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13203阅读:532来源:国知局
一种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背景技术:

螺旋折流板换热器,一般包括两端固定连接有管板的换热器壳体、装设在壳体内的螺旋状圆环折流板、贯穿分布在螺旋状圆环折流板中不同规格数量的换热管束、通有水口的水盖、进出油口、空心圆柱芯管。工作时,沿所述换热器螺旋管流向的介质因离心力的作用使得靠近中间区域的介质流速较慢,一方面会导致螺旋折流板与中间圆柱芯管或壳体的间隙处出现漏流现象,并可能引起局部沉积出现污垢,另一方面使得处于中间区域的换热管传热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介质在换热器壳体各处的流速基本一致的、有效防止介质从螺旋折流板与中间圆柱芯管或壳体的间隙泄露的螺旋折流板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两端固定连接有管板的换热器壳体、装设在换热器壳体内的螺旋状圆环折流板、贯穿分布在螺旋状圆环折流板且与两端管板相连的数根换热管、设置在换热器壳体两端部的端盖、设置在换热器壳体两端侧壁上的液体进口和液体出口、贯穿螺旋状圆环折流板轴心且与两端管板相连的芯管,端盖上设置有与换热管及芯管相连通的进口和出口,其特别之处在于沿螺旋状圆环折流板螺旋方向的板面上设置有数块鳍片。

工作时,进入换热器壳体内的介质沿螺旋状圆环折流板螺旋流动,在鳍片的阻挡下,阻挡了介质因离心力的作用而偏向换热器壳体的趋向,从而使介质在换热器壳体各处的流速趋向一致,进而避免了已有技术的介质从螺旋折流板与中间圆柱芯管或壳体的间隙泄露的现象的出现。

这里,螺旋状圆环折流板由数片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连接而成。

鳍片竖向固定在螺旋状圆环折流板的板面上,鳍片的表面与螺旋状圆环折流板上螺旋流动的介质的流动的方向持平。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介质在换热器壳体各处的流速基本一致的、有效防止介质从螺旋折流板与中间圆柱芯管或壳体的间隙泄露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鳍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1带有用于穿接换热管的管孔的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2带有用于穿接换热管的管孔的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3带有用于穿接换热管的管孔的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4带有用于穿接换热管的管孔的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两端固定连接有管板5的换热器壳体7、装设在换热器壳体7内的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贯穿分布在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且与两端管板5相连的数根换热管8、设置在换热器壳体7两端部的端盖4、设置在换热器壳体7两端侧壁上的液体进口6(热源进口)和液体出口12(热源出口)、贯穿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轴心且与两端管板5相连的芯管10,数根换热管8和芯管10一起,分成两组管,其中一端盖4上设置有分别与两组管相连通的进口2(冷源进口)和出口3(冷源出口)(其中一端盖内设置有两个腔,两个腔分别与两组管相连通,所设置的进口和出口分别与两腔相连通),其特别之处在于沿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螺旋方向的板面上设置有数块鳍片a。

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由数片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连接而成。

如图2所示,鳍片a竖向固定在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的板面上,鳍片a的表面与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上螺旋流动的介质的流动的方向持平。

如图2所示,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为90度扇形,这样,连接起来的四片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形成一个完整的螺旋。

如图2所示,相邻两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通过铆钉铆接固定起来,鳍片a的底部固定在一铆接板f上,铆接板f则铆接固定在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的边缘上(铆接点与相邻两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连接的铆接点相同),从而形成一个无缝并装有鳍片a的螺旋通道;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缠绕在芯管10上,之间的缝隙不超过0.5mm,从而使得管程内介质顺着此螺旋通道从热源进口6流到热源出口12。贯穿在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内的换热管8和管板5固定连接,通过端盖4的作用实现在冷源进口2流入再从冷源出口3流出达到换热的效果。

如图2、3所示,鳍片a的截面形状是矩形与边长不等的扇形的组合。鳍片a边缘形状为弧形,在于减少流动阻力。

鳍片a位于相邻两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连接处且有两片,并依次沿径向距离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轴心的圆环c内侧1/3、5/6处分布,鳍片a的作用在于扰流,使边缘处流速大的介质导流到中间区域。

具体的鳍片a尺寸,所述鳍片a的高度h1比螺距小1—3mm左右,宽度介于6.5—8mm,厚度m介于2.75—3.25mm。

如图、5、6、7所示,所述换热管8在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上数量有4种,依次为3、5、6和8个。

具体的,图4中换热管数量为3个,鳍片a布置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其中箭头指向换热管孔道d圆心组成的外接圆圆心,有弧形一侧靠近折流板中间区域。类似的,其他实施例数量的换热管,相应的鳍片a布置方向如图5、6、7中箭头所示。

进一步,所述沿径向距离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轴心的圆环c内侧1/3处的鳍片a与相邻两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连接处e径向夹角介于65—72°;所述沿径向距离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轴心的圆环c内侧5/6处的鳍片a与折流板连接处d径向夹角介于49—61°。

如图4、5、6所示,靠近呈螺旋弯折的扇形的螺旋状折流板单元b的外侧边缘处设置有拉杆穿孔g,以便穿接固定拉杆将整个螺旋状圆环折流板9的形状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