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等离子炬流体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909534发布日期:2021-05-04 10:12阅读:147来源:国知局
新型等离子炬流体控制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控制柜;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等离子炬流体控制柜。



背景技术:

目前国际国内垃圾废物处理最先进的设备是等离子气化炉,等离子炬是等离子气化炉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目前危废处理处置主流技术有:焚烧(回转窑、废液焚烧炉、热解炉)、物化(过滤、中和、氧化还原、气浮、混凝、沉淀、破乳、超滤、多效蒸发、mvr蒸发、高级氧化、固液分离等)、固化(稳定化固化、水泥固化、石灰、粉煤灰固化)、综合利用(废油再生、废有机溶剂蒸精馏)等主要工艺技术,除固化外其处理利用过程中均会产生“二次危废”,特别是焚烧残渣和飞灰需要填埋处置,安全填埋场作为终端处置设施,其兜底角色在目前十分重要和关键。

建设危废安全填埋场存在着选址难的困境,由于土地资源宝贵、选址要求高、硬性条件多、邻避效应、建设成本高、后期封场维护、潜在风险隐患等,因此安全填埋场项目实际落地数量少。

等离子气化处理工艺中残渣和飞灰在高温下熔融形成玻璃体物质,其浸出毒性远低于国家标准,可以作为一般建材进行综合利用,因此等离子气化技术的先进性注定其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我国危废市场潜力大、实际处置缺口大,等离子工艺技术从试验到工业化、自动化、大型化、现代化的革新进程步入高速期,工艺完善会突飞猛进。

等离子气化技术国内刚刚起步目前主要是300kw以下直流等离子炬成套设备,300kw以上等离子炬成套设备目前国内处于试运行阶段,三相交流mw级大功率等离子炬成套设备目前国内还是空白,等离子炬中既有气路也有水路,如何实现等离子炬流体的自动控制,解决等离子电源设备运行不稳定的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等离子炬流体控制柜,可实现等离子炬气路和水路的自动控制,确保等离子电源设备稳定运行。

本实用新型所述新型等离子炬流体控制柜,包括进气控制回路、流体控制回路和电气控制回路,所述进气控制回路包括进气歧管,进气歧管上依次设置开关元件、过滤元件、压力检测元件、流量计量元件、总流量调节元件和电磁阀,进气歧管出口连接三条进气支管,进气支管出口分别连接至等离子炬气路,进气支管上依次设置稳压元件、流量计量元件、压力检测元件和易损垫片,流体控制回路包括进水歧管和出水歧管,进水歧管连接等离子炬进水口,出水歧管连接等离子炬出水口,所述进水歧管上依次设置开关元件、过滤元件、压力检测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和流量计量元件,所述出水歧管上设置流量计量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和开关元件,所述电气控制回路包括控制芯片,所有的压力检测元件、流量计量元件、总流量调节元件、温度检测元件及电磁阀均连接控制芯片。

本实用新型所有的开关元件均为手动元件,可采用球阀,过滤元件采用过滤器即可,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两级过滤,以防损坏后续元件,进气歧管上的压力检测件检测进气歧管内气压,进气歧管上的流量计量元件采集进气歧管的气体流量,以确认进气歧管内是否有气量,如果没有气量通过,电磁阀动作,关闭进气歧管的通路,总流量调节元件可调节进气歧管的总流量,采用现有的流量调节阀即可。对应等离子炬的三条气路,设置了三条独立的进气支管,进入进气支管的气流首先经过稳压元件进行稳压,然后分别通过流量计量单元进行流量计量、通过压力检测元件进行压力检测后进入等离子炬气路,三条进气支管采集的数据相互独立,而且可以将三条进气支管上的流量计量元件的数据加和与进气歧管上的流量计量元件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进气支管或进气歧管上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生,稳压元件采用现有的稳压阀即可,稳压阀上自带压力计,可现场读取进气支管的压力数据。等离子炬的进回水温度分别通过进、出水歧管上设置的温度检测元件进行测量,同理,进、出水歧管上设置流量计量元件和压力检测元件也用于测量相应管路的流体流量和压力。

优选地,所述压力检测元件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压力计,压力传感器连接至控制芯片。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发送至控制芯片,压力计计量的压力数据适用于现场读取。

