述第一电磁阀11、所述第二电磁阀12和所述第三电磁阀13的气源入口端通过并联后与空气相通,所述第一电磁阀11、所述第二电磁阀12和所述第三电磁阀13的气源排气端通过气管连通,并联后形成回路,以此能够降低其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噪音,所述第一电磁阀11、所述第二电磁阀12和所述第三电磁阀13的气源出口端分别连接有气管,该气管与所对应的电磁阀的气源入口端的气管相接通。

工作过程中,打开第一电磁阀11,并保持第二电磁阀12处于无切换状态,然后关闭第二气管上的旋塞,将第三电磁阀13切换至排气状态,并且打开第三气管上的旋塞,此时,气体通过第一电磁阀11进入至气管,并通过第三电磁阀13的气源排气端进入至上气孔,同时,在第三气管的旋塞打开时,若增压板17的顶部气密性不足,则水槽中会冒出水泡,由此可以完成对增压板17顶部的气密性检测。

打开第二电磁阀12,且打开第二气管上的旋塞,同时将第一电磁阀11和第三电磁阀13切换至气源排气端,此时,第二电磁阀12进气,打开第一气管上的旋塞,并使第三气管上的旋塞处于关闭状态,气体进入至气管,该气管将不同电磁阀的气源排气端彼此接通,并伸入至右气孔,此时,若增压板17的右侧气密性不足,则水槽中会冒出水泡,由此可以完成对增压板17右侧的气密性检测;关闭第一气管上的旋塞,并打开第三气管上的旋塞,此时,若增压板17的顶部气密性不足,则水槽中会冒出水泡,由此可以完成对增压板17顶部的气密性检测。

打开第三电磁阀13,且打开第三气管上的旋塞,气体经过第三电磁阀13的气源进气端进入至气管,将第一电磁阀11和第二电磁阀12切换至气源排气端,打开第一气管上的旋塞,并保持第二气管上的旋塞处于关闭状态,此时,若增压板17的左侧气密性不足,则水槽中会冒出水泡,由此可以完成对增压板17左侧的气密性检测;关闭第一气管上的旋塞,并打开第二气管上的旋塞,此时,若增压板17的右侧气密性不足,则水槽中会冒出水泡,由此可以完成对增压板17右侧的气密性检测。

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无需将倍力缸组装完成后再对增压板进行密封性检测,提升了检测效率,且通过模仿增压板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环境,所检测的数据可靠性高,另外,将该治具应用于生产过程中,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