优选地,所述进水歧管和出水歧管的开关元件均并联一旁通开关,设备正常运行时,开关元件工作,在开关元件出现异常时,启用旁通开关代替开关元件工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等离子炬气路和水路的自动控制,确保等离子电源设备稳定运行。进气歧管上的压力检测件检测进气歧管内气压,进气歧管上的流量计量元件采集进气歧管的气体流量,以确认进气歧管内是否有气量,如果没有气量通过,电磁阀动作,关闭进气歧管的通路,总流量调节元件可调节进气歧管的总流量。对应等离子炬的三条气路,设置了三条独立的进气支管,进入进气支管的气流首先经过稳压元件进行稳压,然后分别通过流量计量单元进行流量计量、通过压力检测元件进行压力检测后进入等离子炬气路,三条进气支管采集的数据相互独立,而且可以将三条进气支管上的流量计量元件的数据加和与进气歧管上的流量计量元件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进气支管或进气歧管上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生。等离子炬的进回水温度分别通过进、出水歧管上设置的温度检测元件进行测量,同理,进、出水歧管上设置流量计量元件和压力检测元件也用于测量相应管路的流体流量和压力,实现水路流量和压力值的实时监测。

附图说明

图1实施例1进气控制回路原理图;

图2实施例1流体控制回路原理图;

图3实施例1电气控制回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述新型等离子炬流体控制柜,包括进气控制回路、流体控制回路和电气控制回路,所述进气控制回路包括进气歧管,进气歧管上依次设置过球阀b8、过滤器ft1-ft2、压力传感器dp4、压力计hm2、流量传感器df4、流量总调节阀dcf和电磁阀k,进气歧管出口连接三条进气支管,进气支管出口分别连接至等离子炬p的气路,第一进气支管上依次设置稳压阀vf1、截止阀b9、流量计rm1、压力传感器dp1和易损垫片rs1,第二进气支管上依次设置稳压阀vf2、截止阀b10、流量计rm2、压力传感器dp2和易损垫片rs2,第三进气支管上依次设置稳压阀vf3、截止阀b11、流量计rm3、压力传感器dp3和易损垫片rs3,流体控制回路包括进水歧管和出水歧管,进水歧管连接等离子炬进水口,出水歧管连接等离子炬出水口,所述进水歧管上依次设置球阀b1、过滤器ft3、压力传感器dp5、压力计hm1、温度传感器dt4、流量计ft21和球阀b3,所述出水歧管上设置回水流量计ft22、温度传感器dt5和球阀b7,所述电气控制回路包括控制芯片plc,所有的压力传感器、流量计、流量传感器、流量调节元件、温度传感器、电磁阀及总流量调节阀信号输出端均连接控制芯片信号输入端,控制芯片输出端连接至电磁阀和总流量调节阀调节信号输入端。流量计ft21、回水流量计ft22采用涡街流量计,其既可以输出4—20ma弱电流信号连接到plc,也可以输出模拟量信号进行控制。

进水歧管的球阀b1并联一旁通球阀b2,出水歧管的球阀b7并联一旁通球阀b6,设备正常运行时,球阀b1、b7工作,在球阀b1、b7出现异常时,启用旁通球阀b2、b6替代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本实用新型采用过滤器ft1-ft2对气体中的杂质进行两级过滤,以防损坏后续元件,进气歧管上的压力传感器dp4检测进气歧管内气压,进气歧管上的流量传感器df4采集进气歧管的气体流量,以确认进气歧管内是否有气量,如果没有气量通过,电磁阀k动作,关闭进气歧管的通路,总流量调节阀dcf可调节进气歧管的总流量,采用现有的流量调节阀即可。对应等离子炬的三条气路,设置了三条独立的进气支管,进入进气支管的气流首先经过稳压阀进行稳压,然后分别通过流量计进行流量计量、通过压力传感器进行压力检测后进入等离子炬气路,三条进气支管采集的数据相互独立,而且可以将三条进气支管上流量计的计量数据加和与进气歧管上的流量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比对,以判断进气支管或进气歧管上是否有漏气现象发生,稳压阀上自带压力计,可现场读取进气支管的压力数据。等离子炬的进回水温度分别通过进、出水歧管上设置的温度传感器dt4、dt5进行测量,同理,进、出水歧管上设置流量计和压力传感器也用于测量相应管路的流体流量和压力,实现水路流量和压力值的实时监测。各压力传感器检测的压力数据发送至控制芯片,压力计计量的压力数据适用于现场读取。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功能实现所依赖的计算机程序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技术,不属于实用新型改进的内容。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